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公元1215年公元1294年,蒙古國第五位大汗,元朝開國皇帝】
“嗯?”
聽到開國皇帝四個字,始皇跟劉邦對視了一眼。
【公元1251年6月,忽必烈的長兄蒙哥成為大汗】
【蒙哥即位不久後,便讓忽必烈負責總領漠南漢地軍事,駐紮在金蓮川】
【到達金蓮後,忽必烈在延請四方文學之士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號稱“金蓮川幕府”的謀臣侍從集團】
【金蓮川幕府的形成,是忽必烈主動吸收漢法,並與中原士大夫實行政治聯合的良好開端,在一定程度上也密切了忽必烈和漢地世侯的聯係】
【為以後元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不久後,蒙哥讓忽必烈替自己執掌漠南軍政大權,以對付窩闊台係、察合台係諸王】
【但為了兄弟之間不出現嫌隙,忽必烈僅領了軍權,沒有受領政務大權】
【在負責漠南期間,忽必烈借此機會在陝甘一帶留下了體恤百姓疾苦和秉公不徇私的美名】
【公元1252年,南宋攻入河南一帶,忽必烈因而請求蒙哥在河南設經略司,蒙哥同意】
【6月,忽必烈奉命率軍出征大理國】
【12月,大軍渡過黃河】
【公元1253年,蒙哥分賞諸王,允許忽必烈在汴梁、京兆一代選取一地,忽必烈選擇了京兆】
【8月,忽必烈率大軍抵達臨洮。9月,抵達忒剌】
【12月,忽必烈率大軍包圍了大理城】
【大理皇帝段興智和權臣高泰祥在戰敗後,率眾逃跑】
【後來,忽必烈命也古領兵追擊大理殘部,也古在姚州擒殺高泰祥】
【公元1254年,忽必烈班師北還,兀良合台戍守雲南】
【同年秋,段興智投降,大理滅亡】
【公元1256年,蒙哥特意為忽必烈增封懷慶路孟州,使得忽必烈成為當時獲得漢地食邑封戶最多的宗王】
【在封地中,忽必烈任用部分中原士大夫,興立屯田,興複吏治,恢複農業,建立學校】
【忽必烈運用漢法的成功治理,使其進一步取得北方漢族地主階級的擁護】
【忽必烈在轄地實行“新政”,很得中原人心,但不免侵害了慣於肆意征索的貴族們的利益。一些貴族、大臣們又不斷進讒,使蒙哥與忽必烈之間在漢地政策和權益上的矛盾日深,最終爆發】
【公元1257年,蒙哥命阿藍答兒在關中設鉤考局,查核京兆、河南財賦】
【阿藍答兒羅織一百餘條罪狀,旨在除滅忽必烈所信用的官員,削弱他的勢力】
【忽必烈采用姚樞建議,將家人送往和林,作為人質,並且自己也親自去覲見蒙哥】
【對此,蒙哥心下大定,停止鉤考,但仍然在忽必烈封地設置各種管轄部門,迫使忽必烈交出了河南、陝西、邢州的權力】
【公元1258年,蒙哥帥軍伐宋,蒙哥授命忽必烈代總東路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