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其他地方去,等一二十年過去了,誰還會知道慕容家是大燕後裔,慕容家子孫才能過上安寧的日子。
回到曼陀山莊,王語嫣這之後便再也沒有去過燕子塢了。
年後,王語嫣告彆母親和外婆,回到了少林寺山下榆村,此時新春剛來,榆村的人們已經在準備春耕了。
榆村時常出現少林寺的和尚,大家也早就不奇怪了。
不過王語嫣還是記得虛竹這個小和尚的,因為他是玄慈方丈和葉二娘的兒子,玄慈方丈畏罪自儘,葉二娘在官府判決下來之後,就被秋後問斬了,葉二娘的屍身自然是虛竹收殮的,其後虛竹回到少林寺,安心當他的小和尚。
這輩子沒有無崖子灌頂的七十年內力,也沒有巫行雲和李秋水灌輸給他的內力,虛竹安安分分當他的小和尚。
當初喬峰幫了虛竹不少忙,又喬峰家在少林寺山下,虛竹偶爾下山,也都會經過榆村來探望喬峰。
蕭遠山對虛竹完全沒有任何心虛、愧疚,他覺得自己沒有要虛竹的命,已經是非常仁慈了,不過玄慈已經死了,他也犯不著與一個小和尚計較,就沒有乾涉虛竹與兒子的來往了。
喬峰其實偶爾會糾結,虛竹這輩子不是他的二弟了,也完全不認識西夏銀川公主,他也不知道到底是這輩的虛竹好呢,還是上輩子成為靈鷲宮宮主、又有銀川公主這個妻子的好呢?
崔朱兒從喬峰那裡得知上輩子虛竹的經曆,不禁覺得虛竹這運氣真好,從少林寺小和尚到靈鷲宮宮主、西夏駙馬,這是多大的跨越?她倒是不糾結,反正她又沒有親眼所見虛竹有多大的成就,不過每回虛竹下山來,崔朱兒都會給他捎上不少好吃的。
虛竹其實也不好意思,每回喬施主和崔施主都會給他好些吃食,但是他又控製不住自己不往山下來,他就想找喬施主說說話。
喬峰和崔朱兒的婚期定在三月十八日,進入三月份之後,喬家和崔家就為了婚事忙碌起來了。喬家和崔家都不是官員高門大戶,婚禮自然沒有高門大戶那麼麻煩,所以半月準備時間完全夠了。
作為新娘唯一的妹妹,雲瑤雖然不用真正做什麼,但是她也跟著上上下下忙得高興。
“師姐,姑蘇那邊傳過來的白醫仙子不會是你外婆吧?”喬峰雖然不是丐幫幫主,但是他的威望還在,所以丐幫弟子時常來向他講述一些江湖上的奇聞八卦,這不新年過後,姑蘇那邊出了一個白醫仙子,彆誤會,就是白醫仙子,因為那帶麵紗的仙子醫術精湛,時常為貧苦老百姓看診開方子,不過兩個多月下來,就被尊稱為白醫仙子。
王語嫣也不是很了解,不過從丐幫弟子口中了解,應該是她外婆,因為她母親並不會醫術。
逍遙子對李秋水他們的事情一向不關心,何況李秋水如果能多做點好事,不再在感情上糾糾纏纏,他反而為她高興。
喬家和崔家為了婚事忙得高興,卻不想婚禮前幾日,段譽趕來為他認的結拜大哥賀喜來著,跟隨著他的人除了家將,就是他的兩個女人,正妻木婉清和側室鐘靈,甘寶寶為女兒喊不公平,但是鐘靈和木婉清相處得很好,何況這本是她們兩人商議過後的事情。
段譽雖然對王語嫣死心了,但是架不住那一雙眼睛就想追著王語嫣來去,木婉清和鐘靈也無濟於事,不過兩人知道段譽不可能達成所願,心中雖然有點吃味,但是還是決定彆太計較,反正就這幾天的時間,等喬大俠的婚禮之後,他們就要返回大理,以後很難再見得到王姑娘。
喬峰對段譽的到來很高興,兄弟兩人喝了個暢快,且恰好虛竹下山來,他現在不能破戒喝酒,但是喬峰還是拉著虛竹一起說話,三兄弟算是變相的團圓。
微醺之際,段譽才斷斷續續倒出了他的苦惱。他之所以沒留在大理參加段逸的婚事,就是因為他感受到無窮的壓力。
現在整個大理誰不知道鎮北王世子比不上鎮南王世子,鎮南王世子還知道練兵,鎮北王世子就是兩手空空,什麼也不會。
這種壓力之下,段譽過得無比的憂鬱。他倒是想有個遷怒對象,段逸就是最合適的人,奈何段逸一天忙得很,根本沒空理他,就算是段逸惹出什麼事端,世人也說段逸是在江湖上長大的,不知道朝廷規矩,讓大家多包涵,然後段逸繼續闖禍,父王繼續為他掃尾。
每回段正淳來看段譽,都是以一副非常欣慰的目光看著他,再是唉聲歎氣地批一頓段逸,心中的苦悶吐出來之後,父王繼續回去為段逸掃尾。
段譽還不知道,段逸辛苦練兵,已經打算成親三個月後就帶著他的兵與時常騷擾大理邊境的蒲甘王朝來一場硬戰。
段正明和段正淳兄弟都不知道段逸心中所想,隻是想著侄子兒子練兵比遊手好閒來得好。
喬峰和崔朱兒的婚禮原本不打算辦得多麼盛大,奈何丐幫子弟來了不少人,於是這場婚禮辦得熱熱鬨鬨,賓客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