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業相當於一個小型社會。
企業不僅是生產單位,還兼顧著子女教育,醫療,學習等方方麵麵的工作。
za公司職工禮堂,能夠容納座數百人的會場座無虛席。
和之前的職工大會不同。
今天的大會顯得格外肅穆。
沒有懸掛條幅,也沒有部門領導出席,有的是一批來自龍國的企業代表。
大會開始,林凱峰首先做了發言。
安撫眾人不要有顧慮。
za公司被北方機械集團收購,不代表眾人就要失業。
所有職工依舊正常工作,唯一的區彆就是要換個地方上班。
“各位工人同誌們,我們國籍不懂,習俗不懂,長相也不同,但和不同點相比,我們有著更多的相同之初。”
“你們是工人,我們同樣也是工人。”
通過翻譯,林凱峰證明自己也曾經是工人。
和現場的數百名工人一樣,屬於不分彼此的兄弟。
親不親,身份分。
此話一出,贏得了眾人的一致認同。
對於北方機械集團的戒心,逐漸開始減少。
北方機械集團具備工人血統,絕對不會像西方企業那樣,對工人敲骨吸髓,竭澤而漁。
“同誌們,如果你們願意去龍國工作,我保證你們的生活,一定會得到極大的改善,每個人的基本工資都將提升三倍,這裡有的福利設施,北方機械集團同樣也有。”
“對西方企業家而言,他們隻需要為職工提供工資和一定程度的勞動保障,對我們這些同一陣營的兄弟來說,工資和勞動保障,僅是其中之一。”
“北方機械集團有子弟學校,職工醫院,工人俱樂部,大家到龍國工作,最不需要擔心的就是生活保障問題。”
“你們的子女能夠得到係統教育,生病有職工醫院治療,想進行工作之外的學習,集團有圖書館,有夜校,還有屬於我們自己的職工療養院。”
林凱峰朗聲道。
經濟改革之前,龍國長期實施計劃經濟。
東普魯士走的同樣是計劃經濟這條路。
林凱峰的發言迅速拉近與現場工人和專家之間的關係。
大家語言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國籍不同,但生產工作中的習慣是相同的。
企業整體結構也是相同的。
接著,林凱峰看向牛永貴。
牛永貴心領神會地點點頭。
將翻譯叫到麵前,對自己的話進行逐字翻譯。
都是工人,給大家做思想工作,牛永貴信手拈來。
除了牛永貴,其他人也都相繼做了發言。
職工大會結束,選擇前往龍國工作的職工,專家,占據了與會人員的八成。
另外兩成要麼心存顧慮,或者是抱著故土難離的想法。
針對不願意離開東普魯士的工人,林凱峰表達了足夠的理解和尊重。
北方機械集團會在東普魯士,留下一定數量的人員和設備。
進行一些無關緊要的生產加工工作。
再過幾年,東普魯士將和西普魯士重新合二為一。
大量人才,技術除了流入西普魯士,還將流入其他西方國家手裡。
林凱峰提前布局,通過在東普魯士的分支機構,吸納招募來自其他東方陣營的技術專家。
企業搬遷工作由相關人員負責,無須林凱峰留在東普魯士坐鎮。
交代完後續的一係列工作,林凱峰先行返回龍國,為za公司搬遷做提前準備。(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