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女配是學霸[穿書]!
送走了樓七在椅子上一動不動的坐了五分鐘。
然後她驀地坐了起來,雙手放在鍵盤上不停地敲擊起來。
按照當時她和周博士說的氫原子發動機“他的設計有點向火箭,但是和火箭有所不同,從本質上講,它將是一個盒子,盒子裡有一扇門,隻要物體開始運動,他會朝著運動的方向打開,以便吸收空氣中的氫原子。當氫原子進入盒子時,門會關上,盒子會收縮以壓縮氫原子,製造塌陷反應。一旦粒子轉化為能量,門就會再次打開,能量就會推動物質運動。這個循環將不停重複進行。”
但是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空氣,事實上,宇宙中大部分空間裡都是沒有空氣的,要攫取氫原子的難度非常大。
這個發動機理論上更適合在地球使用,甚至在控製用氫量的情況下,可以在含有70水分的人體中使用。
但是為執行超長任務的航天設備動能是不夠格的。
在宇宙中,更適合的能量是暗物質。
暗物質是中性微子組成的,即不帶任何電荷的粒子。
而中微子也是反粒子。
這意味著它們在合適的條件下碰撞,就會互相湮滅,並把所有的質量轉化成能量。
這就是暗物質作為能源的理論來源。
在上個世紀30年代,瑞士天文學家弗裡茨·茲威基fritzicky確定了一個遙遠的星係團旋轉速度到達某一值時,表明它們的質量遠遠超過了從它們發出的可見光所判斷出來的質量,從而確定了暗物質粒子。1
但是在長達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人們都在試圖找出暗物質是什麼,使用的設備從超大型粒子對撞機到x射線天文台,最後卻都徒勞無功。
在此前,io聯合探測到雙黑洞合並產生引力波之後,原始黑洞得到了廣泛關注。2
這兩個都是最常見的暗物質。樓七使用yangalls理論就是為了論證它們的存在。
它的利用原理和氫原子發動機也非常相似。
它也是一個有“門”的盒子,門會朝著火箭運動的方向打開,從而把暗物質吸走。當暗物質進入盒子時,門就會關上,盒子就會收縮以壓縮暗物質並增加湮滅的速度。一旦粒子轉化為能量,門又會打開,能量推動飛船前進。這樣的循環會在整個太空旅行中重複。3
和氫原子相比,占宇宙質量95的暗物質在宇宙中幾乎無處不在,隻要利用方式正確,飛船完全不需要攜帶任何燃料,並且火箭的速度越快,它就會越快地吸收暗物質並加速。
理論上,一艘100噸的飛船或火箭可以在幾天內達到光速。
也就是說,這將把前往比鄰星roxiacentauri,離我們太陽係最近的恒星所需的時間從數萬年縮短至5年左右。4
這個速度,對於初步探索飛船的樓七來說已經夠用了。
暗粒子作為非實物,再怎麼惰性的普通金屬也無法盛放他們。
樓七也已經設計好了引力裝置用來吸引和盛放暗粒子,解決了儲存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i內部中微子互相作用的強度確定。
目前樓七計算的統計顯著性達到了5的水平(這意味著作用強度超過預測的概率隻有千萬分之三)。
但是這種顯著性離她的要求還差一點。
引力裝置的敏感性需求排除內部反物質反應的所有不確定性,也就是需要極端的穩定性。
樓七雙手頓住,蹙起了眉。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以現在的科技水平,好像很難進一步了,但是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會導致發動機的穩定性變差,從而導致飛船的能源失效,飄在太空中不是好玩的。
她眯起眼睛,感覺自己有點困了。
倒時差的身體反應來得非常迅速。
樓七勉強睜眼看了看外麵漆黑的夜色。
也許她應該早點睡覺,畢竟明天的事情還含著很多人的期望。
比如比如黃老師。
樓七頓了一下,突然眼前一亮。
真的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她明明每天都在說氫原子發動機,卻在實踐中把氫原子忘得一乾二淨。
當氫被壓縮到超高密度的時候,原子之間會產生一個電磁場,而用這個電磁場來替代引力場完全是可行的,他的穩定性更強,可以有更高的容錯率,也就是置信度的問題不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