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最高目標,正是保證藍星的安全為第一要求。
“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但是有沒有考慮過微型星門?”陳非順手比劃了一下,繼續說道:“隻需要開啟手指頭那麼大的孔洞,能夠通過天線就行,還可以做全封閉,連一個遊離分子都不過來。”
“咦?!!!”
居然還有這種操作,黃休倫呆住了。
他很快回過神來,急切地問道:“真的可以嗎?”
開個孔洞僅僅是為了把天線伸到對麵的世界,更何況可以做到全封閉設計,連空氣都無法流通,黃休倫所擔心的風險根本沒可能發生。
手指頭那麼大小的孔洞能夠有什麼危險,神種能過來?還是生物太空母艦能過來?未免也太為難“撒加利”了!
這樣一來,等於完全改變了星門的用途,把穿越時空的通道變成了通信器材,這當然是建立在安塔盧行星所在的恒星係分布著大量探測器和人造衛星的基礎上,送過去的天線隻需要收發數據信息就足夠了。
“理論上完全可行,還沒有試過,要試一下嗎?”
陳非估摸著在體型縮小後,微型星門的能耗也會同步減少許多,甚至可以長時間保持著連接狀態。
尼安德特族的第三紀元文明恐怕也沒有想過星門竟然可以這樣用,或許就算知道,也不會在意,因為有其他的通信技術,不僅節約資源,而且用不著跨越那麼遙遠的星係甚至是位麵,拿星門來傳遞信息,與牛刀宰小雞沒什麼分彆。
“可以試一試!不準做的太大!”
黃休倫當機立斷的做了決定。
趕早不趕晚,要是等到麥克尼與超巨型生物太空母艦分出勝負,那時候的風險反而更大。
“那就大約一寸直徑。”
陳非開始從“空間烙印”裡麵掏素材,未計重的散裝箱,用小勺子各挖一點兒。
與從安塔盧行星采集到的那麼多以噸為統計單位的資源相比,這點兒連九牛一毛都遠遠算不上。
直徑一寸的孔洞,通過天線還能再粗點兒,可以直接看實況直播。
塊狀或砂粒狀的材料受到某種無形的力量吸引,彼此融合到一起,變成各種各樣的零部件,自行組裝到一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