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坐著驢車到公社後,才看出接人回京的待遇來。
縣裡來了好幾位領導親自坐著小車等在放馬集公社,這還是賀慶等知情人不願意攪擾河灘農場,硬是把地方定在了公社,讓京裡派下來的兩個辦事員頗為不滿,認定鬆縣的勞改乾校肯定是個吃人的地方,其中之一是位四十來歲的大姐,臆測的眼圈都紅了。
結果看到方同儉的時候,那臉蠟黃蠟黃的,京城的同誌更認定自己所料不錯,方同儉挺直的脊梁和矯健的步子都被兩人認為是回京鼓舞起的那股子精神氣撐起來的,不知道多感動哩。兩位同誌是個實在人,回去後的報告也如實記錄,將鬆縣領導的態度和初見方同儉的印象描寫的入木三分,反倒讓河灘農場在運動幫反撲“翻案”的浪潮中沒受什麼影響。不過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小汽車將方同儉和林星火一路送到林場火車站,從林場到省城,再從省城到京市,兩趟火車居然都給安排的帶門的列車員休息室。
林星火還是頭一回乘坐這年月的“軟臥”呢,那位譚大姐還很照顧她,估計是以為她是方老的孫女了。忙前忙後的,弄來的晚飯居然是黑麵白菜雞蛋餡的餃子。
方同儉倒樂的彆人誤會,連“小林”也不叫了,一口一個“星火”,要麼就直接喊丫頭。還假做威嚴的命弟子叫他“爺爺”,嘴裡振振有詞說“乾咱們這一行的,那當爺爺的越過兒子直接收孫子當弟子的多了師父怎麼就不能當爺爺了”一個文化人把搞研究說得跟乾的是什麼跑江湖行當似的。
老爺子一心想過把乾癮,且在外頭叫“師父”也不合適,現在也不興什麼師父徒弟了,有心人逮著上綱上線的當真能給扣個“封建殘餘”的帽子林星火邊琢磨傳承新頁上新譯出來的一個籙字,邊從善如流的遂了老頭的意。
自從林星火突破煉氣高階後,傳承木書上新出現的內容就玄奧了許多,有許多內容是用一種類似花紋的文字記錄的,這種文字描畫出來有的似狐狸拜月、有的似落木枯藤兔猻傳承中也沒見過,但據他說上古時候許多強大的古族都有自己的文字,這些文字類似於人類刻於龜甲之上的符文,是本族最接近“道”的符號。
方同儉在古符文上造詣極深,他也從未探究過林星火請教的奇特文字從何而來,像個得著新寶貝的孩童一般一頭就紮了進去相處下來,兩人越來越有師徒相。林星火還鄭重給不鹹觀的師祖去信求得同意,在山居擺了香案,敬過茶。但老頭擰的很,他心裡承認,但隻說等他不連累弟子的那一日才算定下正式師徒名分,要求林星火當著彆人的麵叫他“方師父”
從京城火車站出來時,一老一少都有些怔忪,恍如隔世之感自然有,可最多的卻是京市怎麼這麼破舊、這麼蕭條的疑問。尤其林星火,她的心緒起伏連遠在不鹹屯山居的兔猻都感覺到了。猻阿年特彆暴躁,摁住慶忌吼了好幾聲,要不是慶忌把精怪村村長栽他頭上,這一群精怪必須留人看顧,兔猻說什麼都不會讓林星火自己去京市。
京市這邊給方同儉安排的住址還不錯,是方家被抄沒的祖產中最小的一座,雖隻是個三合院,但住下兩個人是足夠了。且這三合院還頗為雅致,後院裡造了一方小小蓮池,講究個花窗漏景,頗有江南之風。方同儉來回走了四五遍,尤其在蓮池旁徘徊多時,跟弟子道“這方小院是你太奶晚年頤養之所,是你太爺還在的時候親手設計的”
小三合院之前應該也是撥給某位領導居住的,屋子維持的還不錯,還留下了一些基礎家具,倒是省了林星火不少功夫。
上邊給方老的工作是希望他能結合曆史創作出一出符合紅色精神的新劇目來,劇目通過審核後將作為明年國慶節的獻禮之一請領袖檢閱林星火瞟了一眼新擺上的日曆,有些恍惚明年國慶七六年的十一啊
門口有站崗的守衛,方老不能自由出入,好在不限製家屬。
從住進來的那一天,林星火就忙活開了,拾掇行李、整鋪蓋、生爐子、拉冬儲菜、積酸菜甚至還自己從郊外拉來黃泥砌了個大灶,連接上三合院自帶的銅管,把土暖氣給弄起來的。
外頭站崗的警衛開始的時候還詫異,到第五天的時候見林星火爬到屋頂上換瓦片的時候都見怪不怪了。
倒是把頭一個來拜訪的客人嚇了一跳,那人是個四十上下身材高大的中年人,穿著中山裝精神奕奕,對警衛員都十分和藹親切,還主動把自己帶來的文件攤開讓警衛檢查,小夥子的文化程度不高,抄錄文件名時耗費了些時間,這人還安慰了幾句。
林星火在牆頭上看見他登記的名字叫“林起雲”,職位是文化組聯絡專員。這人一直走到院裡才發現站在牆頭揀瓦的林星火,當即唬了一跳,下意識的伸開手臂,嘴裡叫著“小心小心,彆摔嘍”就跑了過來。
林星火忙擺擺手,示意自己能行,林起雲還是不放心,擰著眉頭道“前頭巷子裡就有會修房子的小工,我下班後讓他到老師這邊幫忙弄一下房頂。”一個大姑娘爬這麼高,摔下來怎麼辦,不成個體統。
方同儉嫌他跟小徒弟說話,不僅分小徒弟的心,還耽誤乾活星火這丫頭乾活有章法,不喜歡彆人指手畫腳,昨兒還嫌他幫倒忙礙事呢,老大不客氣的給老頭攆回了屋子,門口的小警衛員都偷笑。
老頭就在屋裡叫了“起起雲啊,進來吧。”幸虧小弟子貼心,緊著叫了一聲“起雲先生”,不然老頭真不記得拜訪的這人叫什麼了。
林起雲在屋裡待了好一段時間才起身告辭,一口一個“老師”,看起來分外尊重方同儉。且此人很有文化,比起頭一日過來安排工作的那什麼校長更有墨水,方同儉倒與他有話聊,方老說什麼他都接住,言辭儒雅態度溫和,不得不讓人心生好感。
聽著這兩個人交流,林星火覺得這位“師兄”比自己更適合當方老的弟子,畢竟方老教了她幾年,她隻對上古符號文字感興趣,最大的作用也就是跟人形記錄儀似的幫老人家記下了他十年的心血稿子。
“什麼師兄。”方同儉笑了一聲“我原來也沒在學校任過職,隻不過是給機關培訓過幾堂課罷了。”也幸虧沒做什麼教授老師的,他好幾位故交就是給自己的學生鬥的家破人亡。
“不過這個林起雲,”方同儉沉吟片刻,努力回想記憶中的形象,“可能是我從前沒注意到,但確實應該變了不少,我記得沒這麼健談,那時候出色的幾個苗子裡頭沒他”不過敢這時候來瞧他的人,方同儉記下這個人情了。
但是吧,老頭扭頭就教育尚未正式拜師的小弟子“知人知麵不知心,沒有十年八年的交情,你知道他是人是鬼況且就算幾十年的情誼,說翻臉不還是翻臉嗎。”
“你還小,縱然”有些彆的本事,“但識人上的學問還差得遠呢,所以離院門外那些探頭探腦的小子遠點要是有不長眼睛敢糾纏的,你就拿出你寧老伯教你的本事收拾他們”
“寧老伯教你的本事”特地說的重重的,老頭還挑了眉眼示意弟子,這意思明擺著讓她隻管揍,但要悠著點,用寧老的拳法打人不怕,隻要彆把人打壞了十八歲的大姑娘長得太招人了,連站崗的小同誌都會趁換崗時偷瞄一眼呢,更彆提那些家長被下放缺了管教的大院子弟了。
方同儉也是打年輕過來的,早年追求者眾,鬨出過好幾次事故,生生把他個毫無風花雪月心思的書呆子捧成了四九城裡出名的“風流人物”,最是知道花兒無罪、蜂蝶貪新的道理。雖說年代變了,但這喊著唱著“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年月對女孩子的名譽仍舊苛刻,老頭可不想讓弟子好端端一朵出水芙蓉沾上一點京裡渾水的臭味。
“要不然你也吃一丸那個藥。”老頭重頭又扒拉了一遍老友家的子孫,心裡覺著還是沒有個能配的上他孝順弟子的兒郎,不免對藏起來的帶林星火回京的另一個盤算有些焦心這孩子今年十八,有那刻薄的人說鄉下二十沒嫁人的閨女就是老姑娘,不鹹屯大隊倒不會這麼著,但他們一個個的都管丫頭叫“姑”,壓根就沒生出那副給“姑”操心婚事的心,唯一跟方同儉有同樣心腸的陳支書還把這事托付給他了當然,就算老支書不提,方同儉也不同意弟子在屯裡找對象,鄉親們都很好,有好幾個後生還很得他喜歡,但老頭就是固執的覺著不匹配,配不上
要擱在幾十年前,他唯一的弟子就相當於方家嫡長女,什麼青年才俊嫁不得,或者更狂妄一些,什麼年輕有為英俊高德的後生不能招贅進門
即便是現在方家敗落了,方同儉瞟了眼後院那方小小的蓮池,心下底氣又足了起來,那也不能有絲毫馬虎
方同儉愁哇,他一輩子沒成親最是知道這裡麵的滋味,尤其是遇到溝溝坎坎的時候真需要個慰藉,老頭既不想弟子受自己受過的苦,又顧忌著丫頭那些神奇的本事更想尋摸個般配的不管哪個時候,京城都是奇人異事最多的地方兒,若是在這裡都找不著合適的,其他地方就更難了。要不是為這個,方同儉本來是不打算帶孩子回來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