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天授(上)_扼元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扼元 > 第八十三章 天授(上)

第八十三章 天授(上)(1 / 2)

扼元!

被稱為“晉卿”之人身材高大,策馬與杜時升並肩而行。

聽得郭寧詢問,他微微一笑“卻不知郎君要問的,是哪裡?”

郭寧也笑“晉卿以為呢?”

這“晉卿”,正是此前奉徒單鎰的命令,要來協助郭寧的書生。

這書生名喚移剌楚材,乃是遼太祖之後,其父移剌履,在章宗朝當過尚書右丞、參知政事。

移剌履其人,非同小可。他在世宗大定年間為國史院編修、筆硯直長,當時朝廷議設女真進士科,詔以諸事皆由移剌履酌定。這才有了徒單鎰為首的一批女真進士湧現於大金政壇。

後來移剌履曆任翰林文字,修撰,尚書吏部員外郎等職務,一直是徒單鎰的上司。

明昌初年,移剌履去世,移剌楚材隨母楊氏遷居義州讀書,後在泰和年間參予科舉,被征召授予掾職,當過一陣開州同知。

大安三年徒單鎰入朝擔任尚書右丞,移剌楚材遂入京追隨,徒單鎰本擬用他,誰知第二年裡,出了樁事契丹人移剌留哥聚眾反叛,攻占東京,先後數次擊敗朝廷派遣的討伐之兵,儘有遼東之地,又在今年初複姓耶律,稱遼王,建元元統。

大金朝滅遼以後,對契丹遺民甚是防備,遂將遼國宗室姓氏耶律統統改為“移剌”、“曳剌”、“押剌”等賤稱。然而待到大金國勢稍頹,遼國宗室立刻就起來複辟,這要朝廷如何看待這許多姓移剌的?如何不警惕?

徒單鎰又是個身段柔軟、不強求的,於是舉薦移剌楚材之事就拖了下來。

數月前郭寧闖中都,徒單鎰視他為惡虎,以為緩急可用,遂與郭寧達成了協作。但他又擔憂郭寧的桀驁,於是便令移剌楚材前往安州,既擔任雙方合作的紐帶,又作為控製惡虎的鐵鏈。

移剌楚材抵達饋軍河營地的時候,郭寧正從軍務中脫身,趁著閒暇,看些雜書。畢竟他要每日給傔從們授課的,自家必要的充實也不可少。

忽而見到移剌楚材,郭寧隻記得這是中都城裡,曾與自己搶著援護小孩兒的書生,當下問他來意。

而移剌楚材也不急著解釋身份,反倒先與郭寧談論了幾句雜學。

郭寧自從做過那場大夢,腦子裡憑空多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學問。但他在此世,終究隻是個武人,自幼少了熏陶。

若想將這些學問糅合成體係,並與當代的學術形成印證,進而具備推廣可能,那委實犯難。

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饋軍河營地裡,能舞刀弄劍殺人不眨眼的粗胚有的是,讀書人卻隻有杜時升一個。

杜時升是技能樹點歪了的人,主要的本事都在術數推算和中都人脈上。就算當年春風得意的時候,他也隻是名士,而非大儒。

這時候,忽然又來了讀書人拜訪……

郭寧全沒想到,自己在中都隨便見到的書生,會如此厲害。

他與書生閒談下來,不少原先疑難之處、乃至難以自圓其說之處豁然貫通。

郭寧不禁大喜。

而移剌楚材心中,更是驚駭異常。

他是個願意做實事的人,一時不得為官,並無妨礙。既然徒單鎰要他去引領、牽製郭寧,他知道這關係到後頭的大事,便決然會紮紮實實地做好。

所以移剌楚材準備前來饋軍河營地時,特地詳細打探過這昌州郭寧的背景。

他在中都親眼目睹郭寧往來殺透了武衛軍的隊伍,又縱火焚燒皇城,那已經不必再說了。在鬨出火燒中都皇城的亂子之前,關於這昌州郭寧就有不少傳聞。

比如左丞完顏綱的心腹手下赤盞撒改、安州都指揮使蕭好胡都死在郭寧手裡,右副元帥胡沙虎也曾吃了郭寧的大虧。所以移剌楚材深知,這郭寧年紀雖然不大,卻膽大、心黑、手辣,端的是條惡虎。

可如果再仔細判斷郭寧的行事,他又覺得,這郭寧不止膽大、心黑、手辣而已。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看似凶橫無忌,但其實每一件事的另一麵,都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殺死蕭好胡,為他贏得了聚攏三州潰兵的名望;擊敗胡沙虎,使他與涿州、易州等地的大豪搭上了線,又與安州刺史徒單航展開了合作;殺死赤盞撒改,則使徒單右丞毫不懷疑他自保領地、不惜與完顏綱、胡沙虎決死衝突的膽量。

甚至火燒中都皇城這件事,郭寧這麼做的實際意義在哪裡,移剌楚材一時還不明白,但放到徒單右丞這頭,卻也就此確認了,若有萬一,這郭寧行事毫無顧忌,真的可用!

移剌楚材將這些事前後盤算過,總覺得這分寸把握甚是精當,不像是區區邊疆正軍能做到的,郭寧背後當有高人指點,比如杜時升,又或者還有彆人。



最新小说: 飛刀聖劍 隱之實力者 為什麼會有前世記憶? 末世第一狠人 幻域蒼穹記 纏上反派女配 重生後她也不選擇做好人 開局天道賜福,我以符道鎮天地 開局娶大乘老祖,育養仙族 八賢王偷聽傻王妃心聲上了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