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初的興順帝為了遊覽自己大力開發的南方甚至不惜修建了一條貫通南北的渠水。
當渠水修建好了之後興順帝便乘船南下遊覽。
也正是因為他和他父親興高祖的大興土木導致整個下怨聲載道。
因此百姓們才會揭竿而起,最終強大的大興皇朝最終倒在了百姓的聲討之下。
而當時大興皇朝覆滅時興順帝就是躲在了泗州郡的行宮之鄭
當時大虞皇朝的高祖皇帝帶兵將泗州郡團團圍住要求興順帝出城投降。
可沒想到當時的泗州郡守竟然聽從興順帝的命令帶領泗州郡的百姓抵死不降。
最終大虞高祖皇帝帶兵整整打了一個多月才成功攻克泗州郡城。
不過雖然他成功地攻克了泗州郡但是最終興順帝竟然在自己的行宮中**而死。
並且當時的泗州郡守也帶著全家老一同跟隨興順帝**而亡。
更加令大虞高祖皇帝氣憤的是當大軍進入泗州郡城中時城中有一般的百姓選擇了自刎殉國。
而剩餘活下來的泗州郡城的百姓最終不足一百戶。
可以整個泗州郡城基本上已經沒人了。
麵對這種情況盛怒的大虞高祖皇帝直接下令將泗州郡城剩餘的所有百姓全部都貶為賤籍,並且以後泗州郡的稅收比其他地區高出三倍。
雖然後來的泗州郡百姓並不都是那剩餘一百戶的後代,但是由於這個法令乃是大虞高祖皇帝所頒布的,因此這可以算得上祖宗成法因此後世的皇帝無一人敢該這道法令。
也因此整個泗州郡的稅收都是其他地方的三倍。
不過後世的皇帝也擔心這條因大虞高祖皇帝一怒之下頒布的法令會影響到皇室的威名因此之後的皇帝又補充了一條法令:凡泗州郡內凡士農工商者皆兩年交稅一次。
如此一來雖然泗州郡內的稅收依然是大虞皇朝其他的地區的三倍,但是他們卻是兩年一交。
因此即便他們的稅收折算後還是比其他的地區多,但是卻也不是多到百姓無法承受的地步。
這樣一來後世的皇帝雖然沒有改動高祖皇帝的法令,又為百姓減少了負擔同時有能以此震懾下讓百姓知道與大虞皇朝作對的下場。
此時李毅和穆君合兩人已經快馬加鞭趕到了泗州郡城外三十裡。
這一路的顛簸讓李毅和穆君合這兩個體魄健壯的漢子都有些吃不消了。
“師兄我們這一路快馬加鞭應該比草原部族的大軍快上很多了。”
滿臉風塵的李毅疲憊地半趴在馬背上道。
原本他認為自己之前在草原上騎著戰馬狂奔已經是很累了,但是今他才知道原來在草原上騎著戰馬狂奔要比在大虞皇朝的腹地起碼輕鬆得多。
畢竟這他們這一路上經過的地方除了平原還有部分丘陵地帶。
在這些地方騎馬相對於在廣袤的草原騎馬要顛簸得多。
“按照時間計算我們起碼要比草原大軍快上一,加上他們還要從船上卸下那麼多的戰士、馬匹和物資,我們能夠爭取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兩。”
穆君合粗略地算了一下道。
“嗯,現在我們得想辦法讓泗州郡城內的百姓在兩之內轉移出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