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陛下聖明_我的姐夫是太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九十四章:陛下聖明

第九十四章:陛下聖明(2 / 2)

顧家就這麼個獨苗苗,真是恨不得把天下的美味佳肴都往顧興祖的肚子裡塞,相比於這世上絕大多數的可憐人,顧興祖的問題隻怕隻有營養過剩了。

這也導致,顧興祖的智力優勢十分明顯。

唯一缺的,就是捶打而已。

張安世不斷點頭:“不錯,不錯,很好,一定要好好的學,今日就講尚書吧,先將尚書倒背如流。”

顧興祖幾乎沒有猶豫:“知道了。”

張安世摸摸他的頭,一臉慈愛的樣子。

當然,誇獎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揍也沒少挨。

朱勇脾氣暴躁,就恨不得拎著顧興祖出去和張軏一起混合雙打了。

而原因隻是他背錯了一個字。

…………

此時的朱棣,心情很不錯。

這可以從他臉上的飛揚神彩就能看出來!

他反複地對身邊的人講:“為君者,最緊要的就是用人,有了識人之明,再將這些人用在恰當的位置上,如此一來,社稷就可穩固,國家就可興旺,百姓就可安居樂業。”

頓了一頓,朱棣圖窮匕見:“就說那個張安世吧,人人都說他不該做博士,可朕一眼就看出他有這樣的才乾,結果如何呢?你們呀,看事隻流於表麵,不能洞察本質……”

說著,朱棣搖搖頭。

站在下頭,恭聽朱棣說話的乃是解縉,解縉像吃了蒼蠅一般,心口堵得慌,可麵上卻是隻能欽佩的樣子:“臣慚愧之至。”

朱棣滿意地笑了,道:“你能知錯便好。”

解縉便道:“陛下,科舉在即,許多讀書人已入京,許多客棧已是人滿為患,國子監那兒也預備了許多監舍,準學子入住,這是陛下登基以來,第一次掄才大典,可謂盛況空前,尤其是蘇、鬆遭遇了大災,可不少讀書人,依舊湧入京城,太子殿下為了這一次恩科,可謂煞費苦心。隻是今歲的主考官,當選何人妥當。”

這話題成功地轉移了朱棣的視線,他收起方才那明顯的得意之色,神色顯得慎重起來,沉吟片刻,才道:“解卿家有何高見嗎?要不,就讓國子監祭酒胡儼來吧。”

解縉微笑,這科舉主考,是無數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位置,在這時代,主考官被人稱之為座師,一旦有人高中,這些考取的進士們見了當初的主考官就要行弟子禮,這是何等的榮耀。

解縉道:“胡公學貫古今,確實是合適的人選,不過……”

朱棣道:“不過什麼?”

解縉道:“胡公有魏晉之風。”

此言一出,朱棣心裡似乎了然了。

所謂魏晉之風,可不是什麼好詞,這魏晉之風的代表人物,是嵇康為首的竹林七賢,而這些人離經叛道,為人散漫,愛隱居深山。

至少太祖高皇帝的時候,對此等讀書人,就大加撻伐,認為這些人沽名釣譽。

朱棣倒也認同,頷首道:“他確實懶散了一些。”

此時,解縉便拜下道:“臣不才,願為陛下掄才。”

朱棣沉吟道:“此事關係重大,不如……”

朱棣頓一頓,才道:“朕以你為主考,其餘胡廣、胡儼、金又孜為副考,那個楊士奇……”

朱棣陡然想起了楊士奇來。

解縉道:“楊士奇如今尚且位卑,臣以為此時提他為副考,有些不合適。”

朱棣沉默片刻,他對解縉許多時候身上的讀書人臭毛病是不喜歡的。

可不得不說,解縉這個人……已算是讀書人中,難得的對他畢恭畢敬,言聽計從的了。

朱棣便不再多說,隻道:“命文淵閣舍人擬旨吧。”

解縉大喜,這一次得了主考官,哪怕此時他已身居高位,卻也喜不自勝!

這可是真正的光耀門楣的喜事啊,何況……此科一旦揭榜,他這主考官,便是此榜進士們的座師,將來桃李滿天下,不在話下。

解縉按捺住心頭的激動,努力地平靜道:“臣遵旨。”

定下了科舉的事,等解縉領旨而去,朱棣的心裡卻還是有些放心不下。

明初的時候科舉剛剛確立,問題很多,太祖高皇帝都為這些事焦頭爛額,建文皇帝更是直接躺平,可並不代表,這其中鬨出了多少亂子。

所謂讀書人,可不能將他們當作單純的讀書之人。

每一個讀書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宗族甚至一個世族在供養,這些人遍布於天下各個州縣,某種程度,這些宗族和世族,恰恰是大明維係地方統治的重要根基。

一旦出了什麼亂子,令海內失望,他朱棣本就被人罵作是弑侄的馬上天子,隻怕這老臉要擱不下。

朱棣低頭,踱了幾步,想了想,突然道:“亦失哈。”

亦失哈上前:“奴婢在。”

朱棣道:“告訴太子,此次科舉,關係重大,萬不可出什麼亂子。”

亦失哈頷首,連忙應命而去。

…………

另一頭,挨到了正午,張安世伸了個懶腰,他很享受現在的生活,每日教書育人,做一點對這天下有一點用處的事,多有意義啊!

卻在此時,外頭突然傳出嘈雜的聲音,原來卻是隔壁的率性學堂鬨起來了。

說起這率性學堂,乃是國子學六個書堂裡的‘尖子班’,屬於勳臣子弟裡,最佼佼者的一批。

聽著喧鬨聲,張安世忙讓丘鬆去打探。

丘鬆下意識的就要背著他的包袱去。

張安世踹他一腳屁股:“即便是京城三凶也要用腦,彆他娘的給成日背這東西,它要炸了,咱們就一起上西天。”

丘鬆則是挺著他的肚腩,倔強地和張安世對峙。

不過……最終張安世大哥的身份還是降伏住了這位小四弟,他隻能戀戀不舍地將包袱小心翼翼地放下,而後才一溜煙地往外跑。

過一會兒,丘鬆便回來道:“鬨起來啦。”

張安世翹著腳:“我當然曉得鬨起來了,他們鬨什麼?”

“科舉下旨了。”

“一口氣說。”

“主考和副考……大家不喜歡。”

張安世不由好奇道:“為啥?”

丘鬆迷糊地眨眨眼,陷入呆滯狀態。

張安世牙根都要咬爛了,隻能認命地對朱勇和張軏道:“你們去打聽。”

朱勇和張軏辦事就得利得多,二人很快就跑了回來,朱勇繪聲繪色地道:“大哥,是這樣的,許多人說科舉不公。”

張安世一臉無語地道:“他娘的,這不是還沒開科,怎麼就開始不公了?”

“問題在四個考官,這四個考官,為首的是解縉,解縉是江西吉水縣人。其次便是副主考,而這胡廣,也是江西吉水人。此外還有咱們的國子監祭酒胡儼也是副主考,他是江西南昌府人。另外還有一個金幼孜,這金幼孜是江西新淦人。大家都說,這考官都被江西人包圓了,尤其是北方籍貫的讀書人,現在鬨得很厲害,說此科不考也罷,肯定又是江西人要高中的。”

張安世詫異道:“陛下難道不知道嗎?為何還要讓這些人做考官?”

朱勇苦笑道:“俺也去問了,有人說不公,也有人說再公正不過,這說公正不過的,多是南方的讀書人,尤其是江西籍貫的,更是眉開眼笑。他們說啦,挑選考官,自然是德才兼備者,不說其他,單說建文二年的恩科,那考中狀元的胡廣,還有榜眼王艮、探花李貫,皆都是江西吉安府人!而且連二甲第一名吳博、第三名朱塔,也都是江西人,江西人才學好,都在朝中為官,以文章而聞名天下,這主考官最後不選他們,又能選誰?”

朱勇又道:“他們還說,陛下所選的考官,都是當下朝廷中文壇砥柱,不選他們,還能選誰?”

張安世聽了,大抵依舊隻能一臉無語的表情。

江西人太卷了。

國子監其實鬨得並不算厲害,不過是有一些人起哄罷了。

畢竟監生們參加科舉的人有不少,可是自認為,自己確實沒有和地方上的舉人比,更多的是重在參與而已。

所以胡儼得了旨意之後,立即與學正等人平息了事態,焦頭爛額之餘,不免帶著擔憂道:“各地進京的舉人,隻怕鬨得更厲害,他們為了科舉,準備了足足三年,摩拳擦掌,這考中了還好,一旦沒考中,還不知乾出什麼事來。”

說著,又想起什麼,對隨行的書吏道:“倒是難為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主持科舉事宜,到時隻怕要成眾矢之的,儲君若是也遭人攻訐……”

說這,胡儼搖搖頭,表示惋惜,不過他不準備做點什麼,這種時候,槍打出頭鳥,繼續混著吧。

唯一讓胡儼混的不愉快的……就是最近他不知得罪了什麼人,昨日去文淵閣見幾位大學士,解縉對他比較冷漠。

而翰林院裡,似乎也有人開始在抨擊國子監人浮於事。

甚至有小道消息,有禦史想要彈劾他。

這令胡儼匪夷所思,他平日裡與人為善,何況他和解縉也算半個同鄉,他是南昌府人,解縉是吉安府吉水縣人,原本一直保持著比較好的私人關係。

可怎麼轉眼之間,就翻臉了?

胡儼怎麼想,也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他最終還是淡然了,管他的呢!

說起來,這幾日,他都在盯著張安世!張安世的正義堂那兒,隔三差五傳出鬼哭狼嚎的聲音,這令胡儼格外的警惕。

其實在太祖高皇帝的時候,國子監治學非常嚴格,當時國子監用法嚴峻,國子生請事假回家的,也被判戍邊。

胡儼到任後,立即上奏廢除了這條規定,因此,這國子監的學風才開始懶散起來。

現在張安世的出現,讓胡儼嗅到了一絲太祖高皇帝在時的氣息。

這令胡儼很不安。

於是時不時地在張安世的麵前敲打,表示……不能苛責讀書人。

張安世被叫了去,則回答道:“恩師……不,胡祭酒,我這是為了學生好啊,嚴師出高徒,難道這也不對嗎?讓學生放任自流,教出來的還是讀書人?那不就成了京城三凶那樣的人?”

胡儼:“……”

胡儼隻是搖頭,索性不做聲了。

又過了幾日,太子妃張氏讓鄧健來請張安世。

現如今,東宮這邊的紡紗已有規模,張氏是個擅長管理的人,將這東宮的宦官和宮娥管理的井井有條。

此時,張氏正穿著布衣,親自擺弄著她的紡車,朱瞻基則在旁托腮,乖乖守著母妃。

張安世徐步過來,笑嘻嘻地道:“阿姐的手藝真了不起,若是外頭的人曉得自己買的棉紗,竟還有阿姐織的,怕是要哄搶。”

張氏站了起來,笑吟吟地道:“你自做了博士,連說話都漂亮了。”

“阿姐尋我何事?”

“還不是你那姐夫,這些日子,他是茶飯不思,焦頭爛額,現在滿京城的舉人都在鬨,按下了這一頭,另一頭又不滿,父皇將科舉這樣的大事交給他處置,可現在最難的,卻是一碗水端平,現在還未開科就如此,等真正放榜了,還了得?你的姐夫現在騎虎難下,愁死了。”

頓了頓,張氏接著道:“你不是還懂醫藥嗎?你得想想辦法,給他開幾副滋補的藥膳,如若不然,我怕他身子遭不住。”

張安世笑著道:“開藥膳有什麼用,解鈴還需係鈴人,依我看,隻要放榜出來,高中的也有北方的讀書人,而不像太祖高皇帝和建文時那樣,這榜上都是江南的讀書人,不就好了。”

張氏聽罷,便道:“說你糊塗,你便有幾分聰明的樣子,可說你聰明,你又糊塗了,這科舉取士,豈是想讓誰中就讓誰中的?若真這樣倒也好了。”

張安世想了想道:“如果真有北方籍的讀書人……高中呢?”

張氏道:“若是如此,倒沒這麼多閒話,你姐夫也可安心了。隻是……依我而言,這怕不容易。”

7017k(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武俠:穿越嶽不群,振興華山 皇上你要休妻嗎 從西漢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四天災:我靠玩家製霸星域 寶藏女孩還青澀,忽悠她生三胎 魔王勇者你彆跑 穿書女頻,擁兵百萬,讓我道歉? 這個導演沒有格局 深淵秘境之源力紀元 隨母再嫁!綠茶被偏愛的有恃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