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情按照計劃穩步推進,即便前路仍有荊棘,但眾人走的坦蕩。
莫城賑災隨著新知府的抵達,逐漸進入尾聲。
年關將至,太子遞上折子,決定留在此處過年,莫城開始重建後在返京。
不同於莫城的欣欣向榮,京城卻是沒有絲毫的年關將至的歡喜氛圍。
三皇子在前不久被封為元王,不知用何手段,淡出京城圈子的薑家大房嫡女薑瑤,同張家次女張靚同一日抬入王府,為元王側妃。
薑家大房自被薑淮逐出永寧侯府後,再次出現在眾人視線中。
並因著元王姻親的關係,水漲船高。
然,因此前朝堂失儀閉門思過的獨孤衡元,卻更是喜歡張家這個小表妹,不同於之前張家送來的侍妾。
這個張靚同他可謂是自幼相識,又是他親自從舅舅兩個女兒中選出,還算是有幾分喜愛在的。
而在他選好後,尚未婚配的張家長女,張曉被嫁入戶部尚書做繼室。
張家一日嫁兩女的消息很快便傳到的溫幼宜耳中。
彼時她正跟獨孤翊在湘城買好的小院中寫對聯。
聽到張靚入三皇子也就是元王府時,並沒有太大的波瀾,反而覺得,這封王之事好似晚了些
倒是張家大女兒入戶部尚書府的消息,驚的她險些握不住筆。
抬頭望著一臉平靜的獨孤翊,小聲問道。
\”我記得戶部侍郎,好似四十好幾了吧。\”
獨孤翊點頭,\”四十有三,張家小姐是他娶的第三位妻子。\”
\”那前兩位呢?\”溫幼宜好奇。
獨孤翊看了一眼,繼續寫對聯。\”死了。\”
溫幼宜震驚,\”死了!\”
\”嗯。\”不同於她的震驚,獨孤翊換了張新紅紙,麵容平靜繼續書寫。
抬眼時,恰好看到她有些八卦的眸子,想了想,繼續道。
\”聽我皇兄說,第一任妻子好像是莊家的庶女,難產而死。\”
\”第二任是商戶的女兒,留下一兒一女,但怎麼過世的皇兄沒說。\”
溫幼宜轉動手腕,放下筆,湊到他身旁研墨,\”昌易伯大女兒好似剛滿十八吧。\”
獨孤翊停筆,對昌易伯這個稱呼有些遲疑,很快反應過來這是張震現在的封號。
重新提筆書寫,見她實在好奇的緊,便將皇兄傳給的消息,同她細細講述。
\”張家每個女兒都用在風口浪尖上。\”
\”之前四公主的事,便送了個最貌美的進三皇子府,勾的衡元失德,被暮瑤餘孽鑽了空子。\”
\”這次莫城賑災,他們是力推衡元為賑災大臣的,你也知道皇兄這個人比較愛財,他怕衡元耳根子軟,他的錢沒用到正地方,便將太子推了出來。\”
溫幼宜研墨,\”莫城離北大營最近。\”
都是借口,隻怕是擔心,張家在北地的威望高過皇家,這才將太子推出來。
還有就是,將太子推出來,溫衛兩家糧倉都為太子所用。
皇上確實能省不少錢,再加上太子素來鐵麵無私,又與三皇子是對家。
若發現張家在北地有任何異動,太子肯定出手。
一舉好幾得。
獨孤翊一眼就看出她在想什麼,放下筆輕輕點她的鼻尖。
\”皇兄是君王。\”
\”你手上染了墨,不許碰我。\”溫幼宜躲開他的手,握著帕子擦拭鼻尖,\”我知道的,皇上所行之事都是為了王朝。\”
獨孤翊看了看手指,又看了看她的鼻尖,不但不收手,反而趁她不備,在她臉上拂過,留下三道極為明顯的墨痕。
\”哎呀,我這手上怎的還有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