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級大反派!
朱無視看著劉伯溫的反應也是有點羞愧了,但是他也憨屈,夜風太氣人了,那說出來的話真是叔可忍嬸不能忍啊!
“為什麼會這樣以騎兵的速度,咱們大營到那邊要不了太久,即使偷襲不成,敵人來追擊,在路上損失個幾百已是極限,怎麼會有這麼大損失”劉伯溫感覺頭痛。
“齊王啊,白天一戰咱們就已經損失一萬多戰馬了,對方隻要配置好騎兵,在騎兵上麵就比我們有很大優勢了,現在再折損這麼多,這比例不是要拉得更大嗎”
劉伯溫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麵,他已經能預計到,這仗要是再讓朱無視胡鬨下去,他就該沒臉去見朱元璋了。
話說回來,朱元璋自是知道朱無視不會打仗的,可為什麼要派他來呢
出於關心。
說到底這世界的朱無視也是朱元璋比較喜歡的一個兒子,雖然沒準備將皇位傳給朱無視,但是也不想自己死後朱無視過得大慘,然而大明的規矩是以功績分封,於是朱元璋就讓他帶兵。
這次多國聯合進軍大隋,大隋首尾難顧,還有淩雲窟事件掩護軍隊進軍,更安排首席謀主劉伯溫輔佐,就是為了送朱無視一個建立功績的機會,繼而順理成章的分封給他一片封地,安樂一生。
朱元璋的用心劉伯溫是清楚的,一路上他也是儘心儘力,可他沒有想到,朱無視在政治場上那份心智,到了戰場是半點沒帶過來。
本來足夠聽話,以劉伯溫的謀略也沒什麼,可朱無視連完全聽話都做不到。
這一仗若是與徐達藍玉乃至是常遇春合作,都早早到了霸關,而且是無損地到霸關。
因為徐達藍玉常遇春不會進入淩雲窟浪費時間,更不會在事後圍攻夜風,沒有淩雲窟的損失,同時時間點也錯開了,瀝滘山的損失也不會有,更不會有這次夜襲。
到了霸關,要麵對的也僅僅是五萬霸關精銳和六萬內城垃圾軍,以他的計謀加二十萬大軍數量的優勢,拿下霸關最後的折損隻怕都沒有現在多。
按照朱無視這樣胡鬨下去,大軍最後隻怕會敗得極為的慘烈,他也沒臉去見朱元璋了
劉伯溫思索至此,痛心疾首867地道:“齊王啊,你為什麼就不能聽我的勸呢”
劉伯溫傷心,朱無視更是氣憤,夜風已經給他氣受了,現在還要遭受劉伯溫的嘮叨,可他還是忍著!
“齊王,從現在開始,你我交接一下,以後大軍完全按照我的指揮行事。”劉伯溫最終隻能想到這個了。
朱無視終於是忍無可忍了,一路上他真是受夠了,雖說劉伯溫是非常受朱元璋重視的大臣,可他終究是皇子!他也有他的底線,有他的尊嚴。
這劉伯溫現在還想奪他兵權
“劉大人,這軍隊是父皇指派給我的,你隻是指導,我才是指揮,你現在說這話,往輕了說是僭越!往重了說則是篡權!”
朱無視這話,不僅稱呼變了,話也很重,一頂纂權的大帽子就給劉伯溫蓋了下來。
說完,朱無視也不等劉伯溫多言,一甩袍袖走了出去,看這模樣真是拉風極了。
而劉伯溫則又是一屁股坐了下去,隻能一個勁地歎氣,因為他知道,到這一步,這大軍差不多是完了。
要說兩人鬨掰,也算是夜風有意引導,把劉伯溫趕走才好行事。
中軍帳中,劉伯溫奮筆疾書,寫下了三張東西,而後放入三個錦囊當中。
到了現在,他已經知道,自己留在這裡不僅勸不了朱無視,反而會因為兩人現在的關係,產生逆反效果。
倒不如留下錦囊離去,沒有自己在場,朱無視沒有了依靠,反而會冷靜一點,能按照自己留下的計劃行事,也未必會輸。
寫好了這些,劉伯溫走到了朱無視的住處,段天涯正好剛出來。“軍師,還有什麼事情嗎義父現在正在氣頭上。”
“那我就不進去了,你幫我將這三個錦囊將給齊王,在我離開後打開第一個,到達霸關打開第二個,第三個你拿著,情勢危機再交給齊王。”
將這三個錦囊交給了段天涯,劉伯溫轉身,不由喃喃道:“希望第三個用不上吧。”
落下這話,劉伯溫也回到了自己的營帳,帶著親信,連夜離開了軍營。
作為謀主,都是很懂得自保的,白天走,他很可能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