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弘易的長相大都隨了太後,自然是不差的,比起自家阿瑪,要多幾分精致。
氣質上跟自家阿瑪也很是不同,沒有那麼隨和,嚴肅冷漠居多,更像四叔和堂兄弘暉,為人處事的態度也像極了這兩位,他跟自家阿瑪最大的相同點還在喜好上。
兩個人都喜歡射擊,喜歡騎馬打獵,喜歡各種各樣的遊戲。
此次跟著阿瑪和額娘出京遊玩,弘易確實挺開心的,以後這樣的機會可不多了,看看他的那些堂兄們就知道,一旦入了朝,就很難有什麼假期了。
自家阿瑪不也是做了整整十年的九門提督,今年這才請下長假來。
因此,弘易自己總結了一套經驗能請下假來的時候,就絕不能推脫,該玩兒的玩兒痛快了,以後才不會後悔。
有天底下最會玩的阿瑪,還有天底下最有錢的額娘,無論是往北走,還是往南走,也不管是去爬山,還是去下河,一路走來,弘易壓根兒就沒受什麼罪。
額娘要查看自家的生意,阿瑪應四叔的要求,一路上也有留心民生,真正沒什麼負擔,全心全意出來玩兒的也就隻有弘易一個。
隨筆寫的雜文,隨手畫的畫,都被收錄整齊,就等著回京之後整理出來,等到將來閒暇的時候也好翻翻看,免得忘了這一路上的美景。
三月份出發,十一月份歸來,八個月的時間,隻走了兩個方向,一個是向北,一個是向南,在幾處港口那兒也轉了一圈兒,勉強玩個痛快,不等著過年,就不得不回京了。
誰讓馬上又是選秀年呢,胤禎這邊,早多少年就已經跟四哥達成了共識,不會再進人了,但是弘易,十五歲的男子,放在後世,不過才是個高中生,但是放到這會兒,就已經到要相看的時候了。
這是一生當中的大事兒,耽誤不得,就算有額娘和四哥四嫂幫著長眼,胤禎一家也得回去看看才行,不說挑剔人家姑娘,最起碼這種人生大事上,也得有個重視的態度吧。
隻有三十四歲的胤禎,翻過年去也在三十五歲,即將要做公公了,哪怕看慣了身邊的兄弟如此,換到自己身上也有些適應不能。
雖說兒子都已經十五歲了吧,可他自己的心態很是年輕,他處在一個青年人的心態當中,當著額娘和四哥的麵兒,連青年人的心態都維持不了,可以直接回到少年時期了。
但是自家兒子都到了可以相看的時候,再過上兩年,自己就成公公了,四十歲不到的時候,他可能就已經是祖父了。
時間是把殺豬刀,胤禎微微有些承受不來,偏偏這事兒又無人傾訴。
他馬上要做公公了,還是喜歡穿紅衣的福晉自然也是快要做婆婆的人,可福晉適應性比他好多了,一點障礙都沒有,在還沒有回到京城的時候,就已經在準備給未來兒媳婦買首飾。
本來以為是難夫難妻的,這下好了,難的隻有他一個,福晉接受良好。
這事兒跟四哥那就更沒法說了,對著四哥的臉,這樣的心聲他實在吐露不出來,隻能是自個兒默默消化,看著四哥四嫂給他挑兒媳婦。
選秀現場,胤禎一個鐵帽子王自然是不能去的,就是自家福晉過去瞧過了,宮裡頭不進人,弘暉福晉和側福晉都有了,這次也不過是挑幾個格格,二皇子去年年初的時候剛剛被封為貝勒,也是成了親的人,至於其他的兩個皇子,也都還不到年歲呢。
此次選秀,最受矚目的還是弘易福晉的人選,一個板上釘釘的鐵帽子王的福晉,甚至比皇子福晉更讓人心動,皇子福晉尚有奪嫡失敗的風險,但是鐵帽子王的福晉可沒有這麼大的風險在。
誰都知道,勤親王與福晉夫妻恩愛,多年來隻得了這麼一個兒子,萬畝田地一棵獨苗,勤親王府的繼承人就隻有這麼一位。
想嫁進來的女子很多,就算是不想嫁進來,可隻要是入了宮的秀女,都在選擇的範圍之內。
跟當初弘暉的時候一樣,胤禎也去問了自家兒子的擇偶標準,然後就得到了幾乎完全一模一樣的答案。
行吧,跟他從小玩到大的侄子,還有他親手帶大的親兒子,性格相像也不是那麼難以理解的事情,就是這哥倆的性子都不像他。
回到京城之後,弘易就被四哥安排去了豐台大營,一個月也就能見著孩子一次,比上學的時候都困難。
秀女一輪一輪的篩下去,最終到了定親事的時候,女子的言容德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家世。
弘易的未來福晉,最終是定了石家的女兒,也就是理親王福晉的娘家,也是十五貝勒福晉的娘家。
石家雖然是二哥的嶽家,但是打從一開始,就一直被四哥重用,這一家也大都是實乾之人,要不然也不會成為皇阿瑪給二哥精心挑選的嶽家。
石家的女兒品性一直都是備受認可的,要不然也不會在出了一個太子妃之後,又出了一個貝勒福晉,但是這兩年讓圈子裡的人有不同意見的原因還是寧楚格。
二哥和二嫂的嫡女,四哥下旨親封的郡主,沒有嫁到草原上去撫蒙,但是也沒有嫁到京城的八旗子弟當中,而是選擇了招婿,正兒八經的給自己選了夫婿,也沒有搬到郡主府去住,兩口子就住在理親王府。
公主嫁人,儘管都有公主府和駙馬府,但隻要感情不是特彆差勁的,基本上都會住到男方家中。
雖說駙馬最初應該算是上門女婿的原型了,但是發展至今,早就已經沒有原來的樣子了,誰家的上門女婿還能納妾的。
像寧楚格這樣,娶了夫婿,再把人接到自己家中住,這才算是正兒八經的上門女婿。
擱在後世,這壓根兒就不算什麼,住在男方家裡,還是住在女方家裡沒那麼多講究,就算真是上門女婿又能怎麼樣,不偷不搶的,既沒違法法律,也沒有違背道德,除了極少數嘴碎的人,基本上沒人會議論這樣的事兒。
但是放在眼下,哪怕寧楚格是郡主,哪怕寧楚格這些年做的事兒已經不比哪個男子差了,哪怕雙方的父母和皇上都同意,也仍舊讓很多的人看不慣,以至於都影響到了石家女兒的風評。
胤禎對這樁婚事沒什麼意見,說不上來滿意,也說不上來反對,左右是四哥四嫂挑的,額娘跟福晉也都同意了,家世和品性肯定沒問題,或許有為石家和寧楚格這個侄女兒挽回名聲的意思,但也並不要緊,他沒覺得寧楚格哪兒做錯了。
之所以不發表意見的關鍵,還是因為當事人都不說什麼,他這個做公公的,也就更不好說什麼了,又不是要跟他過一輩子。
婚期定在了來年的三月份,準備時間還是比較充足的,突然多了個未來親家,哪怕胤禎有幾分不習慣,但是於情於理,在兩個孩子的婚事沒有進行之前,都要把人家當做正經親戚來走動了,而且比正經親戚還要更慎重幾分。
送禮也要斟酌再三,既不能財大氣粗,也不能小家子氣,還得表明重視的心意。
當然,送禮這事兒胤禎並不參與,都是福晉做主,但是與石家人在朝堂上和私底下交往的分寸,還是要由他來拿捏的。
不過,石家人都很好相處,進退得宜,既不會讓人覺得生疏被怠慢,也不會過於熱情,讓人感覺不適,總之他接觸到的石家人,情商都很高,不是那種會作妖、沒有眼力勁兒的人家。
邈邈一黍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