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開恩(下)_扼元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扼元 > 第三百八十一章 開恩(下)

第三百八十一章 開恩(下)(1 / 2)

扼元!

慶山奴這個混蛋,是真能作死。

而他這番作死,真要給郭節度惹來額外的麻煩了!還是大麻煩!

一時間,杜時升背後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

杜時升早年為胥持國的門客,前前後後在中都盤亙數十年,深知中都城裡這些大人物的想法。

此番北京大定府丟失,遼海通道斷絕,對於大金朝廷來說,真是了不得的大事,整個朝堂都要為之震動。

如果大金朝廷上下一心,這會兒最重要,也是當務之急的,便是立即打探大定府方向蒙古軍的規模,並聯絡東北各方軍將,無論威逼也好,利誘也好,務必使他們捐棄前嫌,編集兵力反攻,重新把金源內地和中原連接在一起。

其它的任何事,都不妨擱置。

但問題是,這些年來的大金國,壓根就不知何為上下一心。隨著幾名鎮壓朝堂的老臣陸續病亡,更是人心繚亂異常,無論君臣,盤算的全都不在這個點上。

比如身為負責中都東麵軍政的東麵經略使烏林答乞住,一份軍報上來,先說東北內地因故廝殺擾亂,其實是為自家開脫未能及時支援北京的罪責。

而這份軍報到了皇帝麵前,以皇帝思慮瑣碎細密的習慣,第一個考慮的,必定是東北內地為何廝殺,以至於蒙古人乘隙而入,而這廝殺,又怎麼會和定海軍郭寧扯上了關係。

當日皇帝登基,靠的一是徒單鎰的政治號召力,二是郭寧的武力。而徒單鎰在他登基之後,還全盤操縱朝政,給皇帝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既然徒單鎰已經死了,皇帝的疑慮就全在郭寧一人。

偏偏郭寧又行事肆無忌憚,很值得皇帝去疑慮。

杜時升幾乎能想象到皇帝此刻在皇宮裡頭咆孝的內容。

朝廷已經給了山東宣撫使,你還嫌不夠?又往遼東伸手?你怎麼就敢?

什麼?這郭寧是以提控諸群牧所的名義去遼東的?那還好,總算有個名目,不是完全……嗯?不對!這個職位什麼時候許了給他?我堂堂大金皇帝,竟然不知道?這廝在地方擁兵自立倒也罷了,竟然還在朝中遮蔽皇帝的耳目?

當今的皇帝,是在胡沙虎篡逆之後被群臣推舉上位的,自從登基的第一天起,他就最擔心朝中權臣縱害、皇綱失統。所以,他才會一口氣提拔起諸多重將,把軍政大權分割得稀碎,而又重用近侍,以內製外。

毫無疑問,皇帝的注意力立刻會集中在提控諸群牧的職務任命,而北京丟失的惱怒情緒,將會大大加強皇帝徹查此事的動力。

這一來,首先是慶山奴有大麻煩。

站在皇帝的立場,近侍局上下行事有些出格,或者貪贓枉法都不要緊,重要的是,對皇帝要忠誠。慶山奴此舉,可算得上忠誠麼?

這件事情若爆出來與他有關,皇帝第一時間就要砍他的頭。而這些日子看不慣近侍局作派的許多人,絕不會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也難怪這廝如此狂躁,竟然想到用武力威脅。

可就算杜時升把責任擔下,也濟不得事啊?

歸根到底,郭寧這個定海軍節度使乃是外官,想辦什麼,非得內外勾結。而內外勾結,這不比近侍擅權更讓皇帝暴怒?

當然,慶山奴如果倒黴了,定海軍這邊,也必然受到影響。

對定海軍而言,此番出戰遼東所贏得的利益,絕沒有吐出來的道理。莫說是他,就連紇石烈桓端等人遣使來報,也隻是求個名義上的事後追認。而朝廷既然對遼東鞭長莫及,那就順水推舟,皆大歡喜。

可如果皇帝確認,郭寧竟然和他信賴的近侍勾結到一處,他會怎麼樣?



最新小说: 援助了假宋 捐了2億後,校草的眼神變了 萬古禁忌,諸世寰宇有我無敵 夜話情感 開局一個變形金剛! 一人:曝光顯眼事件,跪求彆說了 純愛街區 林醫生,你弄疼我了 在八零,笨蛋美人擺爛天天被夫訓 塵世2:心外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