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與陳怡過去所有的獨家專訪截然不同的生動流程,觀眾們都恨不得馬上點個夜宵再看。
其實看這類型節目,都是希望越真實越好。
有各種各樣的滿足感。
很快吐槽湧現。
“我敲?徐年真不要臉了啊,他居然敢說自己從頭到尾親曆參與創作?”
“這算什麼,我已經拉到了最後,徐年直接表示自己不要臉,希望大家喊他徐天王。”
“牛批!可惜這個時代已經沒有天王了,不然徐年還真有點機會。”
“我倒是覺得沒什麼不可能的,現在這個時代其實剛好可以出一代天王天後歌神什麼的。”
“咦,忽然華語金曲獎這個時間點邀請徐年很有說法啊~”
“……”
但是很快就冒出了另一些評論:
“看完全部了,已知全貌,我隻想說,看第一眼我覺得徐年該一個天王的。”
“我一聽就知道隻是徐年的樸素期待,真沒什麼功利心的。”
“他的眼神那麼乾淨清澈,他的神態那麼認真,他隻是想要被喊天王,他有什麼錯呢~”
“拋開事實不談,大家就不能喊他一聲徐天王嗎?”
“救命,明明我一眼就看穿了徐年的小伎倆,但我還是想喊他一聲徐天王啊。”
“……”
總之,天王、天後、歌神、歌王等榮譽稱呼其實都離不開文娛資本的推動。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圈內圈外粉絲等等其實都有一點期待。
認真講來,還真不是沒可能新推出。
反正以前的天王也是某一屆華語金曲獎上,主辦方的隨口一提,然後媒體一推就成了。
而且當下還是一個風雲際會的重要節點……華語文化正以文娛的形式走向世界。
官方有助推想法,還真很正常。
所以……微博新出現熱搜話題‘#徐年期待被喊徐天王’也是在所難免的。
頂流是這樣的嘛~
一舉一動都能引發海量關注。
…………
18號,上午10點整,《伍佰》首日銷量數據統計出爐。
四個平台合計銷售3027.8萬張。
很驚人的一個數據。
更令人驚訝的是,據完全統計,有多達12.8%的銷量為海外用戶貢獻。
進一步驗證了徐年在訪談中的表述……7000萬張以內都是水分~
雖然這次第三方統計數據詳儘無比,展示了一定量的內部數據,諸如粗略估算粉絲貢獻占比,黑粉貢獻占比,路人貢獻占比;
但……反正低於7000萬張都是水分。
對於這個銷量數據,微博上議論紛紛,眾說紛紜的。
年粉:
“嘖嘖,我們家徐年這張專輯路人貢獻占比超過30%?難怪他都不要臉說可以喊他天王了!”
“所以為什麼還沒有一個喜歡聽的男人出現呢?我還等著跟他一起聽呢。”
“要不你還是再等等徐年吧,我感覺他還是需要接觸接觸我們這樣的壞女人。”
年黑:
“都誰買了啊,我們中出了叛徒是吧!”
“……”
吃瓜網民:
“真有這麼好聽嗎?粉絲支持占比居然不到40%?買一張完整聽聽去……”
“昨天剛發工資,消費6塊8也沒事,買一張聽聽去……”
“……”
與此同時,不止音樂圈,整個華語娛樂圈都對這個銷量數據統計結果無比震驚。
首先是音樂圈的一些活躍頭部歌手,真切的感受到了那種洶湧到澎湃的衝擊力。
這會兒,一個必須要有單張專輯銷售額過500萬才能加入的歌手微信小群裡,正熱鬨。
“本來以為徐年隻是要拿個歌手頭銜,現在這生猛的一批,不會真要拿金曲最佳歌手吧?”
“這一個年度有誰的綜合數據能跟他打嗎?”
“本年度好像沒有……不對,有,林嘉念。”
“對,林嘉念!!!其實我一度懷疑餘今是林嘉念,她不是跟徐年談過嗎?”
“餘今……半邊徐,半邊念,還真有可能,隻是林嘉念的創作風格我們都很熟悉,《伍佰》這張專輯跟她風格不搭啊。”
匿名:“不用猜了,餘今就是林嘉念,《伍佰》有她參與,曲作方麵請人幫過忙,不過……徐年在詞曲創作上的參與程度非常非常高,而且,你們難道沒發現徐年已經有了個人唱風?”
‘匿名’撤回了一條消息。
匿名:“各位,消息彆對外,退圈不代表噶了,你們懂我意思的。”
下一秒,群聊消息瘋了。
“臥槽?他徐年不是一直以文盲頂流著稱嗎?他居然有音樂創作能力?”
“《伍佰》這張專輯的水平可不低,詞曲唱都很經典級,徐年有這個能力?”
“其實不要這麼驚訝,對徐年這種頂流來說,創作隻需要一些想法,會有人幫忙的。”
“實在講,我真不想叫他徐天王啊……”
“……”
-
(後台看到一直說更新量,大哥們現在對更新要求這麼高了嗎……哭了,日六千一直超過起點平均許多了啊,我還時不時有加更啊。)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