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寇(中)_扼元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扼元 > 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寇(中)

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寇(中)(1 / 2)

扼元!

短時間內多次海難,損失巨大,相關的情況早就報到了天津府。周客山正因為受到了來自郭寧的沉重壓力,所以才用動武來威脅章良朋。

去年九月,郭寧在開封被部下群臣簇擁登基,建國大周,定年號為隆武。在皇帝從開封回返中都的路上,正逢覆滅開封朝廷的十餘萬精兵猛將得勝而歸,諸軍前後相繼,數百裡絡繹不絕,沿途歡呼簇擁皇帝禦駕,聲勢震天動地。

不過,除此以外,建國定鼎的流程就很簡樸,甚至稱得上寒酸了。

這倒不是為了凸顯武人政權的本色,皆因大周的財政並不寬裕。

拿下開封朝廷之後,大周的領地擴張了一倍以上,但收入並沒有同比例增長。

開封朝廷治下,河東南北兩路是早年遭蒙古軍南下屠殺的重災區。秦隴四路的土地貧瘠,上百年來都是錢財投入的無底洞。南京路雖然富庶些,終究不似當年,何況黃河泛濫造成的損失巨大,開封以東多少災民流離失所,新朝建立,難道好意思不賑濟?

女真人在此咬牙切齒地維持了兩年,沒辦法既要軍隊,又要民生,最後不得不去搶劫南朝宋國,現在這難題可都轉到大周朝廷手裡了。

與之相比,大周在軍隊建設上的直接開銷,其實倒還有限。

以分配土地的方式酬功,較之於賞賜錢財的支出少些,而且也能保障將士的忠誠度和戰鬥力。但隨著戰爭規模不斷擴大,一次戰爭結束後,土地賜予和調整工作千頭萬緒,環環相扣,依然需要持續的投入。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名士卒立功受賞,直接劃撥本地的荒田賜予即可。但一整支軍隊人人立功受賞,再加上必要的撫恤,動輒成百上千頃的土地要分配。所以必定伴隨軍屯的大規模調整,有的麵積擴張、有的位置調動,有的合並,有的分拆。

人都有私欲,將士也不是聖人。調整的同時有人滿意,有人不滿意,難免引發矛盾,不止影響耕作,更影響軍隊的團結。於是需要可靠的人手去複核、調查、懲處、斡旋。為此就得擴編軍法部門,大量容留退役的老卒為吏員。

說到底,每一項工作都要用錢來支撐。

等到基層將士的田地撥付完了,那麼多中高級文武部下的爵賞也不能拖。去年大周的封爵體係尚未完善,到改元以後,那麼多人扳著手指頭,把自己的功勳反複算過了,就等著在元旦大朝會上受賞。

郭寧崛起神速,無論軍隊還是政務體係裡,都還沒有生成那種盤根錯節,不得不重賞拉攏的巨頭人物。但也正因為他崛起神速,新朝勳臣們的家底普遍都還單薄,全都等著開國建業後的大賞賜。

總不見得將士們辛苦簇擁周國公做天子,然後自家發揚風尚,繼續喝西北風度日吧。

田宅豪華與否?奴仆可夠驅使?租稅和采邑的規格與前朝可相似?官職的高低是否壓倒了我那老對頭?免除徭役的範圍和年限如何?有沒有封妻蔭子、丹書鐵券?

各種各樣的內容早都被臣子們反複盤算,還有五六種真真假假的方案流傳出外。有些方案大體符合定海軍一向以來樸實的風格,有些方案卻簡直胡扯,按這思路落實下去,天下百姓立刻就遭猛獸血食,沒法活了。

郭寧對此心知肚明,更清楚爵賞不能拖,也不能克扣。對此,他和耶律楚材盤了許多次賬本,還擬訂了兩個原則。

一條喚作“尊崇武勳、功過不抵”。講的是敘功敘賞傾向軍人,參照金代九等爵製,不吝名位,卻不能輕易製造出淩駕法度的權貴。

另一條更是關鍵,喚作“利益共享,爵股相當”,講的是敘功敘賞以後,並不按照曆朝曆代的傳統實封或者食戶。郭寧會效法南朝商人集資海貿的路數,將上海行裡歸屬大周所有的那部分股權拿出來,分配酬功。

大安三年時,中都城裡改朝換代,新皇政變上台,大殺宗室。郭寧乘機奪取了當時無人注意,卻事實上極其龐大的資源,便是女真宗室們手裡掌握的船隊和走私商人。

此後數年裡,他不斷擴張海上貿易,每年都能從這上頭抽取數十萬貫的巨額資財。待到南北兩家並立的局麵抵定,郭寧又憑著北方巨大的市場和物資產出,以己方船隊和南朝宋人聯合,組成了堪稱巨無霸的商行。

將士們都知道,那上海行與尋常行會不同。內部周、宋兩國,各有嚴密的組織製度,以保障每年近千萬貫的生意,上百萬貫的好處進賬。而且今年以來南方商路通暢,船隊可以直達南朝的廣州,直接與傳說中的南海諸國交易,利潤更是翻著跟頭往上走。

正常年景裡,河北、中都地界一百畝田地的糧食產出,不過五六十貫,與海上的暴利全然不可同日而語。要說將士們對海上的利益不羨慕,是不可能的。

不過大家也懂,皇帝陛下自己願意拿出海貿的收入來補貼國家財政,那是皇帝的高風亮節。但皇家的錢袋子,終究容不得外人胡亂插手,就連多想想,都是僭越。

待到郭寧放出將會向功臣分享股權的消息,自覺有資格納入範圍的軍官們大都狂喜。

當然,也難免有人看重田產,覺得商業上的收益虛無縹緲,不夠踏實。千載以來人之常情如此,這樣的人,數量還不少。

郭寧和耶律楚材遂前後幾次召集軍官們答疑,講述海上收益的具體情形。

這一日他從中都折返回天津府,召集了天津府本地的老資格軍官,還有因為投靠較晚,在封爵上稍許吃虧的若乾將帥。

眾人拜見皇帝,自然比往日裡多了繁文縟節。好在郭寧不端架子,照舊一個個底噓寒問暖。碰見近日裡有公務往來的,單獨吩咐兩句;碰到近日來辦砸什麼事的,隻要不是犯了大錯,也拉到議事廳一角,稍稍提點,省得他們一錯再錯。

待數十人坐定,郭寧讓人在議事廳裡掛起巨大橫幅,親自比劃著一一講述。

整個上海行的股份,是大周和大宋各占一半,利潤分配也如此數。但這是政治上的分肥,倒不是單純商業計算。實際上,兩家背靠各自的地盤、船隊和陸上商業渠道,除了必須得共同推進的跨國貿易,其它運作都是獨立的。

此番郭寧打算把自己名下的這部分股權陸續放出。第一期針對的,便是獲得新朝爵賞的文武官員,這幾乎涵蓋了所有都將以上的軍官和職位比較關鍵的文臣,總計將近一千人,其中武人占九成以上。對他們放出三成的股權,便代表了當年度五十萬貫以上的收益。

按照這個計劃,一個普通的大周開國縣男,也能每年從商行獲得兩百貫以上的紅利,足足抵得過尋常村莊裡屈指可數的大地主了。實在想要田地,拿了這些錢,自家去購買田產也是易如反掌,中都附近新開的淤田,不過一畝兩三貫而已。

聽到這裡,果然好些軍官都露出了笑容,議事廳裡一時嗡嗡的人聲不斷。有兩個彼此交情好的軍官當場就商量,要到哪裡買田買地,繼續湊在一處做鄰居,還約著最好能做兒女親家。



最新小说: 主角孫晗妮盛明哲無錯版 鳳笑東華:仙途樂翻天 轉生重建天庭 狗腿子切開是黑的 長生修行,從武考科舉開始 木葉之九尾仙人 早晚係歸舟 蓮花樓:隔鏡細觀我 臭小子,下山禍害你媳婦去吧 穿成修仙界的凡人公主後我登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