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晉第一次以另一個視角,看到了他開辟儒道時候的景象。
象征著儒道的長河沒有發端,沒有儘頭,橫貫天地。
唱誦著正氣歌的宏大之聲,從四麵,從各處響起。
每一句正氣歌都以契合內容的,慷慨悲歌之聲響起。
如在響徹至‘為拘邪者誌’的時候,
聽到的是無數拘邪者不屈的悲歌與朝著詭異最後衝殺時候的喊殺聲。
而那橫跨天地的儒道長河之中,激蕩的河水。
乍一看,仿若真是河水。
再一看,是忠義不屈之血,是不屈不折之誌,是正氣。
又是無數道身懷正氣的人。
就如同那唱誦著正氣歌中所言,‘雜然賦流形’,
是浩然正氣的不同體現,是儒道的不同彰顯。
望了眼在這兒詭域之中,重現的當初儒道開辟時,另一個視角的景象,
楚晉再轉過頭,望向這重現景象中,倒在地上的布恩。
布恩已經在垂死之際,
不說他身上多處嚴重的創傷,即便是沒受傷,麵對數倍於他的詭怪,他也已經走到絕路。
隻是,滿目悲傷的布恩並沒有選擇閉目等死,
他始終睜著眼睛,看著周遭詭怪向他再次發出的襲擊,
在這兒將死的時候,
他依舊選擇了抬手,要與周圍詭怪再一次廝殺。
或許是沒什麼意義的,但他依舊這樣選擇。
而就在他已經無法起身,隻是最後勉強抬起手的一瞬間,
他周身滋生出了浩然正氣,屬於他自己的浩然正氣,
這是象征著不屈的正氣,
而輔助他踏入儒道修行的聖賢之語,可以說是沒有,
也可以說,
就是那宏大唱誦聲中的第一句——“天地有正氣”。
天地有正氣,天地有正氣啊!
怎麼能容許詭異之氣肆虐!
望著那儒道長河,聽到了那浩然宏大之聲,
感受著自身身上的浩然正氣,
從那初開辟的儒道長河之中,布恩已經看到了儒道修行的許多儒道之理,
對浩然正氣之本身有了清晰的認知。
他看到了契合他浩然正氣的畫麵,
他曾經的老師,曾經的戰友……許多,許多。
在目光望著奔騰的儒道長河恍惚過後,
布恩忍不住眼眶中再滾落了淚水,
而落淚的原因實在太多,
因為‘天地有正氣’,因為在長夜之中看到了有明燈亮起,
因為深淵之中看到了希望……
當憑借著浩然正氣,重新從地上起身,
沒有絲毫猶豫,布恩以浩然正氣將身周詭怪儘皆誅滅。
望著周遭詭怪被徹底湮滅,布恩先是臉上流露笑容,但紅著的眼眶裡卻再次忍不住落淚。
旁邊,
楚晉旁觀著詭域之中重現的景象,
以此刻看到的景象,和儒道層麵感知到的信息,
布恩在儒道開辟過後,就如同拘邪處的玄武等人一樣,接連破境到了進士境。
而此刻看到的這幅景象,布恩在最後關頭踏入儒道,修養出浩然正氣。
看似是一種偶然,其實是必然。
如果布恩沒有踏入儒道,此刻楚晉也不會再這兒看到這幅景象的重現。
很快,
這幅詭域之中重現的景象也在布恩灑下熱淚時結束。
……
“布恩先生又領隊解決了一起恐怖的詭異事件,我們有救了!總有一天,我們會戰勝所有的詭怪,殺死消滅所有的詭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