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小丫鬟!
彼時蔣玉菡剛剛離去,收拾東西好次日啟程。
林如海略有閒暇,見到女兒搖搖而至,不覺暗暗歎息,一晃眼,女兒已經長大了,不等她開口,便將賈母給自己的書信與她看,無非是提到進京、聯姻二事。
黛玉看完,蹙眉道“外祖母信中說日思夜念,叫我進京呢!爹爹可依從?”
林如海笑道“依從什麼?你莫忘了,咱們姓林,榮國府的熱鬨,有賈家自己人即可。你是外人,哪裡圖什麼娘娘召見?為父想,所謂召見,無非相看二字罷了。”
黛玉不禁想起楊若之語,立即麵紅耳赤,嗔道“爹爹跟我說這些做什麼!”
林如海原不似俗人一般奉承世俗,歎道“你大表姐如今做了娘娘,說話便是諭旨,在榮國府分量十足,你外祖母叫你進京等候宣召,未嘗不是想叫賢德妃相看拿主意,一旦賢德妃定下你,誰也不得違抗,我也難能。你莫忘記,你外祖母雖屬意於你,可寶玉的父母到底更親些,你二舅母更喜薛家姑娘呢!那薛家姑娘,也必定是會等著被召見。”
黛玉撇了撇嘴,道“那是自然,我聽說,他們住在榮國府東北上的一處幽靜院所還沒搬走呢!既然在榮國府裡,大姐姐自然是要召見的。幸而我不在,什麼時候,倒叫她拿主意了?當爹爹是什麼?要以君壓臣不成?我可不去他們家!我隻聽爹爹的。”
林如海聽得心胸大暢,越發憐愛女兒不儘,笑道“也虧得有你乾媽教導你規矩禮節交際應酬,不然你外祖母更有借口接你進京了。”
黛玉低頭想了想,道“乾媽教我的東西,外祖母家卻從未教過姐妹們呢!”
說到這裡,心下不禁暗暗為三春擔憂。
林如海卻十分後悔當初送黛玉去榮國府,本來隻道賈母憐女而稍及黛玉、林朗,必定極為儘心,誰料竟不儘然,後來他在接到賈母提親書信後,私下打發人去探聽,林如海手底下自然有人,且賈敏的幾家心腹陪房也都在林家落地生根,另有親戚在榮國府,打聽得倒也清楚,林如海才知道便是黛玉之先的張嬤嬤,也不是賈母一開始便給黛玉預備的。
這也是林如海為什麼對蔣玉菡另眼相看的緣故。
皆因林如海詳加打探後知道,琳琅在其中出了不小的力氣,也幸虧王夫人不大喜歡黛玉,否則黛玉若住在碧紗櫥裡的話,其名聲便在榮國府消失殆儘了。
想到賈母信中仍不離黛玉進京並聯姻之意,又恐日後果然倚仗元春之勢強行提親,林如海思量半夜,次日送走蔣玉菡後便下拜帖去楊家給楊總督。
楊林兩家本就是世交,如今黛玉又是楊家的乾女兒,越發親厚,況且林如海的官職又在楊總督之下,雖說政務上楊總督管不到他頭上,到底他是兩江總督,而自己是一省巡撫。
楊總督忙完,回了帖子,見麵時問道“世弟此來何故?”
寒暄過後,林如海開門見山地道“自然是要勞煩世兄世嫂,給我玉兒相看個好人家。”
楊總督一聽便笑道“我就說,你怎麼能不急?這不就上門來找我了。隻是,玉兒那般的人品才貌,一般人哪裡配得上?竟是要好生相看幾家才是。”
林如海道“如此便拜托世兄世嫂了。”
楊總督素來與林如海交好,且黛玉又是他的乾女兒,自然儘心,道“這一二年來,上門提親的沒有十家,也有八家,就沒有你中意的?”
林如海淡淡一笑,道“總要挑個最適合玉兒的,也不必太富貴。玉兒天性風雅,也不是工於心計的人,雖通世故,卻不屑於此,倒更喜吟詩作畫,我隻想給她尋個清清靜靜之所,公婆厚道之家,且那孩子不但才學要好,也要人品純良,善待玉兒,且能為玉兒之依靠。”
楊總督笑道“聽聽,你還有這許多條件!不過,你就不想著為朗哥兒鋪路?”
林如海一怔,隨即嗬嗬一笑,道“雖說玉兒聯姻大戶人家對朗兒自有好處,但是男兒在世,靠的是真本事,豈能單靠聯姻便能成才?況且便是聯姻,也未必隻好不壞,倘若家族風氣不好,子孫無能,縱是世家出身,也誤了我的玉兒,連累了我的朗兒。”
楊總督一想也是,讚歎了幾句,道“既然你有此心,我倒有個極好的人選。”
林如海沒料到他立即就有了人選,忙問是誰。
楊總督呷了一口茶,道“我泰山老大人的嫡幼孫莊秀,也就是我大舅子的嫡幼子,上頭有四個哥哥,兩個姐姐,年方十三,自小生得聰明伶俐,卻並不嬌氣,皆由老泰山撫養長大,去年來過一趟,你也見過,還誇他雛鳳清於老鳳聲,前途不可限量呢!他不但讀書,也曾習武,如今已經中了秀才,雖沒資格承繼祖宗基業,卻也能靠一己之力晉身立業。”
林如海不禁回想起那名豐神如玉的少年,確實少見,也知道莊家世代讀書清流,有一門六翰林的美譽,隻是到底要打探得明白,方能應承,況且自己也不能一廂情願,便道“此等人才,說不定早已定了親事。”
楊總督哈哈一笑,道“這孩子古怪著呢,自小便立誓要尋個誌同道合的知己,故此至今尚未定親。最妙的是莊家世代書香,三十無子方可納妾,若有子承繼宗祧,便不得二色貪淫,以免殃及自身,雖說莊家並不是十分富貴,子孫既多,分的家業越發少了,但因乃清流之首,故此是許多千金小姐願意嫁過去的好去處。”
林如海雖也有幾房姬妾,但到了自家女兒身上,作為老泰山,自然不願女婿辜負女兒另納姬妾,聞言便有些意動,道“婚乃合兩姓之好,總得兩廂情願。況且,莊家再好,也不沒有女家上趕著男家的道理。”
楊總督一怔,隨即道“你還是這麼一副書生脾氣!隻需你放出消息說要為玉兒擇婿,不知道得有多少人家上門求呢!”
林如海點頭道“就這麼著罷,消息立時便先放出去,等來提親時,我再瞧瞧哪家好。”
楊總督隻得答應了,隨即問道“怎麼這麼急?”
林如海臉色不虞,淡淡地道“先發製人罷了。你也知道,玉兒的外祖母心心念念想親上加親,偏他們家出了個娘娘,若公門侯府果然以勢壓人,他們家娘娘占了個君的名頭,縱然沒那資格,卻不好不給三分麵子,畢竟還是我老嶽丈家呢!”
楊總督恍然大悟,道“可惜竟委屈了咱們的玉兒。我曉得,你放心。”
林如海素知楊總督為人本事,再三謝過,告辭而去。
送走林如海,可巧又有人來拜會,楊總督忙去接見,待得送走,已是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