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說出來,讓核物理所學者們的表情都凝重了很多。
若是初期反應速度過快,即便是核反應堆固定了大小,爆炸也可能會更加強烈。
這就像是一小堆火藥。
如果是分開慢慢燃燒,也隻能看到一些火星,反過來堆在一起,就可能形成劇烈的火焰。
他們也以此仔細論證,爆炸是否可能出現不可控風險。
實驗前一天,最後一次會議。
會前。
王浩和賈樹民、段建書等人閒聊著,說起強湮滅力研究的難度。
「最主要的難點不是實驗,而是理論基礎。」
「核物理研究有完善的理論,主攻的就是技術,而強湮滅力…
「這個方向,國際所有的論文加在一起,也隻有幾百篇,其中絕大部分內容都毫無意義,真正有價值、有含金量的,兩隻手肯定數得過來。」
「而我們的研究,到現在為止,還是世界第一無二的,所有都需要自己去探索,根本談不上方向可言。」
段建書聽著點頭,問道,「那有下一步的想法嗎?」
王浩道,「我還是想從理論入手。」
他解釋道,「這個研究最難的地方就是沒有理論基礎,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我都在做基礎的研究,主方向就是構造質量點。」
「如果能完善質量點的基本構造,就能以此聯係湮滅力,從而做出一些理論上的分析。」
段建書聽著苦笑道,「難度太高了。你前一段時間,做的高次質點函數,就和這個有關吧?」
王浩點了點頭。
「也沒辦法,技術發現需要理論支持。」賈樹民說道,「不過f射線的研究能到這種程度,技術驗,不就是這樣?「
上,已經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了。現在的點火實
王浩輕輕搖頭,笑道,「幾十億的設備,用來給核反應堆點火,虧大了啊。」
「哈哈哈~~~確實。」
三人談笑的時候,會議室也來了很多人。
這是最後一次會議,也是對於前麵內容的
總結,對於整個實驗的詳細分析。
包括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包括核物理工程研究所,所有和實驗直接相關的人員,都會對自身負責的工作進行講解。
整個實驗等於是過了一遍。
之後就是核物理所對於核反應堆爆炸做出
分析,也說起了一些常規實驗,拿出了好多的數據,同時,說明了和以往實驗的差異。
差異,主要還是在‘點火,方式上。
以往的實驗使用常規中子爆炸作為引線,
而現在的方式則使用f射線,直接引起內部原料的中子爆發,反應就可能會更加的猛烈。
具體猛烈多少,誰也無法準確預料。
等實驗過程捋了一遍,就到了最後的總結時間,會議室裡的負責人們,輪流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並交到一些工作。
王浩首先站起來發言,他總結道,「從核所的常規實驗,對比f射線的點火方式。我認為,
爆炸預計會比常規反應速度快五倍以上,也就
是反應時間縮短五倍以上。「
這句話說出來,頓時引起了會議室的討
論。
五倍,聽起來有些太高了。
賈樹民馬上問了一句,「如果反應時間快五倍,爆炸就會更加的激烈,具體
他說著聽了一下。
這時候,就聽到王浩繼續道,「正常來說,會掀起超過三十米的沙浪,爆炸波及反應覆蓋超過三百米,並會引起這裡,也就是五公裡外的地麵顫動,但幅度並不大。
「如果距離超過二十公裡,就基本上感覺不到了。」
「這是數據分析結果。」
「反應速度更快,但反應會更加的充分,總和爆發的能量會相對強一些……
「爆炸會釋放出「
「到時候,距離五公裡,可能會看到……
「我認為」
王浩連續說了十幾分鐘,有的是直接的數據,有的是對於實驗現象的預計,最後提醒了下安全措施以後,才喝口水坐了下來。
之後等了好半天,會場也沒有人再開口,他有些奇怪的看向了賈樹民,開口提醒道,「賈院士,您來說幾句?」
賈樹民張了張嘴,低頭看了下手裡的東
西,有些尷尬的扭頭看向段建書,「建書,要不你說說?」
段建書同樣表情尷尬,他猶豫了好半天,乾脆看向了蔣學文,「蔣教授?」
「咳咳…「
蔣學文用力扯扯嘴角,開口道,「王院士,要不,就到這裡吧?」
「啊?好好~~「
王浩有些莫名其妙的收拾起東西。
核物理所的三個負責人,賈樹民、段建書以及蔣學文則一起看過來,臉上的表情滿是哀怨,剛才王浩一口氣把所有東西都說了,甚至細化到‘實驗具體會發生什麼,、‘爆炸會產生多少焦耳的熱量,、‘震動級彆「的程度。
這比他們準備的內容細節太多了。
他們,還能說什麼?
在聽了王浩的總結以後,他們都感覺像是已經完成了實驗,正在做的是實驗總結報告,而不是進行實驗準備。
問題是,到底誰是核物理專家?誰對核反應、核爆炸更了解?
怎麼感覺王浩比他們更專業?
等會議結束以後,蔣學文找上了何毅,邊走邊問道,「你們平時實驗前,王院士都是這樣
嗎?」
「怎麼了?「
何毅有些不明所以,滿心疑惑的道,「難道你們不是?」
「我們也是。」
蔣學文扯著嘴角回答了一句,隨後小聲嘟囔了兩個字,「麻蛋~~」
要是每一次實驗,都能有這麼精細的分析預測,彆說是核裂變反應堆的研究,可控核聚變裝置都能造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