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城禦龍灣豪庭到深城龍興集團阪田基地,總路程是170公裡,因為趕時間的原故,陳星讓葉英傑手動駕駛車輛。
在“x博士”的邏輯數據庫,它並沒有趕時間選項。
因為趕時間就意味著可能要超速,而根據權威媒體統計,90%的車禍都和超速有關,陳星可不想看見自家的領航001汽車四處飆車,還是自動駕駛的飆車。
當然了。
最關鍵的是要擔責。
無人自動駕駛是由龍興集團提供技術支持,要是提供“無人飆車”選項,是需要承擔責任的。
國家審核部門也不會允許,無人化飆車的出現。
種種因素下,x博士的底層邏輯是確保乘客安全抵達目的地,安全是首位。
但今天,陳星有點等不及了,他迫切回到深城查看超導材料。
葉英傑得到了陳星授權後,也發揮了他成熟的車技,雖然存在超速行為,但卻沒有抵達20%的違法線,哪怕攔下也不扣分和罰款。
原本需要開兩小時的路程,快了十五分鐘抵達。
當車輛駛入龍興集團阪田基地,並在停車場停穩,陳星立即打開下車,直奔辦公大廈。
“總裁。”
“總裁。”
走進辦公大廈,兩位前台接待小妹立馬起身打招呼。
如果是平時,陳星會點頭禮貌回應,但現在他腦海隻有常溫超導材料,根本沒有聽見她們的打招呼,風風火火直奔電梯間。
“總裁好像有急事的樣子,不會出什麼事了吧?”
“不知道,感覺挺急的。”
“會不會是老婆生了?”
“你家老婆在公司生啊?”
兩位前台小妹重新坐下,磕著瓜子閒聊著八卦。
其實不單單是她們,趙思秋和葉英傑也沒看過如此急切,風風火火的陳星。
在他們的印象裡麵,陳星哪怕遇到天大的事情,都不會對外流露出自己內心的情緒,是一個穩如泰山的掌權者。
可今天呢?
他情緒徹底失控了。
亦或者說…
他已經忘記了情緒管理和表情管理。
陳星沒有在意其他人的目光與看法,而是直奔頂層辦公室,因為顧仁已經在等待。
“叮——”
電梯門打開。
陳星加快步伐,穿過長廊,終於來到了自己辦公室門口。
辦公室門沒有關,站在門口就可以看見顧仁正坐在洽談區沙發,手裡緊握著什麼東西。
看見陳星那刻,他神色激動,立即站起身道“成功了,我們成功了,這是劃時代意義的材料。”
“關門再說。”
陳星走進辦公室,關上了門。
當他來到顧仁麵前,也終於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常溫超導材料。
出於好奇,陳星問道“是怎麼發現它的?”
“說起來有點複雜。”顧仁停頓半秒,拿起放置在桌上的研發記錄文件,遞給陳星道“前麵幾十次的超導材料合成,我都參考了國外的一些論文,用已知超導材料進行摻雜,不斷試錯。”
“但結果…”
“隻能說不儘人意。”
顧仁講述時,陳星也翻開了他的記錄文件。
映入眼簾的是十氫化鑭(h10)完整,詳細的整個材料合成過程。
將995%塊狀金屬鑭鋸成屑狀,取適量347g加入到已經乾燥、抽空並充滿氬氣的反應瓶中。
對反應瓶進行加熱至300,然後冷卻至室溫。
抽走氬氣後,通過乾燥注射器加入15毫升的四氫呋喃,再加入0015毫升的四氯化鈦。
在油浴中控製溫度到45保持,同時打開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與此同時,反應瓶通入氫氣,並由恒壓量氣管讀出反應的吸氫量。
待金屬鑭不再吸氫後,表明反應基本完成。
在氬氣保護下,將反應溶液轉移到離心瓶中,並以5000r/in轉速進行離心分離,持續2小時,以分離出反應瓶中的有機相。
隨後倒掉上層清液,用四氫呋喃和四氯化鈦洗滌固相第二次,並進行真空油浴乾燥,持續6小時,得到黑色的十氫化鑭固體粉末。
單單一種超導材料,就讓陳星感覺繁瑣無比,按照這份記錄文件的厚度,這最少記錄著20種不同超導材料的合成流程。
陳星查看文件的時候,顧仁說出了攻克難點。
“我試了十氫化鑭、nbzr铌合金、釔鋇銅氧、鉍鍶鈣銅氧,它們雖然都是特定條件的超導材料,但都沒有更多的改良空間。”
“在翻看了數篇論文,我決定不再用細分材料摻雜改良,而是用比較大類的銅氧化物和鐵基超導體。”
說到這,顧仁眼神越發明亮,隱約還能看見一抹激動。
“確定了大方向後,我將40%一氧化鉛與60%硫酸鉛粉末均勻混合,在725攝氏度的陶瓷坩堝中加熱24小時,產生拉納克礦。”
“再把銅和磷按三比一混合,在真空度為10的負3次方托石英真空管中加熱550攝氏度,持續48小時,得到磷化亞銅。”
“拉納克礦和磷化亞銅混合並密封在石英真空管,在1000攝氏度高溫下,u會取代pb產生的應力傳遞到柱狀結構界麵,形成量子阱結構,最終展露超導特性。”
“經過我的測試,拉納克礦和磷化亞銅混合的超導材料,在-30攝氏度到60度都可以展露出超導特性,這足以滿足日常使用。”
陳星並不是材料學的專家,顧仁講述的過程,他也隻能大概聽懂幾個名詞。
不過!
雖然他聽不懂,但他知道抓重點。
能在-30度到60度展露出超導特性,那這份超導材料就價值就恐怖了,半點不誇張的說,遠遠勝過米國的那幾艘航母。
如果此時陳星向米國提出交換,後者絕對會立即答應,因為常溫超導實在太重要了,是世界公認的核聚變前置條件。
思索了一會後,陳星問出最關心的問題道“常溫超導材料合成難度大嗎?能不能量產化?”
“合成難度非常小,量產不是問題。”顧仁不假思索回應的同時,又講解道“一氧化鉛、硫酸鉛、銅和磷都不是稀缺材料,材料學和醫藥一樣,隻要攻克了合成公式,就很容易批量生產。”
了解過醫藥領域的都知道,藥物之所以貴,不是因為生產它的原材料貴,而是研發成本高。
就拿青黴素舉例,在它沒有被研發出來前,細菌感染每年都會帶走幾十,上百萬條人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很多士兵哪怕隻是被子彈擊中肩膀,手臂等非致命部位,可最終都會因為致命細菌的感染而死亡。
直到1928年青黴素問世,再由米國醫藥公司完成批量生產,才終於減輕的細菌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