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北方機械公司願意拿出大量資金,以另外一種方式讓項目繼續生存下去。
吳安康又何必從中作梗?
部裡資金再緊張,也足以養得起這些專家和技術骨乾。
但是養得起和讓他們有項目可做,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見吳安康沒有其他意見,林凱峰喜不自禁。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引進了一批真正意義上的高級人才。
而且不是借調,也不是臨時過去幫忙,是直接到北方機械公司上班。
成為正式一員。
“科學技術研究院現在隻存在於我的構想當中,不過大家彆擔心,回去以後我馬上落實下來,你們都是各方麵專家,大家幫我一塊出出主意。”
林凱峰虛心問道“公司應該購買什麼樣的研究器材和設備呢?”
“電子計算機,最新型電子計算機。”
袁教授脫口而出。
無論是進行半導體芯片研究,還是其他方麵研究,全都少不了電子計算機的協助。
“還有軟件!我聽說國外研發出,專門用來設計處理器的繪圖軟件,僅靠手工繪圖不但耗費時間,而且質量也不高,用電子計算機繪圖,才是現在的主流研發趨勢。”
“除了電子計算機繪圖軟件,我認為還應該引進一批編程人員。”
“對對對,編程人員。”
袁教授衝著一名技術專家說道“老薑,這件事情就交給你負責了,無論用什麼辦法,也要說服在程序編纂方麵有天賦的技術人員,跟咱們一塊加入北方機械公司。”
不知不覺間,會議從討論會變成了研究院的籌辦會。
每個人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提出了許多專業的建議。
二極管,晶圓體,電子計算機通通被列入議程當中。
能買多少買多少。
買的越多,大家的研究進度就越快。
林凱峰除了要建科學研究院,還要在北方機械公司所在縣城外圍,修建一座現代化的半導體芯片廠。
關於工廠的上下遊建設,少不了申城電子五廠協助。
對於林凱峰的這個想法,眾人給予了高度認同。
既然要做產學研為一體的發展,製造芯片,完善上下遊產業鏈,必然是關鍵中的關鍵。
申城電子五廠是國內唯一有能力,大量生產8080微處理器的企業。
有他們配合,機械公司的芯片廠和產業鏈,必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建設完成。
生產半導體芯片的關鍵是光刻機。
袁教授拍著胸脯保證,眾人會拿出全部精力,攜手電子五廠生產組裝光刻機。
保證北方機械公司的商品,不會麵臨半導體芯片短缺的問題。
“袁教授,你要是這麼說,我就不得不提出反對意見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突兀的聲音回響在眾人耳旁。
一直默不作聲的謝文遠站了起來。
電子五廠確實擁有生產高端芯片的能力。
但不代表他們能幫林凱峰構建芯片廠,完善產業鏈。
“林總經理雖然對半導體行業有所了解,但畢竟不是專業人員,了解內容恐怕有限。”
“申城電子五廠生產的芯片,隻能滿足你們的部分需求,想要讓你們公司的商品,徹底擺脫芯片供應短缺的問題,必須向國外購買相應的芯片生產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