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這群人快要到乾架的地步,李安林等人連忙喝止住他們,
程昱說,“你們先彆吵,在哪裡種,我們要去到實地考查過地質合不合適才行,現在先報名簽意願書,”
一說完,眾人爭先恐後地簽意願書,最後,他們打算按遠近去實地考查。
臨平真是一個生態宜居的福地,一望平疇、塘漾棋布,是典型的江南水鄉,
有很多是沙壤土質,也有很多是半粘土半沙壤土質,沙壤土質準備安排種番薯,其它的安排種辣椒和西紅柿,
在考察過程中,程昱終於發現了心心念念的甘蔗,不僅如此,還發現了一個小型糖廠,
這真是太好了!
此時的糖全部都是最原始的紅糖片,白砂糖還沒出現,
程昱決定,要在這裡建一個白砂糖工廠。
白砂糖是通過甘蔗的清潔、濃縮、結晶、分蜜等工藝製成的蔗糖結晶,其中還要加入石灰粉用作澄清蔗汁,其糖度能達到九成多。
聽起來很簡單,但對於一個從未做過的產品來說是非常複雜的,最起碼,很多生產工具都要特製。
幸好,在來之前除了要阿彩把整個工藝流程詳細列出,還早早讓她根據北宋的工藝水平設計出一整套的生產工具,
這些工具如今都帶了過來,隻要找到甘蔗就可以試產了。
他聯係了那家小糖廠,讓他們負責甘蔗的收購與清洗工作,再在其旁邊蓋了一片瓦房,用作砂糖製作,
其實,收購清洗這些工作很簡單,他們自己也能做,但你在人家的地方做糖,利益要捆綁在一起才能做得長久的,
而且,論起與蔗農打交道,哪裡能收到優質甘蔗,肯定是人家最熟悉。
這個小糖廠的老板姓蔡,他做的糖主要是供應仁和縣附近的一些富戶,畢竟有很多人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買糖?
蔡老板如今見到這麼大的一個官竟然要和他合作?條件還挺優厚,他興奮得手腳都不知放哪?
一談好條件,程昱立刻給了訂金,讓他儘快把甘蔗收購過來,有多少收多少,
如今是三月底四月初,甘蔗進入尾造,這位老板第二天天還末亮,就已經帶人手下鄉收甘蔗了。
原料解決了,就是設備安裝的事情,
在知縣李安林的幫忙下,找來了十幾個手巧的工匠安裝好設備,設備裝好,甘蔗到位,開始試產,
試產當天,還按當地習俗用三牲六禮來燒香拜神。
不過,神靈似乎並不保佑,
第一次試產以失敗告終,然後又陸陸續續試產了一個多月,設備修整了一次又一次,甘蔗浪費了一堆又一堆,把所有人心疼得牙疼似的,
畢竟在這個飯都沒多少可吃的環境下,糖可是奢侈品來的,
這樣浪費!
造孽呀!
程昱的壓力也很大,工藝什麼的明明都是嚴格按照流程來做,但偏偏就不行,他有點後悔沒帶阿彩過來,不然也不會連個問的人都沒有。他打算如果全部原料試完還不成功,隻好等回到汴京把她帶過來再一起研究。
但有時成功往往就在不經意之間!
有位工匠無意中修整了一下設備,竟然出乎意料地做出了白花花的砂糖!
眾人嘗著這些來之不易的砂糖都高興得哭了出來!
一件產品的成功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再加上那麼一丁點的好運氣!
這句話阿彩早就和程昱說過,
現在真的挺佩服她,在從未有過先例的情況下,設計出這些符合此時工藝水平的設備,雖然需要因地製宜地改良一下,但最後都能正常使用,這已是很了不起了!
這種能力,需要的是非常大量的專業知識作為鋪墊,
難怪當時在現代,國際化工公司肯花百萬年薪聘用她了!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