幾日前,蕭玴和霍清然一同來到玉泉關,請求程頤出山相助。
程頤應允了。
……
而此時的東黎皇宮,朝堂之上。
“混賬!”高作皇椅之上的蕭瑒一聲怒喝!右手攥拳,狠狠一拳落在扶手上。
“皇上息怒。”文武百官跪倒一片,頭一個比一個埋得低,生怕自己稍微高了點就會引起蕭瑒的注意。
蕭瑒此時心中卻連聲叫好!好你個霍清然,原來早跟蕭玴聯合,恐怕和大涼的盟約亦是你搞的鬼!看來大涼那邊的動向得更加注意才是。
很好,從來沒有哪個女人敢這般戲弄朕。
希望你不要有落在朕手裡的一天,否則……
蕭瑒抬頭,環視整個大殿,看著那些戰戰兢兢跪伏在地的人,想起連日來四起的留言,讓他更加心煩氣躁。
“劉愛卿。”蕭瑒聲音隱含怒氣。
接了褚相班的劉相略有些膽寒地道:“微臣在。”
想到褚相的下場,他如何能不膽戰心驚,生怕不小心便惹怒了上位的殺神。
“傳令下去,若再有人議論程頤之事,無論是誰,誅九族。”那人語氣冰冷,如凝霜結冰之刃,直叫每一個聽到這話的人渾身如墮冰窟,戰栗不已。
“這……”劉相猶豫了一下。
要知道,議論程頤之事的人為舉國上下之儒師學子,這些人,都是國家之根本,使他們源源不斷地向整個官僚體係輸送養分,若隻傷表麵還好,但如今無人不在議論此事,這一殺起來,伏屍百萬,血流漂杵,恐怕,將有損國本。
然而,蕭瑒隻一個眼神,劉相便將未出口之言儘數咽回腹中,隻字不提,隻恭恭敬敬地領命道:“臣遵旨。”
蕭瑒神色不豫,有些疲憊地按了按太陽穴。
一旁的李公公自然立刻意會,高聲道“退朝——”
“恭送陛下。”文武百官齊聲高呼。
……
半個月前,蕭瑒下了令,凡是議論程頤之事者均誅九族,整個東黎陷入了一場不小的動蕩,到處都有人因議論此事下獄,被誅。
一時之間,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終日,似有一股黑色氣壓盤旋在整個東黎上空。
重罰之下,程頤一事的熱度迅速降了下來,但在那些看不到的地方,民怨卻漸漸升起。
霍清然和蕭玴二人從通遼城裡新落成的問學書院走了出來。
方才,二人在書院裡聆聽程頤講學,與他們共同聽講的還有不少來自附近城鎮的儒師學子,他們皆是聽聞程頤在通遼才匆匆趕來的。
其實不隻是附近城鎮,普天之下的學子們都在朝著通遼行進,隻因這些人離得較近,是以先到了罷。
這半個月,他們也時常收到學子被誅九族的消息,幾日前,蕭玦更是在通遼城外拉起了警戒線,將所有趕來通遼的學子們攔截在外。
然而學子們也並不放棄,紛紛選擇在警戒線外靜坐,幾乎無人離開,如今怕是已有上千學子守候在城外了,再這樣下去,還會越來越多。
雖已料到程頤的影響力不小,但卻沒想到這麼大,著實令蕭玴和霍清然吃了一驚。
二人出了問學書院便一路向通遼南城門走去。
這些日子,蕭瑒帶兵攻城數次未能取勝,這幾日倒是消停了些,才在城外拉起了警戒線。
但其實,這幾仗鎮北軍打得也十分不易,雙方各有折損,再如此下去,通遼也撐不了多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