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先生請見諒,我接下來的話可能有些刺耳,如果你想有更進一步的職業發展,就請你耐心聽我把話說完。”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隻要抓住這句話的精髓,林凱峰就能無往而不利。
無論是米國還是島國,都屬於是經濟高度發達的資本社會。
資本社會隻講一個字,錢。
剛剛,林凱峰已經將合作的意思表達得非常清楚。
同樣的商品,同樣的質量。
放在龍國生產和放在島國生產,最後的出廠價截然不同
“二次大戰期間,米國掙得盆滿缽滿,戰爭結束,你們的整體經濟位居全球之首,從四十年代末期一直到現在,人均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導致人工成本跟著水漲船高。”
“居高不下的人工成本,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支出之一。”
“身為戰敗國的島國為了儘快崛起,通過給西方做代加工,提供一切你們需要的商品,壓縮人工和各方麵成本,商品開始獲得物美價廉的美稱。”
“很快,大量來自島國的商品湧入到米國本土,對你們本土製造業和其他行業,造成了難以想象的衝擊。”
“隨著時間變遷,島國的人工成本也開始跟著攀高,人工成本增加屬於經濟發展的必然階段,未來的人工成本費,還將持續增加。”
林凱峰一針見血地指出,米國本土商品為什麼不是島國商品的對手。
究其原因。
一句話就能概括,人工成本太高。
米國各方麵的製造成本持續增加,島國瞅準這一點,將大量的廉價商品出口到米國。
“儘管你的這些話很刺耳,但我不得不承認,你說的確實是事實。”
“米國人工成本真的非常高,這種高,不僅體現在商品製造,還體現在其他各方麵。”
約瑟表情複雜地綜合了林凱峰話中的意思。
林凱峰說這些內容,無非是想告訴約瑟一個嚴酷的現實。
米國人工成本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本土製造業一蹶不振的窘境,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至於島國,生產方麵的人工成本也在一步步提高。
畢竟,島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人均gdp僅比米國少一點點。
林凱峰的話句句刺耳,約瑟非但沒有感到有任何不滿,反而對林凱峰的見識頗為感慨。
身為百思買集團的高級職業經理人。
約瑟比其他人更清楚,米國製造業已經到了轉型邊緣。
將一部分工業產線轉移到海外,米國高層正在籌劃這件事。
估計用不了多久,一係列的製造業企業會走出本土,在國外開設工廠和尋找代工廠,壓縮國內高昂的經營成本。
林凱峰說道“在我們國家,一名高級技術工人的月工資隻有一百元左右,按照官方給出的兌換比例,相當於五十美刀。”
“當然,官方給出的兌換比例屬於有價無市,按照黑市兌換價,國內貨幣和貴國的美刀實際兌換比例,差不多在一比五到一比六左右。”
“相當於我國的一名高級技術工人,每月隻能拿到十幾美刀。”
“約瑟先生不妨建議貴公司高層,將你們需要的各類商品,通通轉移到我們公司進行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