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桑端坐,沉吟良久。
魔印尚未大成,現在高興還為時太早。
秦桑卻不免暢想起未來。
倘若魔印的威能真有那麼強,自己甚至不必再追求精氣神三者完滿,完全可以仰仗魔印和靈犀仙果,以及本命蟲蠱輔助衝關。
這將極大節省時間。
《天妖煉形》停滯多年,僅相當於化形初期境界,要提升上來,不知要耗費多久,可以類比《火種金蓮》消耗的時間。
若能直接突破,在三災之劫曆練一遭,加之元氣灌體,由於《天妖煉形》落後一個大境界,化神之後再修肉身,必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種情況,在金丹期時秦桑便經曆過,當時修煉《天妖煉形》前兩層,僅用了極短的時間。
肉身不夠強,渡三災時或許不穩,還有雷劫會不會又發生變異的憂慮。
但秦桑有無相仙門的渡劫之陣,靈陣消弱三災之劫的威力,憑借他強大的神識,以及南明離火、九幽魔火等化神級數的神通,應有幾分把握。
節省出的時間並非沒有意義。
各種傳言都說明一點,歸墟的飛升之路並不安穩。
傳說化神修士在突破後,也要修煉很長時間,直至進無可進,才敢踏足歸墟,即便如此,亦不乏其人在歸墟隕落。
如今凶獸逃離巢穴,四處遊蕩,種種跡象表明歸墟生變,早日化神,秦桑便有充足的時間為飛升做準備。
否則,苦心孤詣修至化神,死在飛升路上,何其悲哀!
轉動著這些想法,秦桑雖沒有確定下來,但修行計劃也做出了改變。
接下來,秦桑本尊繼續閉關。
雖重拾煉體,但隻是時不時搬出石台修煉。
更多時間在感知天地,追尋天人合一境界,用飼靈法幫助天目蝶,並密切關注無生魔印的變化。
“天地,五行……”
秦桑伸出右臂,攤開手掌,眼神空洞,神情有些迷茫。
天人感應說來容易,可如何才能達到天人交感,融入天地,是秦桑之前從未經曆過的,隻能一點點兒摸索。
秦桑思及自身,準備從五行靈氣入手。
他身具五行靈根,五行靈氣皆與之親和,運功之時便會同時引五行靈氣入體,無比紛雜,必須分出精力梳理,且五行駁雜,煉化雜質的難度極大,比不得天靈根純粹。
正是循著這種親和,秦桑放開念頭,主動融入天地間五行靈氣。
冥冥之中,他的思緒似乎也融入進去了,隨著靈氣運轉,散發無窮遠處,觸及萬事萬物,飄然不知所及。
不多時,秦桑忽生警兆,猛然收回念頭。
這才發現,短短時間,他的神識竟幾近枯竭。
秦桑驚訝之餘,這才知這麼做對神識的消耗竟這麼大,要知道他的神識已是化神級數,其他同階修士如果沒有錘煉過神識,支撐的時間更短。
“煉氣化神、化神……看來靈修在這一關能占些便宜!我先修《火種金蓮》,無意間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秦桑暗自思忖,旋即收念靜坐。
……
本尊待在鹿野不出,一心修行。
和本尊截然相反,化身忙碌奔波,南疆、中原、北荒、西漠,除了東海,到處遍布他的足跡。
有時率領冥月衛,有時單騎獨行,亦不介意邀請幫手。
不知是念及他獻出寶物誅魔的功勞,還是因為慧光聖者和甘露禪院對他看重,又或者兼而有之,化身登門求援,即便之前僅有幾麵之緣,對方也欣然相助。
好的名聲,無形的有諸多益處。
事實證明,占據大義的名分,為他帶來了很多便利,如無必要,秦桑不想自己破壞。
為得到寶物,化身用儘一切辦法,尋求交易的可能。
化身以清風道長這個身份,交遊廣闊,本身又是世間頂尖高手,而且秦桑不急於提升化身的修為,即使損傷些元氣也不介意。
寶物的主人遇到難題,總能想到各種辦法化解,借此打動對方。
修仙界都傳,從未見過頻頻人前顯聖,如此平易近人、溫良恭謙的大修士,交易雙方大多欣然接受。
他們卻是不知,若對方太過堅決,而寶物是他必得之物,化身不介意為對方製造難題,再出麵幫忙解決。
如此種種,化身在修仙界的名氣愈發響亮。
反倒是本尊因銷聲匿跡多年,修仙界又因三教盟掀起軒然大波,提及的人少了。
……
二十餘年後。
鹿野不知何時飛至北荒邊緣,在招搖州北部駐留了數日。
深夜子時。
夜空輕微波動。
虛影一閃即逝。
鹿野入口,石碑前顯現出一道人影,正是化身。
化身停步,仰觀上方,看到本尊立在山頂,目望秘境外被夜色籠罩的群山。
四目相對,本尊點了下頭,打開大陣,放化身進來。
方才他放出感知,外界並無異常,沒有人跟蹤化身。
‘嘩!’
化身進來,鹿野立刻開動,飄然北去。
秦桑掠下山頂,通過心念感知到化身這些年的遭遇,又見化身氣息不穩,道了聲辛苦。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何談辛苦?”
化身摘下腰間木葫蘆,遞給本尊,語氣卻透著疲憊。
好名聲不是容易得的。
為順利完成交易,化身不惜自身,或闖險境、或幫人療傷、或助人修煉秘術,幾度損傷自身元氣,必需靜修很長時間方能恢複,長則上百年,短則數十年。
第二元嬰遁回本尊,用秘術溫養,然後秦桑讓出洞府,換化身回去靜修。
打開木葫蘆,化身之前雖遣人送來一些,內部仍是琳琅滿目。
太極仙台和冰火令的靈材集齊了!
秦桑麵露喜色,毫不遲疑,立刻收起所有靈材,分門彆類裝好,來到特意準備的煉器室,著手煉製渡劫法陣。
時間流逝。
又是十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