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邪看了一眼駱氏,又看了一眼江姨娘,說道“所以我就是蔡家的庶出三子?是也不是?”
蔡星津皺眉,看向離邪,語帶溫怒道“明兒,你這是什麼意思?婉婉是你生母,不是你娘是什麼?”
“誰知道呢?那就是姨娘咯。”離邪勾唇一笑“庶子的母親都是正房太太,父親大人是打算寵妾滅妻?”
蔡相狐疑地看向離邪,他覺得有點奇怪,但怎麼個奇怪法又說不上來。
蔡星津馬上看向江姨娘,江姨娘雙手捂著臉頰,一雙美目泫然欲泣地看向離邪,說道“我知道我身份不夠,你不認我,我不怪你,隻要你回來了便好。”
她心中暗恨,一雙手手指根根豎立。
離邪挑眉似笑非笑地看著她,大有讓她繼續演下去的架勢,那雙帶有嘲諷的眼神看得江姨娘心中發寒。
江姨娘背過身去無聲地抽噎起來,讓蔡星津又愛又憐,他不禁皺眉,失望地道“如果你回來隻是讓婉婉傷心,你還不如不回來!”
“嗬嗬。”離邪嘴角掛著十二分嘲諷的笑意,不過他暫時沒打算揭穿,他在等蔡嘉昌和蔡嘉輝的到來。
駱氏微微皺眉,按說這孩子認祖歸宗不是應該高興嗎?他為什麼對江姨娘有這般嘲弄的態度?
蔡嘉昌和蔡嘉輝幾乎一同歸來,蔡嘉昌現在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蔡嘉輝在與友人探討學問,管家派人找到他們,一聽說是家中有事,祖父尋他們,兩人就立即回來了。
這兩人一同走了進來,個子高的人就是蔡嘉昌,個子矮的是蔡嘉輝,離邪先是看了一眼蔡嘉昌,再把目光移到蔡嘉輝身上,他不禁嗤笑一聲。
蔡相微微皺眉,這小子好像有點桀驁不馴,當然他小小年紀能在外麵活下來,心性上自然是比在府裡長大的兩個孫子要強一些。
“給祖父、父親、母親請安。”兄弟倆動作一致,蔡嘉昌和蔡嘉輝一同把目光落在了離邪身上,蔡嘉昌頓時臉色大變,而蔡嘉輝的表情就有些微妙了,他看了一眼盧氏,又偷偷地看了一眼江姨娘,離邪挑了挑眉,這就有趣了呢。
蔡嘉昌、蔡嘉輝確實大體上與蔡星津長得像,但蔡嘉昌的五官鼻子和嘴巴都像駱氏,而蔡嘉輝臉上無一處像駱氏,離邪再看江姨娘,她臉上化著濃濃的妝容,幾乎遮蓋了她本來的容貌,難道這就是十五年來沒有被發現的原因?
蔡嘉昌冷著臉站在母親駱氏身邊,蔡嘉輝滯後一步,也來到蔡嘉昌身邊站著,他低著頭,雙手握拳,雙唇緊抿。
蔡相心中歎了口氣,還是說道“嘉昌、嘉輝,這是你們三弟,以前叫蔡嘉明,既然蔡嘉明的時候發生了意外,那就表示這個名字不夠好,改成蔡嘉年就行了,你們是兄弟,要互相扶持、幫助,振興咱們蔡家,祖父老了,不定什麼時候就去了,有生之年能看到你們三兄弟和和睦睦,死也瞑目了。”
蔡嘉昌雙拳緊握,臉色緊繃,但聽到祖父的話,他還是彎腰揖禮“是,祖父所言,孫兒謹記於心。”
蔡嘉輝隻是跟著大哥作揖,並未言語,隻是神色緊繃,低垂著眼眸看不清神采。
離邪澹定以對,並未說什麼,既沒有承諾,也沒有反對,他覺得就算他不做什麼,江姨娘也會做點什麼。
蔡相隨之就讓兒媳婦駱氏給離邪安排院子,既然離邪已經這麼大了,自然是不必住在後院,就安排住在蔡嘉輝旁邊的院子裡。
離邪提了自己的要求之後,讓丞相府管家安排,他則要先回西槐巷去一趟,他認祖歸宗的事情還得告訴老蔡頭和蔡承恩他們一聲。
哪知,蔡相直接讓管家取了一千兩銀子給他,讓他把那處小院買下來,那處院子就當他這個祖父送給他的,他的院子,自然他做主。
離邪沒有拒絕,同樣也沒有拒絕蔡相安排給他的兩個隨從,來到西槐巷之後,他就讓隨從去牙行把這處院子買下來。
老蔡頭和蔡承恩一臉懵,不久前他們才改換身份,能從乞丐到大盛良民的轉換,這兩人已經很高興了,但哪知道離邪不過出去一趟,回來告訴他們,他找到了親人。
“是真的嗎?”老蔡頭是為離邪高興,他們這樣流浪的人,最希望的就是有一個家。
蔡承恩還有些迷蒙,連連道“柱子,真好,恭喜你。”他是沒有希望再找到親人了,但現在他們的日子也不錯。
離邪點了點頭“這院子我會買下來,平子和小五、小六你們依舊繼續讀書,不管在科舉上你們有沒有建樹,最近一兩年你們都得把心思放在讀書上麵。”
老蔡頭和蔡承恩連連點頭,兩個小的蔡泰鴻、蔡鵬運也跟著點頭,年哥哥不會不管他們,他們也就安心了。
“蔡爺爺,在吃食上麵不可太過於節省,否則平子他們營養跟不上,讀書更吃力了。”離邪叮囑了老蔡頭一些話,讓他彆都把銀子省下來,該花的地方一定要花。
老蔡頭背過身摸了摸眼淚,這才說道“誒,我知道了,柱子你就放心吧。”
去牙行的隨從回來稟報,說現在天太晚了,牙行雖然還做生意,但衙門關門了,買院子換房契的事情得等到明天了。
隨後,離邪又回到了丞相府,屬於他蔡三公子的院子已經收拾妥當,就連新衣服都準備好了,當然這新衣服是從蔡嘉輝那裡拿來的,畢竟他們年齡相當,身高差不多,府裡就算趕製新衣服,也不是半個時辰能做好的。
離邪不挑剔,他洗完澡換了一身衣服出來,就看到蔡相坐在正堂,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蔡相看著孫子煥然一新的樣子,還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
“我知道你在跟著先生讀書識字,現在西槐巷那邊你不能天天去了,那我給你請了一個先生,從明天開始,你就跟著先生讀書識字。”
雖然起步晚了,但蔡相怎麼也不能讓孫子是個沒有文化的人,所以讀書識字是必要的,如果真在科舉上沒有天賦,再謀求其他路子。
離邪對蔡相的態度還是不錯,他並未把他當小輩對待,當著完全同等的朋友對待,這樣他們反而有共同語言。
祖孫兩人說了一會話,蔡相就說道“走吧,今日是你歸來的日子,自當慶祝一番。”
離邪隨同蔡相來到叢綠堂,叢綠堂是蔡相住的院子,就在正院左側五百米之處,叢綠堂房舍較少,院子開闊,家宴就擺在花廳裡。
此時,離邪終於看到了蔡家所有人,蔡星津自然不隻是正妻駱氏和妾室江氏兩個女人,還有三個妾室,隻是早就無寵了,但這三個妾侍都生下了女兒,大女兒年過十八早已出嫁了,二女兒十四歲,四女兒十一歲,都是在江氏懷孕期間受寵,進而有孕的,江氏也生有一女,年芳十二歲。
除了江氏因為作為蔡嘉年生母的身份出席了家宴,其他三個妾侍都沒有資格參加家宴,三個女兒也都早早侯著了,二女兒蔡青寒,四女兒蔡青曉,三女兒蔡青婷,看到祖父和一個麵容有些熟悉的年輕男子進來,三人紛紛福身行禮。
離邪掃視了一眼三個姐姐妹妹,二姐和四妹好奇地觀察他,名義上的同母親妹妹三妹妹反而隻是看了他一眼,就移開了視線。
蔡星津和江姨娘一塊來了,這兩人還真是堂而皇之地以為自己是正兒八經的夫妻,形影不離。
駱氏身後是蔡嘉昌,蔡嘉昌扶著懷孕的妻子周氏,他們最後到來,大家各就各位,由於離邪是主角,今晚他就坐在蔡相右手邊,蔡星津坐在蔡相左手邊,他的那邊是江姨娘、蔡青婷,依次過去是蔡青曉、蔡青寒。離邪右手邊做的是蔡嘉昌,依次過去是駱氏、周氏。
蔡相掃視了一眼,心中又是無奈一歎,就因為他兒子這個昏了頭一樣寵愛江氏,而駱氏又立不起來,雖然三兒丟失的事情最後沒有證據證明是駱氏,但她的奶嬤嬤自儘,這就有些微妙了,蔡相以前不知道女人的可怕,但兒子這後院的女人教會了他,豈止是可怕,簡直是太可怕了。
“三兒回來了,咱們家就全了,希望你們以後同心協力,把咱們家發揚光大。”
席上無人說話,蔡相也習以為常,平時大家都是各院為政,除了他的生辰、節慶日子,難得看到一家人在一起吃頓飯,因為一家人一起吃頓飯比吃宮宴還難受。
離邪挑了挑眉,這蔡家有意思極了,蔡相雖說對兒子的後院無能為力,但那隻是他偏愛自己的兒子罷了,他如果狠心,這府裡哪裡像這個樣子?
隻怕蔡相不在了,蔡星津也當不了家,因為蔡嘉昌立起來了,他肯定不會樂意讓江氏爬到正房頭上,而江氏不敢暴露蔡嘉輝的身世,所以她其實不論怎樣都是輸家。
這一餐飯,真正的鴉雀無聲,大約兩刻鐘的樣子,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筷子,蔡相起身,離邪也起身攙扶著他,其他人也跟著起身,大家一塊來到了正廳,留丫鬟和嬤嬤們在花廳收拾打掃。
而正廳的氣氛也格外肅靜,蔡相發表了一會感言,便讓大家退下了,而駱氏、蔡嘉昌等走得飛快,蔡嘉輝也沒有停留,蔡星津離開後,又回來了,他當著蔡相的麵,質問離邪,堂堂人子卻對自己的母親不聞不問,這是不孝的行為!
離邪挑了挑眉,並未說什麼,蔡相捋著胡須看著離邪,但他卻沒有跟著逼迫離邪,蔡星津見狀,氣得甩袖離開了。
“大人的事情與你不相乾,雖然我也不喜歡江氏,但她是你的生母,你必須對她持有一定的尊重,還有你的嫡母,她性子軟和,當年的事情雖然我沒完全弄清楚緣由,但她這些年對庶女都不錯,你也要對她給予尊重,這是你為人子必須做的。”
蔡相語重心長地說道,離邪點了點頭,他也沒想與駱氏、江氏為難,隻要她們不為難他就好了。
駱氏肯定對他不聞不問,至於江氏,他琢磨著她狗急了跳牆,肯定會做出什麼好事來,但他也不怕就是了。
就不知,蔡嘉輝會做什麼呢?
蔡嘉輝能做什麼?他很恐懼,他為什麼要回來?
江氏回到院子,佯裝傷心生病,她想借此把蔡星津推到彆的院歇息,奈何蔡星津關心她啊,又是叫大夫,又是熬藥之類的,總之她這示弱的態度,反倒是讓蔡星津留了下來,蔡星津還一再打包票,他一定會說服兒子,讓兒子真心喚她一聲娘。
隨後,離邪的日子就按部就班地過了下來,每天上午在府裡跟著先生讀書識字,當然他也展現了他非同一般的天賦,讓蔡相笑得嘴都合不攏,但他越優秀,府裡其他人就不高興了。
駱氏不高興,蔡嘉昌也不高興,蔡嘉輝更不高興,而江氏那是心裡氣得牙癢癢的,但她麵上還得佯裝與有榮焉,哪怕這個兒子對她從始至終都非常冷澹。
下午離邪一般會抽時間去西槐巷看老蔡頭他們,順便檢測蔡承恩、蔡泰鴻、蔡鵬運三人的功課,與他這神速的進步相比,蔡承恩、蔡泰鴻、蔡鵬運三個就是正常進展了。
而皇宮中,蔓蔓和何氏正在緊鑼密鼓地學規矩,現在滿朝文武都知道皇帝找回一個明珠,雖然皇帝說是從京郊帶回來的,但消息靈通者都知道是從宣平侯府帶進宮的,這樣的消息大家私底下討論就行了,沒有大張旗鼓地宣揚出去。
而皇帝自然也知道蔡相找到了丟失的孫子,也正在安排先生教導這個找回來的孫子讀書識字,聽說這個孫子天賦非同一般,比蔡嘉輝這個讀了十幾年書的名門公子都要強。
這一個月時間,皇帝都沒有出宮,宣平侯府這邊,羅初雲是暫時偃旗息鼓了,羅初然、羅初玉、羅初嵐三人都在暗搓搓地壯大自己的能力,孟林書在孟家住了一個月之後,盧氏親自派人接了外孫女回來,此時孟林書才知道宣平侯府少了一個表妹,誰都不知道五表妹和何姨娘去哪裡了,府裡沒有人討論這件事情,孟林書歪纏外祖母,盧氏本不想再提,但外孫女以後總會在某些場合碰上公主,她不告訴她實情,外孫女衝撞了公主怎麼辦?
孟林書呆若木雞,還有這種操作啊?那為什麼前世皇帝沒有認五表妹呢?
第二天,大朝會之後,景元帝正式頒了聖旨,冊封何氏為珍妃,四公主趙蔓為安寧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