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徐根寶還是很清楚的,“爹娘都在,當個孩子多愜意!”
一旦自己想通了,徐根寶心裡便再也沒有了什麼負擔,還記得安慰著自己“小日子照常一天天過著,每天有點兒“詩和遠方”的也挺好。
這個年代,學校平時給學生留的作業沒那麼多,估計也與家家戶戶耗不起太多的燈油多多少少有些關係。
那年頭,除了村支部的大喇叭,哪有什麼電燈電話,這些離著勺子村還有十萬八千裡呢。
作業隨不多,是留給不會的孩子的。
會做的,早就開始學習新的了。
可不管怎麼說,那時的孩子們還是有著比較充裕的玩樂的時間。
雖說不可能像城裡有各種遊樂場之類的地方,也沒什麼可玩的,可是天性使然,孩子們依
然能夠找到讓他們樂此不疲的玩樂方式。
徐根寶偶爾也會參與到跑大圈、丟草包、跳大繩、跳皮筋等也參與下。
更多的時候,他更喜歡一些益智類的遊戲,另外就是雕刻木偶玩具,亂塗亂畫。
每天村外的鍛煉也是一次沒有落下。
放學回家,三哥徐根澤照常都會輔導弟弟妹妹讀書認字,更是教他們如何使用新華字典。
其實主要是洛兒學的更多些,徐根寶主要是擺出個伴童的姿態罷了。
這個姿態很重要,而且必須要擺的堂堂正正、光明正大,主要是為了讓人相信他正在發生著本質的變化。
更重要的是,他在默默的為不久的將來的一鳴驚人而積蓄著更大的能量罷了。
楚莊王不都說了麼“不鳴則已,一鳴必驚人”。
那老子就來個響徹的冬雷陣陣吧!
小妹洛兒,則是徹底的體現出她超強的學習天賦——短短一個月,居然熟練掌握了三千餘個漢字。
關鍵是她還能靈活運用,基本上借助新華字典就可以看書念報了。
神童就在身邊,徐根寶與有榮焉,當然更不敢懈怠了。
於是,兄妹二人便把哥哥姐姐們留在家裡的所有相關書籍,通通找了出來沒事就看,兄妹二人的目的卻有不同。
洛兒可是完全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不能自拔,學霸學癡的典型代表。
徐根寶兩世為人,這些對他而言當然都已是小兒科了,裝逼,才是他的唯一目的。
這個年代,書籍本就匱乏,更彆說像勺子村這種偏遠山區了。
恰好因為多了徐德江徐大校長這層關係,徐德寶兄妹二人,可是沒少從這位校長三叔那裡搜集各種所能看到的書籍。
起初,徐德江根本不會借給他們,兩個小屁孩才上一年級,怎麼可能讀得懂這些大人或高年級讀的書呢,簡直就是充大尾巴狼。
可漸漸的他發現,兩個侄子侄女並不是裝模作樣,可能是真的在讀,而且還能把看的書講出個一二三來。
於是乎,徐大校長愛心大發,也便對他們開了小灶,漸漸的對他兄妹倆完全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