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侑兒,不管我們以前身份為何,以後我們都隻是大唐普通貴族一員,祖母隻希望你活著,把你父親的血脈流傳下去,彆等他日史書記載昭兒時,隻記載了他有三個兒子,卻無孫子。”蕭皇後眼眶紅腫著。
楊侑微微垂眸,半響才道“祖母,就算孫兒想,也沒有實力,祖父在時,天下四處都是起義軍,楊家聲望不在,孫兒沒有任何人支持,做不了什麼的。”
小小年紀,他已看透,祖父把楊家的名聲敗儘,就算還有以前隋朝的部分臣子支持他,他又能做什麼?
“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百姓支持,皇帝才坐得穩。”
蕭皇後臉上牽扯出一抹安心的笑意,道“你能這樣想就好,祖母隻需要你好好活著,什麼也彆做。”
楊若惜心道,這個侄子心中倒是明白,如果父親不是那麼敗家,他日皇位傳到這個侄子手上,他未嘗不是一個好皇帝,可惜他沒有做皇帝的命。
蕭皇後留下大孫子,暫且就被安排在正院左邊的客房裡,因為她還不知道唐皇對孫子到底是什麼心思,她琢磨著什麼時候見唐皇一麵,就算以前楊廣和他有矛盾,她這個表嫂可沒有虧待他過。
巳時過,宮中來人,宣召蕭皇後進宮麵聖。
晌午過後,蕭皇後從皇宮出來,雖然不知道她和唐皇談了什麼,但肉眼可見,她的精神一下子鬆懈不少,眼中對未來也有了期許,而對於蕭皇後而言,她唯一看重的也便是還活著的兩個孫子,唐皇承諾,隻要他們不惹事,他就不會殺他們,但這個世上多得是鬼魅之人,最擅長挑撥離間,讓他們好自為之。
就這麼轉瞬幾日過去,前線傳來好消息,無路可走的王世充向大唐投降,不久王世充及其家眷便會被送回長安,而傀儡皇帝楊侗及家眷自然也會被送到長安。
前線三路大軍彙合,收編了王世充的軍隊之後,便開始招安蕭銑、林士弘的工作,這兩人處於東邊,蕭銑靠近內陸,而林士弘靠近海邊,往東南方向過去還有一個馮盎,大唐現在已經打下所有地盤,就差這三人了,與大唐軍隊較勁,他們並無任何勝算,想來不久就會被招安。
離邪與兩個弟弟彙合,軍帳裡除了李世民、李元吉之外,並無其他人。
此刻,離邪正在批評李元吉,這家夥仗著藝高膽大,在軍中與將領爭執太多,雖然沒有誤了大事,且最後還立功了,但此風不可長。
李元吉耷拉著腦袋聽著大哥的教訓,任憑他怎麼說,麵上懺悔,但私下死不悔改,離邪對此也無可奈何,索性這幾年的教育起了作用,他還分得清輕重。
李世民看著大哥教訓四弟,起初心中有些幸災樂禍,但越看心裡越酸楚,恰好接到長安來的書信,他原本還在考慮,但見到大哥來了,似乎這前線就沒有他的用武之地了。
“大哥,這後麵的戰事我就不參與了,無憂要生了,我要回長安。”
離邪冷笑一聲“暫且放過你,傍晚在訓練場見,我得給你好好鬆鬆皮囊。”
李元吉原本鬆了口氣的表情一下子垮塌下來,大哥揍人很疼,他本身力氣大,但大哥揍他之後,他彷佛舉了萬斤的大鼎,整個人從身體到心裡都好像被掏空一下,需要好幾日才能恢複過來,且恢複的時候隻能躺在床上,渾身不得動彈,和一條死狗沒什麼兩樣。
“二娘子要生了啊?”離邪哪裡還理會李元吉,當即和李世民探討起那個還未出生的奶娃娃的事情,李世民都跟不上大哥的話題,總覺得大哥興奮得有些過分了啊。
最後,離邪說道“你要回長安也行,不過你的兵都得給我留著。”
李密被害之後,他的部下便逃竄了,然後像秦叔寶便陰差陽錯地被李世民收編了,李世民這一趟出來,收攏了好些將領,跟著他回長安,那不是浪費嗎?自然是留在前線最好了。
走出軍帳,李世民還在思考大哥的用意,百思不得其解,後麵走出來的李元吉卻一改方才的頹勢,他煞有其事地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說道“二哥,回去好好和小侄子相處,至少在大哥回長安之前,讓小侄子認識你這個親爹,否則”兒子在親爹和大伯之間覺得大伯更親,豈不是很悲催?
李元吉晃頭晃腦地離開了,聽到訓練場傳來喝彩聲音,他立即跑了過去,訓練場裡,正好秦叔寶和尉遲恭、程咬金等人正在比武切磋,這些可都是有真功夫的武將,切磋起來,拳法拳拳到肉,一眾人打得酣暢淋漓,特彆過癮,喝彩聲不絕。
李世民又走了幾步,恍然明白四弟話中之意,他頓時臉色大變,隨後整個臉又變得糾結了。
大哥不會真要過繼他的兒子吧?這
次日,李世民帶著糾結的情緒回長安了,他隻帶了二十多個親兵,大部隊還是留在了前線,他倒是不怕自己的部下叛變,說實話,大哥如若真看中他的人,他就算使出百般計策,也留不住。
可惜,李世民還在趕路途中,長安秦王府,長孫無憂便已經生產,在四月初九太陽跳出地平線,紅光刹那映照大地時平安生下長子,長孫無憂生下孩子之後,便昏睡過去了,在她還未醒來,李淵的聖旨便到了。
這是李淵的嫡長孫,被他賜名為李承乾。
但李淵賜名之後,長安城中諸位官員們便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陛下看重嫡長孫,這也無可厚非,賜名也無可厚非,但叫李承乾,這名字可就讓人想入非非。
不隻是旁人想入非非,長孫無憂醒過來,聽到婢女彙報之後,整個人也糾結起來了,公公這是何意?
何意?官員們琢磨著,莫非陛下開始猜忌太子?不滿太子現在這空前遠大的名聲,開始看重秦王殿下,要讓秦王殿下和太子殿下打擂台?
李世民離著長安已經不遠了,長安的消息第一時間彙報給他,聽到孩子已經出生,且是個兒子,他確實很高興,這可是他的嫡長子,他和無憂的孩子。但下一刻,聽到父親給孩子賜名為李承乾,他的臉色登時就耷拉下來了。
這種糾結的表情持續到李世民進長安,不過他不像離邪那麼膽大和無畏,他進了長安城之後,第一時間就是去皇宮拜見父親。
李淵見到他也很高興,幾個月沒看到兒子,陡然見到他比出征前成熟不少,他這個父親自然也是感慨萬千。
“二娘子立下大功,生下你的嫡長子,你可得好好對二娘子。”
李淵不提還好,一提李世民那臉就變成麻花一樣糾結了,以往他有什麼心事都喜歡藏在心裡,作為男兒並不喜歡向父親吐苦水,但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句話在所有家庭通用,又李世民一向性子急躁,李淵對待這個兒子就較為冷澹,就是想壓一壓他的性子,但這種事情久而久之,如若父子兩人不溝通,誤會越來越多,那麼便會漸行漸遠。
李淵感慨道“夫妻是老來伴,你母親去後,我時常想起這句話。”
李世民心中一酸,李淵沒有發現他這點情緒變化,欣慰地看著他,說道“去吧去吧,回去看看二娘子,還有承乾,有什麼話後麵再說。”
原本要轉身離去的李世民沒走,低頭問道“阿爹,我想問問,承乾這名字是何意?是不是大哥有意”
李淵登時一愣,看著李世民不知道該怎麼說,李世民抬起頭看他,父子倆對視著。
李淵咳嗽一聲,說道“那個,你大哥身體恐難以康複,總要有個繼承人,不過你大哥說不用過繼,孩子是屬於你們夫妻倆的,但他也有養育和教育的權利,這孩子不出所料,就是大唐以後的太子。”
李淵揮了揮手,最後說道“這事你們兄弟去商量,阿爹隻希望你們不要傷了兄弟情誼,曆來皇家兄弟相殘的多,現在天下基本平定,天下人才輩出,個個都想顯示他們的能力,阿爹希望你千萬不要被有心人利用,阿爹希望你們兄弟和睦,否則他日去了地府,不隻是我難以麵對你們母親,你們也難以麵對她。”
楊府,便是楊若惜他們這處宅子新掛上去的匾額,蕭皇後這段時間一點一點理順府中的事情,這個匾額也是按照她的意思掛上去的,而楊侑,他也暫且住在這裡,他的?國公府反正是個空宅院,沒有人氣,冷清極了。
自從李承乾誕生之後,楊侑每次看到楊若惜,那欲言又止的表情讓人看得很鬱悶。
楊侑對於三姑姑嫁給大唐太子之事是非常讚同的,他還想三姑姑和太子生下孩子,他日如若登基為帝,皇帝血脈當中也有楊家的血脈,哪知道唐皇給秦王府的小世子賜名為李承乾,這含義不言而喻啊!
太子身體有恙之事,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反正蕭皇後、楊侑是不知情的,所以他們兩人就有些鬱悶。
“太子繼承人一事,你們不用想了,多年前太子出征,受過傷,傷好之後,其他無礙,唯有一個後遺症,那便是不能有孩子。”
楊若惜澹定地道,趁著母親和侄子又對著她欲言又止,她隻好挑明。
蕭皇後、楊侑深深歎了口氣,同時兩人心中都想著,難怪唐皇會同意太子娶三娘三姑姑,原來如此。
兩人深深地看了一眼楊若惜,楊若惜心中要抓狂了,這種可憐、痛惜的表情讓她更是鬱悶,女人一定要生孩子嗎?
楊若惜轉身就走,果然誌同道合的人難找,她還是去巡視商鋪,想一想怎麼增加營業額吧!
哪知她下馬車之後,就有人撞上她了,她低頭一看,有些不知道怎麼處理?一個兩歲的小男娃,他拽著她的裙子,揚起頭可愛地望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