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洪流(上)_扼元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扼元 > 第九百八十一章 洪流(上)

第九百八十一章 洪流(上)(1 / 2)

不止單獨被派遣出去,執行鎮壓任務的新降之人,草原東部團結在大汗身邊的部落畢竟還占多數。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有信使帶著最新的消息奔回草原深處。有些人奔向大汗駐紮的方向,更多的人首先奔向自家部族首領駐足的草場,或者按照自家首領的吩咐,奔向下屬的零散小部。

比如罕禿忽,在得到這消息以後,直接向北稟報了他的父親彆勒古台,又繼續向北,一口氣趕到草原北方的所謂火兒忽納要不兒之地,為彆勒古台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

這片地方,距離成吉思汗誕生的,名為跌裡溫盤陀的大山不遠。成吉思汗能把這片地方賞賜給彆勒古台作為份子地,也足見對彆勒古台的信任。

在大山北坡餘脈環繞處,有個偏僻的湖泊,湖邊有個小營盤。上百年前,劄剌亦兒人被契丹人擊敗後,有一個小分支逃亡到這一帶,與原本就住在這裡的蒙古主兒勤部混居。

後來主兒勤部漸漸強盛,其首領海都把劄剌亦兒人變成了蒙古人的奴隸。

主兒勤部極盛時,號為合不勒汗長支後裔,在成吉思汗排布的十三翼之眾裡獨占第五、第六兩翼。

其強盛引起了成吉思汗的忌憚,隨即闔部上下皆遭夷滅。成吉思汗就此奪取了尼倫蒙古長支主脈的地位,並把屬於主兒勤部的屬民都變成了黃金家族的私產。

如今在成吉思汗麾下掌握相當權勢的木華黎,就是劄剌亦兒人,黃金家族的孛斡勒出身。

但草原如此廣大,也克蒙古兀魯思沒建立過戶籍製度,更談不上普查人丁,所以仍有許多流散的劄剌亦兒人小部留在原地,在勤勒豁河沿岸的小片草場和林地間生活。

因為生活區域相對狹小,每年冬夏部落轉場紮營大致都在同一個位置。

二十多年下來,本該是臨時興造的營盤,漸漸有了點固定建築。營盤的位置很巧妙,恰好在一處湖邊空地上,空地平坦開闊,而且周圍植物茂密,除了植物,又多深不見底的沼澤。

初秋時分,氣溫還沒有降低,沼澤表麵蒸騰著綠色的瘴氣,除了特彆靈巧的小動物以外,便是經驗豐富的獵人一旦誤入,也多半再也彆想脫身。

此前響應彆勒古台的招募,從北海東岸南下的巴兒忽惕人就不了解這片沼澤的可怕之處,導致在過去數月的狩獵活動裡接連折損人手。

失蹤的那些人,還都是特彆藝高膽大的。巴兒忽惕人嚴格來說不是蒙古人,而是在大蒙古國成立以後,被征服的林中百姓之一部。

過去數年裡,蒙古軍東征西討,大戰連場,兵鋒遠及數千裡以外,其本部的百來個千戶,無論如何都趕不上這等消耗。

有些本來留守草原的千戶,不得不派出部落中年方十二三歲的孩童,待他們一路迤邐趕到呼羅珊等地,年紀就到了十四五歲,可以充作戰鬥之用。

留守草原的千戶們,本身又受到來自大周的沉重軍事壓力。蒙古騎兵天下無敵的名聲在中原敗落以後,很多軍事對峙的場合越來越壓不住對手,曾經如神魔一般散播恐懼的蒙古戰士也越來越多地被看穿了人類的本質。

大家都是兩個眼睛一張嘴,誰怕得誰來?為了扭轉頹勢,彆勒古台用極大的力度引入諸多林中部落,揀選其中青壯編練成軍。

為了滿足林中部落的要求,他又在自家的份地中不斷退讓,騰出水草豐茂,適合林中部落居住的好地方。

可惜南下的林中部落未必都過得很好。這些部落民是徹徹底底的野蠻人,處在僅具備語言溝通而根本不存在文字或文化的階段。

他們沒有人懂得農耕和放牧,完全依賴漁獵為生,靠天吃飯。猛地離開了熟悉的環境,除了得到不少賞賜的族長,整個部落過得都比原來艱難些。

愈是如此,部落就愈依賴獵手的工作,每個獵手都是部族中重要的支撐。

少了數十個經驗豐富的獵人,便很可能導致這群巴兒忽惕人不能在入冬降雪之前,囤積足夠的食物,那是真真切切的滅頂之災!

巴兒忽惕人對此自然驚怒交加。他們立即威逼居住在這裡的劄剌亦兒人派出向導引路,試圖在複雜的沼澤和林地裡找回族人。

但向導沒發揮作用,找尋固然失敗,獵戶失蹤的事情還隔三差五不斷發生。

本來一個部落占據的地盤,變成兩家瓜分,這兩家難免會有衝突。劄剌亦兒人是蒙古人裡頭開化比較早的,也是包括人丁和畜群在內的部落實力被削弱得特彆厲害的一撥。

為了在這艱難時勢生活下去,他們難免顯得奸滑。巴兒忽惕人深入莽林,辛辛苦苦布網下套,捕獵來白鼬、水貂等剝取毛皮,向劄剌亦兒人交換物資的時候,常常被坑騙。



最新小说: 逆光複仇 像妖孽一樣縱橫官場 從職校走出的強者 末世:苟到無敵出山女主殺翻全場 陰兵借道之輪回 武俠:我那該死的江湖女人緣 末世:建立紅警基地,囤物資百萬 重生的我隻想當學霸 燈滅:第一夜【九尾神狐】 下副本的工資能提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