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不過孫策到底死於暗殺,而且按照吳曆來說,孫策的傷本來是能治的,但是破相了,孫策看完之後受不了,傷口撕裂,當夜就沒了。
臨死之前順便把江東交給了年僅十八歲的孫權,順便留下了那句著名的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儘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其實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孫權的確做到了保住江東,在這方麵孫權是無愧於孫策當年選定他為繼承人的。
周瑜也伴隨著孫策身死,周瑜帶兵赴喪,遂留吳,對於這段,如果初看或許有點怪,奔喪就奔喪,帶兵來作甚但是實際上周瑜不來兵來鎮場子,有可能是會出事的,再加上後來的事情,亦是證明了周瑜的忠心。
那個時候,孫策剛死,時天下分裂,擅命者眾,可謂是內憂外患,具體可看孫權篇。
伴隨著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曹操下書讓孫權送質子去許昌,如張昭等人猶豫不決,孫權也不想,直接拉著周瑜去吳國太那邊,隨後周瑜勸動了吳國太,向曹操稱臣哪裡有南麵稱孤來得好更何況等其有變,那就是天命在身,不得不說這個時候吳國太的力量還是蠻大的,畢竟伴隨著吳國太一同意周瑜的不送質子後,此事結束。
孫登再一次抬起頭來,隻是孫登這一次沒有開口,隻是目光看向那敬愛的張公。
張昭也不由得沉默了,之前張魯的結果對他來說,亦是不負先主,隻是對於主公來看,並不是。
除此之餘亦是感覺若是大軍壓境也是以卵擊石。
以至於讓人不由得有些猶豫。
至於公子這邊
張昭也是有那麼一瞬間的不知所言。
即便是那個時候公子並未出生,隻是張昭也同樣不好解釋。
主公是沒有子嗣的,但是先主是有的。
而在張昭身側或者身後,從當年那段時間走過來的人,此刻更多的人是慶幸,畢竟,當年猶豫不決的不僅僅是張公,而是絕大多數。
隻是被方鏡提及的隻有張公罷了。
伴隨著曹操入荊州,劉琮投降,曹操得水軍,江東震動,雖然還沒打,但是在很多人眼中,大勢已去,以寡敵眾,不如直接投了吧。
隻有周瑜和魯肅拒絕點投降同周瑜一拍即合,再加上外頭還有一個諸葛亮過來聯盟,最終由孫權定下必須打。
其中主帥就是周瑜,沒有什麼諸葛亮借東風,當時正趕上曹軍瘟疫,兩方對峙於赤壁,隻是到底敵眾我寡,黃蓋建議火攻,周瑜非常同意,然後就讓火蓋詐降,隨後以衝鬥艦數十艘,裝滿了燃料,就朝著曹軍而去了,而伴隨著快到的時候,火也到了,正趕上時風正猛,大火直接燒了過來,甚至包括岸邊的營帳上,一時間火光衝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敗退於南郡,路上的確經過了華容道,不過是沒有見到關羽的華容道,順便在這道上樂觀地感慨了一下,對麵防火還是放慢了,否則他就出不來了,隨後留曹魏第一守城的猛將曹仁留守南郡。
隨後周瑜領兵攻南郡,互相對峙,外加攻城,在攻打南郡的時候中了流矢,曹仁聽說這個消息後,準備主動出擊,結果被周瑜釣魚了,不過周瑜受傷的確是實打實的,之後身亡有很大緣故就是這次的流矢強抗。
也就是這一年,周瑜也對孫權上書,軟禁劉備,攜劉備以令關羽張飛。
這一年,關羽絕北道,張飛直接就跟著周瑜打南郡的,算是讓周瑜徹底了解這兩位大將的實力,皆是熊虎之將,再加上劉備的梟雄之姿,什麼孫劉連軍,直接隻有東吳一家。
孫權聽了非常感動,然後拒絕了周瑜的提議,也不知道很久之後,孫權會不會後悔這個時候所做的決定,不過那就是後話了。
次年,周瑜給孫權拿出了另一個版本的三分天下,入蜀中,打張魯,盟馬超,並且就在準備實施的時候,周瑜病亡。
聞聲馬超眼皮一跳,作為被提名的當事人,此時此刻,馬超心態倒是談不上什麼複雜,唯一的是
主公就在邊上,這不有點坑人嗎
雖然他那個時候的確是在涼州不假。
“若是那個時候周公瑾就匆忙入蜀,或許一切尤未可知。”張飛道,“不過也或者更早的進益州也說不準。”
對於張飛的話,趙雲也是點了點頭,蜀中到底不是那麼好打的,自夷陵而入,必要借道,即便是順水而入,蜀中也不是那麼好打下來的,不過
“赤壁初定就撕破臉,恐讓曹操有可趁之機,到底有些不妥。”
益州到底是必得之地,若是被孫權得之,直接被夾在中間,這種事情也必然不能發生,就算是有可能發生,也不行,至少也要拖拖後腿,又或者試圖齊頭並發,但是那個時候,荊州剛初定,根基未穩就開始試圖攻城略地恐怕不好,蜀中的難打程度,一言難以蔽之。
退一步來說,假設益州牧求援,主公也不一定就會袖手旁觀,若是真的出手,那就更要撕破臉了。
糜竺也有這個念頭,畢竟那位益州牧那是真的能夠在彆人瞌睡了給遞枕頭的主,雖然背後有張鬆、孝直的手筆。
“也說不得就是純粹的無功而返,甚至被因孤軍深入而深陷益州。”劉備道。
沒人比他更清楚益州好不好打,尤其是他還是被迎進去的,奔著張魯去的時候,結果後頭出事了,傳令過來勿複關通於他,真就是他這邊還沒理由,也還沒下去手打呢,轉過頭來對方先撕破臉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季玉兄,實在讓人不知道應該說是感激還是彆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