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職業偵探林海森參加節目被“謀殺”的消息,很快被傳開了。
許多圈內人士,一開始聽到消息都有些發懵,這些人或多或少和林海森打過交道,林海森為人隨和,和他們都有些交情。
直到他們了解始末,才明白事情和他們想象的不一樣。
原來,此“謀殺”非彼謀殺。
很多人叫囂著去看了節目回放,之後,就沒有之後了。
全蔫了。
相信即使自己身在現場,麵對這種密室案件,也會同偵破組眾人一樣毫無頭緒。
同時,國內偵探推理論壇裡,正激烈地討論著這起事件。
“老林前兩天和我提起要參加一個綜藝節目,我還笑他拿自己名聲去恰爛錢,著實沒想到這節目竟這麼有料!”
“說實話這密室手法不可謂不縝密,表麵上看似簡單,可你看誰識破了?他們甚至都找不到作案工具!”
“是啊,往往就是看起來簡單的,才難以找出它的破綻,同時深思起來更為可怕!”
“很難想象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玩起被害人心理會這麼厲害!”
“沒錯,完美的密室謀殺,案件開始就是凶手與眾人的心理博弈!”
“隻能說海森‘死’的不冤,他的死為我們呈現出這樣高明的密室案件!”
很多偵探圈裡人,都知道有這樣一個節目,且正在開播,卻沒人把它當成一回事兒。
雖然節目嘉賓陣容空前強大,偵破組也是在全國的推理論壇抽取,甚至是被邀請前來的,可在一些人眼中,這依然是一個綜藝節目。
沒錯,
他們瞧不上。
這其中有一部分人,自認實力並不在林海森之下,隻是各自擅長的領域不同。
可當他們觀看節目回放時,全部沉默了。
那些偵破組輸的不冤,僅僅將作案工具藏入下水道這一手,就足夠讓人拍案叫絕。
還有那精妙的算計,無法想象這個方案在凶手腦中計算過多少遍,不然死者擺位怎麼解釋,怎麼會那麼精準的被射中後心。
這一切都需要凶手在大腦中模擬無數遍。
起初也有人對這個節目存在質疑,懷疑節目可能存在一些內幕,可憑借對林海森、沈錚等人的了解,最後還是放棄了這種想法。
在這個世界,密室案件實在少的可憐,案件出現的少,當然對這方麵的討論也不會多。
這次周遊不經意的一個密室案件,像是在各大推理論壇中投下一顆巨石。
瞬息間,
將那些酷愛密室的推理迷們,全給砸了出來。
畢竟愛推理的人,很難躲得開密室這個議題。
“我靠,原來密室還可以這麼玩!學到了學到了!”
“話說這個周遊也才二十出頭吧,就能把密室搞得這麼溜,了不得!”
“我看這小子就是曇花一現,不然咱們等著再看。”
“竟然連楊大民和趙九州都在這個節目上吃了癟,還真是有趣,這節目我追定了。”
“這個案子裡不管是殺人手法,還是對眾人心理的預判,都值得拿出來好好研究一下。”
一時間。
圈子裡的所有人現在嘴裡談論的,都是這起《五星偵探謀殺案》。
與此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