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乾生說著發現領導組的人滿是不解,還解釋了一句,「原來的技術製造的場力強度,大概在43到46之間。」
一對比就懂了。
「超越了原來的強度?」
「是不是,現在就能大量製造含有一階鐵的原材料?」「這個」
「暫時還不行!」
向乾生有點鬱悶的說道,他感覺和一群外行人說技術等於是對牛彈琴,關鍵對方關心的點完全不一樣。
王浩停下腳步,笑道,「我們現在有兩種方法,能夠製造出一階鐵的原材料,一種方法就是繼續提升強度。」
「另一種方法是采用強磁乾涉。」
「我們暫時更傾向於第一種,因為引入強磁場是下一步的計劃,過早的磁場介入不利於研究。」
王浩解釋了一句,就繼續往前走著,和徐老師說道,「其實趕超原來的技術強度,也隻是初期目標而已。」
「我們希望能用新技術製造出更強的湮滅力場,然後就可能會發現其他的發生電子遷躍的元素物質。」
「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能發現其他一階元素,徐老師,您應該明白_「這個
徐老師並不是專業學者,他仔細斟酌了一下,說道,「會讓材料學取得巨大進步?」
「那隻是其中一點。」
王浩繼續道,「實際上,我更關心湮滅理論,或者說,湮滅物理,如果能發現第二種一階材料,就能完善強湮滅力相關的理論,研究元素特性、湮滅力場強度以及電子遷躍現象的關聯。」
「甚至說,解析湮滅力和電磁力」
「那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多月時間,湮滅力場實驗組都在繼續研究。
中途他們做了四次實驗。
實驗所製造的湮滅力場強度提升和預估差不多。
每一次還是有提升,但提升的幅度比不上原來,但三次提升加在一起的積累也很大。
「652!「
朱華才的小組測定了力場強度數據。
這個強度數值已經接近王浩對於f射線的強度判定範圍,但隻有沒有進入到判定範圍內,實驗組人員的反應就很平淡。
當然,他們還是很高興的。
但一次又一次的高興,高興的閾值自然會提升,他們也隻是對結果滿意而已,並沒有達到產生興奮的程度。
第二天,一個來自材料檢測中心的消息就讓人興奮了。
材料檢測中心在製造的磁化鐵材料中,檢測到了「含量極為微弱」的一階鐵元素。
這個消息傳過來的時候,王浩都驚訝的站了起來,他馬上看了一下檢測數據報告。
上麵的數值…………
那確實是‘極為微弱,。
汪輝說道,「對比原來的材料,一階鐵的含量降低了三倍以上。如果要用這種材料進行一階鐵的提取,預估費用要高出十倍以上…………
汪輝專注於材料檢測方向,參與研究不過是對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並進行一階鐵的提取工作。
他不知道f射線的存在,也不知道原材料製造方法。
所以,汪輝更關心的是一階鐵的提取,原來的材料提取費用已經很高,即便是到了現在,每一克的提取都需要花費千萬。
現在的材料中,一階鐵的含量更低,提取耗費會直線上漲。
十倍!
那就意味著每一克的提取都需要一個億。
這簡直就是吃錢。
王浩聽罷反倒是非常興奮。
一則是因為磁化鐵材料中確定含有一階鐵元素,也就表示「652「的場力強度,已經超過了鐵元素發生電子遷躍的界限。
二則_
科技部門可是有45克原材料的訂單。
既然對方需要一階鐵的原材料,就可以把這種材料交付過去,至於對方提取花費多少
不就直接證明提取成本確實很高嗎?一克一個億
良心價啊!
當確定了磁化鐵材料中含有一階鐵元素,以及一階鐵元素的具體含量數值後,湮滅力場實驗組就快速製造起來。
現在的製造方式,就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一樣了。
在用實驗設備製造出強湮滅力場後,把純鐵材料緩慢過一下場力,然後進行消磁處理就好了。
這些材料就可以打包交付。
實驗組快速完成了製造工作,材料的交付速度也很快,交付地點是在河聊城的機場。
兩家企業都是用貨運飛機運送。
飛機起飛,具體運送地點就很難說了,有一架飛機中途偏航,就直奔阿邁瑞肯芝加哥而去。
芝加哥,行·政大樓。
杜魯克—本特見到了阿貢實驗室的幾個材料專家,也包括從事一階鐵材料研究的克裡斯托弗—約翰遜。
不過對原材料研究的是杜羅因舍夫—小貝克,他拿著一份報告認真說道,「我的小組已經對原材料做了初步研究。」
「其中一階鐵元素的含量極為微弱,提取工作非常困難。」
「目前,我們對於一階鐵的了解,隻限於國際公開資料以及約翰遜先生的研究成果。」
杜羅因舍夫說著看了一眼克裡斯托弗,才繼續道,「我們初步判斷,一階鐵每一克的提取成本會在三千五百萬美元左右。」
這個數字高到讓人驚訝。
杜魯克·本特都忍不住問道,「三千五百萬美元?你確定?」「我確定。」
杜羅因舍夫很認真的說道。
杜魯克·本特深吸了一口氣,說道,「一克的提取成本就要三千五百萬美元,再加上原材料的製造成本,賣一億美元也不高啊
「利潤率可能還不到百分之五十!」
「這個」
「對方的科技部門,還真是挺良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