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歸途[綜]!
史氏再嫁之後,半月之後,理國公府便傳來了世子夫人去世的消息,理國公府剛辦了喜事,轉眼就要辦喪事,理國公府世子膝下有三兒一女,大的兒子十二歲,小的兒子五歲,中間一對兒女是龍鳳胎,都是八歲,在靈堂哭得都昏厥過去了。
榮府這邊,老夫人年紀大了,這入冬之後,天氣一日比一日寒冷,老夫人雖然身體比去年好一些,但是也經受不住這麼嚴寒的天氣,參加喪禮的人便隻有雲瑤和賈。
喪禮辦得很隆重,史氏內外一把抓,贏得了京城所有人家的讚譽。
臘月初,北靜郡王府辦老王妃七十大壽,壽宴辦得隆重熱鬨,朝廷大半個官員人家都來參加了壽宴。
史氏作為理國公府的主母,帶著十歲的庶女參加了,她這會滿麵春光,儘向世人展示她的慈母之心。
她還主動向老夫人和雲瑤打招呼,老夫人含笑與她寒暄,女眷們見狀心裡都在忖度,莫非史氏真不記恨賈家了嗎?
又想著,榮府終究有她的兒子和女兒,她再怨憤也無濟於事,還不如放寬心胸,與老夫人和榮府新夫人交好,這樣於她兒女都有好處。
雲瑤與其他夫人說話去了,沒留心史氏與老夫人講了什麼,隻留神之際發現老夫人神色有點不好。
直到壽宴結束,回到榮府,老夫人才含著擔憂的口吻說道“史氏她今日提醒了我,兒已十六歲了,該給他說親了。”
老夫人沉思,雲瑤及時說道“母親,二少爺的婚事,老爺想來有安排。”
老夫人點頭“也罷,待我兒回來,我問問他。”沉吟片刻,又說“史氏方才說,她之前已經與王縣伯家互相探過口吻,王縣伯有意許配嫡長女與兒。”
老夫人似乎在思考王家的家世是否配得上她的乖孫,雲瑤又道“母親,這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吧?這一年來,王家可沒有露出任何想與咱們家結親的訊息。”
想來是賈代善和史氏鬨了一場,王家覺得賈代善不可靠,便不打算與賈家結親,而且兩家的關係還變澹了許多,雲瑤如是想著,老夫人也想到了。
“也是,王家嫡長女,家世終究低了點,兒就算不是嫡長子,但也是國公爺的兒子,縣伯之女,家世倒是其次,王家女兒不讀書,以後如何與兒舉桉齊眉?”
婆媳二人按捺住不提,反正賈代善早說了,兒子的婚事他自有主張,且兒子還小呢,又無功名在身,不必這麼早成婚。
當然,老夫人也在搜羅京中適齡女孩的情報,讓雲瑤給她參考,十日時間,兩人手上已經有厚厚一疊未婚適齡女子的情況了。
今日是張家族學放假的時間,從今日放至元宵,元宵之後開課,不過年後賈要回金陵參加童生試,倒是要再上學,得等上幾個月,若是考中秀才,繼續考舉人,得秋天回京;若是沒有考中秀才,一來一回三個月時間,賈回京繼續在張家族學上學。
賈從族學出來,兩個隨從和車夫已侯了多時,不過馬車行了一段路程,被史氏派來的人攔住了,於是賈派一名隨從回府報信,馬車轉道去了理國公府。
這會是申時正,不過天空飄著大雪,天色暗沉,看起來天很快就要黑了。
榮府這邊,老夫人和雲瑤知道賈去了理國公府,便不再等賈回來吃晚飯,婆媳、婆孫幾人一道吃了晚飯,天色已黑沉一片。
老夫人攏了攏衣襟,雖然屋子裡有火盆,暖和極了,但是外麵冰天雪地依舊覺得冷,這種冷是發自內心的。
張嫣、賈薇姐妹幾人呆在一旁暖榻上,張嫣、賈薇一同在給妹妹們誦讀詩詞。
賈蔓已經七歲,早已開蒙讀書,詩詞歌賦也都在學習,聽著姐姐講解詩詞,聽得入迷,而星星和賈敏,雲瑤每日也在教導她們認字,星星年紀大一些,已經認識不少字,賈敏遜後一些,不過兩個小姑娘也聽得入迷。
“這都快過年了,也不知道我兒幾時回來?”榮府過年的一應年貨也都準備好了,前日也剛做了年終總結,府上下人的獎金也都發了,各莊子上的下人獎金可能要晚點才能到達,總之榮府已經準備好過年了,就差當家的歸來。
不多時,賈回來了,他的神色似乎不太好,鄢噠噠的,讓雲瑤和老夫人一眼就看穿了,不過任憑老夫人如何詢問,他都顧左言他。
待戌時正,孩子們都回院子裡休息了,老夫人把賈的隨從王山叫來詢問,王山也不知道賈在理國公府發生了何事,隻看到賈與史氏兩人神色都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