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小丫鬟!
都說慧紋好,不過因她是閨閣千金,精通書畫,偶繡一兩件,折枝花卉配以詩詞,非市賣之物,一乾濃豔匠工遠遠不及,故此逝世後其繡品便成無價之寶,但論及繡圖之布局、字跡之秀逸、針腳之無痕,慧紋未必及得上琳琅術業有專攻。
琳琅的繡工源自蘇繡,融合顧繡,和各家所長,曆經中華民族無數代的心血積累,是上千年前輩們智慧的沉澱,繡出來的圖案已經不是物事,而是一種藝術。
但是,若真和皇家王府禦用繡娘相比,琳琅卻又不及他們了,所能倚仗的乃是書畫。
北靜王妃笑道“這樣精巧的東西,主子娘娘必定喜歡,我竟有些舍不得了!”
水清笑道“主子娘娘喜歡,我們的心就儘到了。”
隨後北靜王妃打發工匠將繡圖鑲在架子上,大管家看了一眼後,嘖嘖稱歎,道“這樣好的繡品在外頭便是三四千兩都買不到,雖非名家所繡,然加上這樣的架子,放在千秋節禮上十分體麵。前兒個遇到東平王府從江南采買的繡件兒還不及這個呢,倒花了三千多兩。”
北靜王妃聽了笑道“千金難買心頭好,那些繡娘繡出來的未免有些俗氣了。”
水清道“須得重賞琳琅才是。王妃不知,年初她來的時候,知道我將那三盆花兒都送宮裡去了,竟費了大半個月給我編了兩個極精致的牡丹花球,兩個筆筒倒讓溶兒討了去!”
北靜王妃點頭感歎,問道“你看著怎麼賞她?須得比去年厚一些兒。”
水清想了想,道“難為琳琅忙活□□個月,竟瘦得幾乎脫了形,可見這樣的精巧東西著實費心血,怪道她不愛張揚。依我看,就賞她兩匹宮緞、兩匹宮綢、兩匹絹、兩匹綾、兩個荷包,荷包裡各裝兩塊寸金,聽雪說她還識字,再賞她一套文房四寶,王妃看可使得?”
北靜王妃道“再添一副外頭孝敬我的金頭麵,原不是咱們家的丫頭,自然要重賞。讓她在府裡多頑幾日,養好了身子回去。府裡丫頭做四季衣裳的時候可給她做了?”
水清笑道“春季、夏季和秋季的衣裳各給她做了兩套,月錢按一兩的例。”
北靜王妃讚道“正該如此。打發她回去的時候,給榮國府老太太、太太備上一份謝禮,彼此是世交,倒不用十分客套,送些應景的瓜果點心布匹紗羅盆景便可。待年底他們家大哥兒成親,賀禮加厚一分。”
水清含笑應下,心中了然。
因此,琳琅養好身子,回去的時候已經進了十一月。
彼時千秋節已過,因北靜王府進獻的群仙賀壽大插屏十分出彩,皇後甚喜,事後賞了繡圖者兩匹宮緞,兩個荷包並金銀錁子、點心等物,北靜王妃一並給了琳琅。
琳琅這一回亦是滿載而歸,賈母和王夫人都忙著初六賈珠成親的事情,也不在意。
紅杏拿了九吊錢進來,笑道“你不在,月錢我給你領了,拿去。你這一去就是九個多月,回來可巧趕上珠大爺娶親,竟長高了好些,怕是府裡做的衣裳不合身了!”
琳琅奇道“珠大爺從江南回來了?”
紅杏道“九月間就回來了,還帶了一件好消息。”
琳琅疑惑地看著她,莫非是林妹妹家的好事?算算時間,林妹妹確實該有一個弟弟了。
果然聽紅杏笑道“姑太太好容易又有了身子,都說是個哥兒,年底就該生了。九月間珠大爺回來,老太太喜得合不攏嘴,當即打發人去送催生禮,年後大約就該有消息了。”
琳琅聞言,笑道“阿彌陀佛,隻盼著姑太太母子平安!”
林妹妹之悲,先失弟,後喪母,再亡父,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寄人籬下,無依無靠,但凡有一個親人活著,林妹妹便不致於生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感慨。
若有一依靠,林妹妹便不會悲苦如斯。
但願林家哥兒能熬過三歲之劫。
當然,這些想法琳琅卻是不會說出口的。
紅杏點頭道“姑太太盼了十幾年,老太太為此一連吃齋好些時候呢!你不在這時節,咱們房中添了個環哥兒,那位已升了姨娘,可彆叫錯了!老太太身邊多了一位四姑娘惜春,可憐四姑娘才落了草,東府太太就沒了,東府老爺竟出家修道去了!”
琳琅一怔,不禁麵露淒然,歎道“都是苦命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