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岡英樹在史書上尋找到答案後,立即便召開了內閣會議,並以全票姿態通過表決。
隨後的半個月時間裡,大量島國底層失業工人被送往巴西,建設新的大日帝國。
《大基建計劃》不僅可以提供大量就業崗位,還能為島國開辟出新的國土。
要知道,島國可不是白買巴西土地的,他們內部其實一直都有《移民計劃》。
因為溫室效應,南北極冰川融化的原故,海平麵其實每年都有一定的上升幅度。
根據江浙省著名海洋地質學家李默研究發現,海洋每年會上升大約263毫米。
263毫米漲幅看似很小,但小數是經不起累計的。
就好比1毛錢硬幣,按照現在的物價,哪怕掉了都懶得彎腰撿,因為購買力實在太低,可要是13億民眾集體給你1毛錢硬幣呢?
13億枚1毛錢硬幣,那可就是足足13億元,足以讓一個普通人瞬間跨越階級。
也正因為海平麵每年都在上升,環保概念和低碳概念才會越來越被重視。
而島國自己的海洋地質學家也做了分析,不同於江浙省的263毫米,島國的海平麵上升幅度是每年6444厘米。
共用一個海洋,為什麼兩者海平麵上升數據差距這麼大?
很簡單,因為島國處於地震帶,它不僅要麵臨海平麵上升,還要應對地殼運動帶來的下降。
熟讀地理的都知道,地震其實是一種地殼運動。
而地震大致來說就是,地下的岩層在受到力的作用時會發生變形,當受到的力大到岩層不能承受時,就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這種岩層破裂所產生的震動傳到地表,引起地表的震動,就形成了地震。
地震發生時,地震波在地殼中傳播,對岩層產生強大的衝擊力,使岩層發生形變、破裂甚至位移,從而就會導致地麵下沉。
總結來說就是,頻繁的地震會讓島國本土下沉,而溫室效應又會讓海平麵上升,這就是為什麼島國迫切需要“搬家”的原因。
……
島國民眾的大量移民,外加《大基建計劃》的推行,讓許多巴西民眾感到焦慮。
為什麼會焦慮?
看巴勒斯坦就知道了。
曾經一船的猶太難民,現在發展成近千萬人口,還把好心接納他們的巴勒斯坦人趕到了最貧瘠的地區,自己獨享肥沃地帶。
曆史周期率無法違背,也沒辦法對抗,現代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在史書找到例子。
以色列給巴勒斯坦上的這課,也讓世界各國都不願意接收難民,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些難民最後會不會鳩占鵲巢。
一場海灣戰爭,米國打醒了全世界,奠定了現代戰爭模式。
一船猶太難民,它同樣驚醒了全世界,讓所有國家對於難民都持警惕態度。
而在tit巴西專屬分區,有大量博主都提了“島國移民”和大基建,引起了無數人討論。
[山姆·貝克爾]“這是我今年聽見最糟糕的消息,島國民眾集體移民到我們國家,不會想要效仿以色列海外建國吧?”
[奧古斯都·布朗]“還彆說,真有可能會海外建國,它們原本的國土太貧瘠了。”
[澤維爾·馬丁]“必須要抵製他們再移民,不然巴勒斯坦的下場就是我們未來的遭遇!”
評論清一色,都是抵製。
沒有一個民族希望有外來民族進入自家國土,哪怕國土已經賣掉,但普通民眾可不管這些,他們可不希望成為下一個巴勒斯坦。
在無數巴西博主發視頻,號召民眾抵製移民下,《島國大批移民》詞條登上了tit的全球熱搜榜榜單。
tit因為是麵對全球國家,它做了數個分類頁麵。
首頁是全球熱門視頻,右劃則是地區熱門視頻,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地區,內容也比較區域化。
排行榜單同理,有巴西榜單,有島國榜單,有德國等等榜單,但含金量最高的還是全球榜單。
全球熱搜榜單代表了全球使用tit的網民,他們集體正在關注的一件事情。
《島國大批移民》的詞條,讓全球網民都在猜想,巴西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巴勒斯坦。
而在無數巴西網民聲討評論中,不少島國移民,還有島國本土網民都發表了抗議評論。
[古川健太]“我們和以色列可不同,他們是拿著聖經侵占土地,而我們是用真金白銀買的,這就是我們的領土!”
[進藤浩二]“不要把購買和侵占混為一談,你們國家收了我們的錢,這就已經不是巴西的土地,而是我們大日帝國的!”
[竹內正弘]“猶太是侵占,我們是購買,請停止無端的指責和謾罵,因為這裡就是聯合國承認的大日帝國領土!”
隨著島國網友的據理力爭,不少被帶節奏的巴西網友開始轉移目標,質問自家的高層為什麼要出售國家土地。
然而,沒有人回複他們。
買賣國土,這聽起來不靠譜,但其實是合法合規的。
比如說米國的阿拉斯加,這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塊飛地,曾經是毛熊的領土。
由於克裡米亞戰爭的失敗,導致毛熊國庫虧空,無法再給阿拉斯加提供建設資金支持。
又因為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接壤,當時加拿大到處都是不列顛王國的殖民勢力,毛熊無力再戰,隻能選擇把阿拉斯加出售,免得最後“地財兩空”。
也正因為種種因素疊加,米國最終買下了阿拉斯加,這也開啟了國土買賣的大門。
全球不明真相的網友看見島國民眾的反駁評論,頓時選擇繼續觀望,因為目前看來,好像人家確實可以合法移民,因為巴西已經把土地賣給了島國。
島國的大批移民,以及《基建計劃》的實施,讓身處龍國帝都的王山都忍不住讚歎。
“以工代賑,提供大量底層就業崗位,島國還是不能小看啊,他們決策層還是具有前瞻性的。”
“估計還是那幾個老家夥吧,提前十幾年把退路想好了。”王山身旁的乾瘦老人平靜回應。
從島國買下第一塊巴西土地開始,他就隱約猜到島國未來要乾什麼。
現在的島國本土不僅資源匱乏,還臨近龍國,發展空間相當有限,如果想要經濟更進一步,隻能尋求其他安全地區。
對於國家決策層來說,他們不僅需要解決眼前困境,還要做到布局未來幾十年。
如果一個人隻能看見現在,無法預測未來走勢,那他就不適合做宏觀層麵的決策層。
“陳星那小子算是白折騰了,還想著利用失業人口逼對方就範,沒想到島國還有一招。”
乾瘦老人又沉聲說道。
他們都以為一步之遙了,卻沒想到島國還有後手,直接用巴西國土開發來安置失業人口。
失業人口解決了,保底就業崗位提供了,陳星拆解豐田集團的影響會無限降低。
這就好比龍國的大基建,它一共分為了兩次。
第一次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全國性建設高速公路,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第二次是2008年次貸危機,為了拉動就業和經濟,高鐵、機場和地鐵成了這次的主角。
兩次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以及底層人口就業難的問題,都被大基建完美解決。
島國這次的大基建,同樣可以為豐田集團失業工人提供大量保底就業崗位,並且還能推動島國未來的移民計劃,一舉兩得。
王山微微頷首,表示認同的同時開口道“大基建隻能暫緩失業人口,接下來島國還需要尋找替換掉汽車製造業的保底行業,我認為它們隻是垂死掙紮。”
“除非氫能源汽車問世,不然我們始終壓一頭。”
乾瘦老人接話。
“氫能源領先一步的豐田集團已經被陳星拿下,我倒不覺得他們還要一意孤行。”
王山停頓了半秒,又繼續說道“他們可能會探索新領域,做為經濟支柱行業。”
“你覺得哪個領域最有可能?”
乾瘦老人詢問。
王山在思索了數秒,給出了他的答案道“教育、醫療,甚至有可能是金融。”
“那不是米國…”
乾瘦老人還沒說完,王山便無情打斷道“米國大勢已去,現在它的地基太鬆散了,而且我能明顯感覺到,它們要重新發展基礎工業,彌補全球化帶來的落後。”
1991年前毛熊解體,米國就擁有了絕對話語權。
它搞出來的全球化貿易,本意是想全球國家給它打工,讓米國成為“天朝上國”。
起初也確實做到了,勞動力充足的國家為它們提供了大量廉價商品,土地資源豐富的國家為它們提供了低價礦產資源,至於歐洲的發達國家,它們的資金則是為米國建設了全球獨一無二的金融貿易體係。
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米國可以說吃儘全球。
但龍國有個成語,叫樂不思蜀。
什麼意思?
米國享受全球化帶來的好處,潛在危機被蓬勃發展的經濟所掩蓋,它們壓根就沒察覺到底層工人集體失業,會給米國的基礎工業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就拿基建來說,以前米國就是世界權威。
現在呢?
龍國基建隊世界第一!
再比如說高精尖設備,德國和島國遙遙領先於米國,並且甩開的距離越來越遠。
全球化確實可以讓米國享受到全球資源,但這是有代價的,那就是其他國家逐漸建立起技術壁壘,而米國卻渾然不知,還沉浸在“假繁榮”的喜悅中。
這其實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米**事實力會不增反減的原因,因為他們工業基礎變差了,軍工領域突破需要強大的工業支撐。
一句話概括就是,米**工還在吃老本。
乾瘦老人聽聞王山說米國要重新發展基礎工業,眼神閃過抹忌憚道“那我們可得加緊步伐,可不能再讓他們領先幾十年。”
“研發費用已經提高50%,現在就是與時間賽跑。”
王山已經聽天由命。
他們都不希望米國重啟工業,因為曾經工業強大的米國,它們造出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b2轟炸機、f22猛禽戰鬥機,以及各類海上軍艦和航母,讓全世界都看不見任何贏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