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
「如果是給剛才製造過程增加一個工序,不管是看任何的資料所知道的工序,都已經被人用過了!」
「那些工序自然不可能帶來幫助!」
「強湮滅力帶來的磁化效應不同,那是強空間擠壓帶來的影響,具體有什麼效果也不一定。現在也隻是製造磁化……」
「磁化,是因為強湮滅力乾擾,讓電子產生了定向運動……」
「不同的物質,針對同等的磁化效應,反應也是完全不同的,新的領域、新的方法,可探究的就太多了!」
「也許就能繼續讓鋼材降低含氧量!」
「……」
在把事情想明白以後,王浩馬上就去了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也看到了剛組裝好的大型設備。
何毅介紹道,「王院士,這台大型設備是上次那一台改裝的,添加了一個新的反重力裝置,就是最上麵那個倒立的。」
「其他也有修改,我們使用的c013,效果相對更好一些,製造出的反重力場強達到了769個點。」
「四重疊加,邊緣磁化效應肯定更明顯。」
他說著談起了國際合作研究,「我們上次的數據已經報上去,阿邁瑞肯的三家機構,德國、瑞仕的機構,前兩天也都上報了數據,新數據更新了很多。」
「現在新的研究,這個應該不在合作犯愁了吧?」
「不在。」
王浩搖頭道,「這是我們自己的研究,我們要利用這個裝置做很多新的研究。」他說著問道,「對了,高能所那邊怎麼樣?他們什麼時候來安裝設備?」
他說的是新實驗室。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申請了新的封閉式實驗室,是在距離市中心五十公裡的管控區。
新實驗室會和高能所合作,安裝能製造高磁場的設備,用來研究高磁場對於反重力場的定向偏移問題,再結合高強度疊加力場,也許就能有什麼新發現。
這是強湮滅力研究中的重要一環。
何毅道,「我們一直都在溝通,他們是在準備,估計也就是下個月吧。」
王浩輕輕點頭,思考著交代道,「這樣,我們先不著急進行實驗。我聯係一下其他部門,協調個研究團隊過來。
「啊?」
何毅聽罷很是不解。
王浩沒有多做解釋,就隻是讓他繼續準備實驗,隨後就給科技部和航空集團分彆打了報告,並通過航空集團讓航空材料院派個材料團隊過來,還要帶上一些高端設備。
這就不是幾天能完成的了。
王浩要做的很簡單,就是要對高強度疊加力場下的磁化金屬,進行更加詳細的檢測,以便了解金屬所有的變化。
另外,他也想從合金、鋼材等金屬材料製造過程下手,看是否能把疊加力場邊緣磁化流程,添加到製造過程中,來發現一些非常有效的作用。
這顯然是大型的研究。
其中牽扯到了強湮滅力,又牽扯到了合金材料,相互結合也足夠吸引人了。
航空工業集團對於王浩的研究,自然是百分百支持的態度。
反重力疊加力場的研究和他們無關,但牽扯到合金材料就一樣了,花費再多也要派出團隊支持。
……
史桂芳、婁建平等人,已經回到了西京交通大學的金屬實驗室。
他們帶回去的是會議總結,也就是王浩的一些建議,金屬實驗室也根據建議,在特種鋼改進流程中,增加了幾個製造工序。
一係列的實驗花費了有半個月時間,但最終效果不算太理想,但數據還是繼續有了降低。
在會議上,萬益明拿著詳細的報告,認真總結說,「過去的半個月時間,我們連續進行了幾次實驗,所製造出來的特種鋼含氧量都在4右,最低數據是398最高則是413。」
「通過幾次實驗,我們大致能確定增加的幾種工序,可以把鋼材含氧量再繼續降低0407右。」
「效果還是有的,隻不過……」
萬益明說著還是搖搖頭,「增加工序的同時,也大大增加了成本,比原來增加了四倍甚至更高,有點得不償失。」
他是站在武鋼的角度上做總結的。
如果隻是站在科研的角度上,隻要能夠降低鋼材的含氧量,就肯定會是研究成果,但站在武鋼的角度上,情況就不一樣了。
武鋼是正常經營的公司,製造出來的產品是要到市場上售賣的。
當一種技術讓產品性能提升很小,卻讓製造成本增加好幾倍,顯然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彭輝聽罷點點頭,說道,「就這樣吧,把最近的研究也記錄下來,這也能算更進一步的成果了。」
「準備打報告吧。」
「我們的研究已經結束了。」
「王院士那邊呢?「史桂芳忽然開口問道,「我看王院士的意思,似乎是還想增加鋼材的韌性。」
彭輝說道,「我會提前問一下王院士,看看要我們配合做什麼。」
他想了想就想到,「其實,和我們關係也不大了,如果後續再下降低含氧量或者做一下其他提升,王院士也是可以直接找武鋼研究院的。」
「我們實驗室就隻能這樣了,比如,你們討論的稀土問題,和我們沒關係,找我們也解決不了。
萬益明忽然說道,「還有一件事,王院士說了,讓我們把實驗製造出來的成品,都送到西海大學。」
「啊?還有這個事?」
「對啊,我說過的。」史桂芳強調了一句,「從西海那邊回來以後就說了。」
彭輝頓時用力一拍腦袋,「看我這個記性!行吧,但是要和武鋼那邊報告一聲。」
「武鋼那邊知道是王院士,肯定沒問題。就是武鋼派人來核實成果,實驗成品太少,這不行吧?」
「王院士說要實驗成品,也沒說不還回來,對吧?我們就等還回來再上交報告?」
「這樣也行。」
幾個人商議結束。
萬益明思考著忽然問道,「你們說,王院士為什麼讓我們把實驗成品送過去?他不是還想找辦法繼續降低含氧量吧?」
「這個……」
「可能是吧?」
「難道,他的目標真是3"萬益明的表情有些誇張,「這個數據說出來,都感覺不靠譜啊!」
「我估計吧。」
彭輝思考著說道,「王院士就是想檢測一下,可能是做什麼數據對比,或者總結什麼的……」
「反正,王院士,不是我們能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