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層0003~”
“內層空間2333~”
“黑洞質點百分之百~成功率無限接近於零~”
“黑洞虛空質采集第一次實驗準備完畢~”
“太陽權柄已開啟~”
“計算恒星連接編碼~”
“已連接一萬三千顆恒星~能量缺乏~能量缺乏~”
丁進並沒有像卡爾那般,直接啟動超新星。
他有太陽權柄,連接恒星比烈陽文明還要簡單,更不用說他現在獲得了烈陽全部的知識。
可是一萬多顆恒星自然散發的能量,依然不足以達到,擊穿黑洞內層區域的強度。
而想要找一個在合理範圍之內,快要爆發的超新星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至於說催發恒星,他並不想那樣做。這是會縮短恒星壽命的。
有解決的辦法,就沒必要那麼激進,而且還會弄的人儘皆知。
“還差多少能量?”
丁進向係統問道。
“核心質點無法崩解~內層區域預計10萬恒星能量~”
“連接卡爾,讓他10萬恒星連接碼。”
因為核心探測範圍大小的原因,他也隻能像卡爾,要一些已經計算完全的恒星連接碼。
卡爾非常爽快,直接了10萬連接碼,而且還說如果需要可以繼續。
對此,丁進決定虛空質如果有多的,可以送卡爾一些。
“能量充足~第一次轟擊開始~”
隻見一道明亮的光柱,從飛船出發,拐著彎兒,向著黑洞內層而去。
這是黑洞引力偏轉的光線,如果不是能量層級足夠高,這些光能可能就會被黑洞引力崩解。
攻擊的位置也不是隨機選的,而是大概率擁有虛空質的區域。
黑洞除了質點,引力空間也並不是完全沒有物質。
還有很多,沒有被質點吸收的物質,圍繞的質點在旋轉。
因為時間被黑洞扭曲,在黑洞引力之外,根本發現不了這種情況。
不過因為探測手段的缺乏,在黑洞視界之中,任何探測信息都會被吸收,根本無法得到準確的信息。
神殿中的投影,也隻是數學模型運算出來的,具體情況依然不是很明了。
在等待半小時之後,黑洞引力範圍之外的探測器,並沒有發現崩解出來的物質。
丁進知道這一次轟擊是失敗了。
一次轟擊,最少得等三天時間進行計算,否則盲目的轟擊隻能是浪費時間。
黑洞中的物質質量很大,可體積卻很小。
為了達到效果,他現在使用的光能轟擊,通過極限操作,也隻有百米粗細的光柱。
在天文尺度的範圍內,用百米粗的光柱,衝擊某一個不確定體積的物質。
這就好比在大海之中撈針,如果沒有精確的計算,那幾乎是不可能。
對此丁進也隻能感慨,卡爾的運氣之好。
如果不是看過原劇情,更是從卡爾這裡獲得了虛空質的資料,他根本無法想象在黑洞裡麵轟擊,提取物質。
並不是他認為黑洞裡沒有物質,而是他不認為他有破壞裡麵物質的能力。
事實也確實如此,能提取的也就是,黑洞引力內層的,沒有完全融合的物質。
至於核心的質點,根本沒能力破壞它。
三天時間很快過去,無儘的能量彙聚,又是一道光柱,向著某一區域轟擊而去。
可是依然沒有收獲。
如此這般進行了13次,丁進都開始懷疑,卡爾手中的虛空質到底是不是在黑洞中轟出來的。
不過丁進依然耐的性子慢慢的進行著,一次次轟擊。
他也清楚,科學實驗並不是一蹴而就,也許千百次實驗,才會得出一個不算正確的結果,甚至是科研陷阱。
不過,畢竟有成功的案例,在他也並不心急,時間他有的是。
丁進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煩躁壓下吩咐道
“開始第14次轟擊,攻擊方位xxxxx,這次加大10的能量,開始吧!”
稍微粗了一圈的能量柱,從金字塔的頂尖飛射而出,龐大的能量威壓,出了光柱範圍,就消失的一乾二淨。
如果外界能夠肉眼觀察的話,能量光柱飛出不到100k,就已經完全看不見了。
但是在數學模型模擬的投影上,一道光柱畫出一道巨大的弧形,直直穿入黑洞內層,最後在靠近質點的範圍畫出了一個個的圈。
半小時之後依然沒有任何發現,丁進呼出一口氣,準備繼續運算時。
忽然感覺飛船輕輕一震。
飛船內部開始報警,紅光閃爍。
一般情況下,飛船是不會報警的,輕微損傷都能自行修複。
但現在畢竟是在黑洞之中,丁進已經開啟了飛船最高警戒。
“飛船底角受損~被某種物質一穿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