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也對‘我們自身就代表包含所有維度。’這句話點頭讚同。
在他的了解中,其他宇宙身為之後,都會產生一些變化,甚至有的變得就根本不像人。
對此,他覺得有點舍本逐末,感覺像是走了捷徑,不過科學不就是為了走捷徑嗎?
他也覺得,應該還是技術不達標的原因。
因為得到艾拉·西索認同,丁進也有這位導師關係親近很多,時常聯係。
他對於空間的領悟也水漲船高,經過長時間的蘊養,他已經可以使用第二個領域,不需要能量領域來模擬。
這讓他在虛擬宇宙中的戰鬥,手段更加多樣快捷,戰力有了極大的提升。
可是他也遇到一個難題,他能使用兩種領域,都達到了領域巔峰,可遲遲無法得到宇宙的承認,領悟規則。
這讓他有點摸不著頭腦,可修煉本來就是比較私密的事情,自然也不能拿出來與人討論。
他也隻能自己研究,時常旁敲側擊谘詢艾拉·西索。
不過收獲寥寥,這讓他有點泄氣。
他時常在想,如果他有一位強者師傅,能給他引路就好了。
或者他能早穿越過來一段時間,獲得巴巴塔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隻可惜沒有如果。
不過東邊不亮西邊亮,領悟規則雖然受挫,可是通過艾拉·西索他對暗宇宙有了足夠的了解。
暗宇宙中,充斥著暗能量與空間能量,這些能量有序中又帶著混亂和狂暴。
人類目前所使用的大部分能源,都從其中提取。
科學界一直在研究,這沒什麼好說的。
可是對於暗宇宙中的光點,依然讓科學界著迷。
也許人類高層都知道那是什麼,可這些知識卻是不朽之下的凡人們孜孜追求的。
暗宇宙任何物質,都保持相對距離與速度。
幾乎沒有相交的可能性,這也導致沒有任何人知道那些光點是何物。
有人說那是現實宇宙物質的投影,並不是真實的物質。
也有人說那是暗能量和空間能量富集,所產生的變化。
還有更不靠譜的說法,比如那是某種生物,或者是生命意識在這裡的映射等等。
直到艾拉·西索參加的一次實驗,證實了按宇宙中的這些光點,就是物質。
這是一次提取實驗,他們測算了大量的宇宙坐標,直到找到最靠近某一個光點的坐標,用飛船向著光點保持勻速。
他們與光點的相對距離最近時,目測不到百公裡。
可按宇宙的方位,距離,時間等尺度,根本不能這麼算。
當然也有人說你直接往前飛,不就飛過頭了嘛!
其實非常以光點保持相對距離時,是做圓周運動的。
也就是說在原地轉圈兒。
研究組想了無數的方法,依然無法登陸光點。
也是艾拉·西索想出一個特彆的方法,在大量外界資源的支持下,才從這些光點上提取到一絲絲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