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陛下 我們發財了_我的姐夫是太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一百零四章:陛下 我們發財了

第一百零四章:陛下 我們發財了(2 / 2)

另一人道:“此人真掉錢眼裡去了,我還聽聞啊,他在棲霞那兒,更是凶殘至極,殘害百姓,殺人如麻……”

“噓,慎言。”

朱棣聽罷,微微皺眉。

張安世低聲道:“陛下,這些人搬弄是非,造謠生事……”

朱棣沉默片刻,勉強地點了點頭,道:“有時候行事不要輕浮,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一再提倡民脂民膏,這百姓是你的衣食父母,以後要謹記。”

說著,朱棣便站了起來,天色不早了,他還要趕回去。

托夢的事,是讀書人罵的最厲害的。

所謂敬鬼神而遠之,讀書人才不會上張安世的當。

不過……卻也難免有人在想,這張安世將八股剖析的如此通透,這個人渣一般的人物,怎能對八股如此精通?

這顯然解釋不通,莫非當真有天人感應?

張安世沒理會這麼多,他們愛咋想就咋想,不過這時候,張安世卻被國子監祭酒胡儼叫了去。

見到張安世,胡儼便立馬板著臉道:“這幾日,有許多人要入國子學讀書,指明了要進正義堂。”

張安世從容地道:“一直以來都是胡公關心和愛護我……”

胡儼冷著臉道:“我們在談公事。”

張安世便道:“下官以為,正所謂孔子三千弟子,有教無類。”

胡儼胡子亂顫,很努力地平複自己的心情:“那是孔聖人,莫非你也要做聖人嗎?”

張安世道:“我一直想做至聖先師那樣的人。”

胡儼:“……”

胡儼發現,跟張安世說話,一定不能帶有任何的感情,一旦你有了情緒,你就認輸了。

於是,他深呼吸,調整了心態,才道:“隻不過……老夫在想……這樣很不妥。”

“不妥?”

胡儼道:“國子監諸學,學風嚴謹,此番要入學的,多為蔭生……”

所謂蔭生,其實就是勳臣和官宦子弟,這些人大多都不怎麼成器。

胡儼頓了頓,又道:“隻怕一下子來這麼多人,要壞了學風。”

“胡公想怎麼樣做就怎樣做好了。”張安世對此倒是無所謂:“其實這博士,我也不是很想乾,教書育人太累了,我現在更加專心著書立說。”

胡儼:“……”

胡儼差點破防,在讀書人裡頭,著書立說是很神聖的事,可顯然到了張安世嘴邊,好像更像是一門生意。

胡儼深吸一口氣耐著性子道:“老夫思來想去,此事自當上奏朝廷,懇請陛下聖裁。張博士,老夫來問你,你那聖人托夢,是怎麼回事?”

“我也不知道啊,反正就做了一個夢,我也覺得很蹊蹺,為啥我會夢見孔聖人,或許……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或許也不能當真。”

胡儼道:“既是做夢,又為何廣而告之,惹得天下人側目。”

張安世道:“我做了夢,便寫上去,似乎也沒什麼不可以。”

這時候,胡儼深深地看了張安世一眼,而後他歎了口氣,某種程度而言,他突然發現自己很佩服張安世。

這家夥……很能來事,隻是……他總感覺張安世的道德水平好像不太高。

於是乎,胡儼端起茶盞,歎道:“你是太子妻弟,要謹言慎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你可知道,一但教人盯上,不會有你好果子吃。”

張安世卻隻是道:“受教了。”

他能感受到胡儼身上的彆扭,一方麵是很討厭,你不要過來。

另一方麵,卻又隱隱有幾分師者或者前輩對晚輩的一些提醒和愛護。

見張安世回答的不鹹不淡,胡儼繼續道:“你是外戚出身,陛下似對你也頗為寵信,越是這個時候,就越需如履薄冰,你可能將讀書人不當一回事,可張安世啊,你想想看,自有讀書人以來……”

他頓了頓,似乎覺得後頭的話可能會有一些犯忌諱,細細思之之後,才婉轉的道:“自有讀書人以來,神器更易,千百年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為帝,可讀書人……還是讀書人……”

胡儼歎了口氣:“這些話,本不該和你說,隻是想告訴你,唐宋時的世族,能延續迄今且還有族望者,可有勳臣之後嗎?張安世,你年輕尚輕,有些事,不是表麵這樣簡單。”

張安世想了想:“可學生難道不是讀書人嗎?”

胡儼失笑,隨即道:“好啦,好啦,老夫要頭痛的事多了,沒工夫和你在此胡攪蠻纏,你自己好生思量。”

張安世悻悻然退出去。

不過胡儼的話,他是不服氣的。

什麼叫做家族延續,所謂家族延續,不就是誰來做皇帝我跪誰嗎?這有什麼好吹噓的?

隻是在此時,朝中卻有一場大討論已經展開。

百官覲見,所議的事國子學之事。

從前國子學裡,蔭生很少來進學,有的人隻是名義上掛一個監生的名義,可現在……因為一個顧興祖,卻有許多人紛紛要塞人進去了。

胡儼上奏,儘言國子監無力容納這麼多蔭生。

這是最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因為誰也沒有想到,光大了國子監,讓國子監重回太祖高皇帝時期景氣的,恰恰是最不像博士的張安世。

圍繞著這一點,百官幾乎是一麵倒的認為這樣不合時宜。

朱棣隻冷著臉,一言不發。

誰也不知陛下的心意可有一點,這百官卻都心如明鏡,不能讓正義堂擴張下去了,如若不然,似乎會有某種不可測的結果。

不可測,是幾乎所有身居高位者不喜歡看到的事。

他們喜歡按部就班,喜歡規矩,喜歡約定成俗,唯有如此,才可讓他們的地位穩固。

朱棣隻聽的厭煩。

朱高熾坐在下側,愁眉不展,心思已經飄遠,如果說父皇的厭煩來源於百官們紛進言,都是之乎者也,大道理一大堆,攪的人腦殼痛。

可朱高熾卻能聽懂許多引經據典背後的弦外之音。

反對最激烈的,往往是品級不高的翰林官和言官,他們品級低,且年輕,正是需要增加自己名望的時候。

就在爭議不休之時,突然,亦失哈小步入殿,朱棣看到了亦失哈,心裡了然了什麼,朝亦失哈點點頭。

亦失哈便碎步至禦前,取出一份奏疏,低聲道:“陛下,張安世有奏,奴婢覺得緊急……所以自作主張……”

朱棣頷首,取了奏疏,打開一看,而後環顧百官,隻短暫的沉默之後,朱棣道:“諸卿不必爭了。”

百官們頓時安靜下來。

朱棣道:“張安世上奏,請朕罷其博士官職,他說他正在長身體的時候,精力有限,無法承擔博士大任……”

此言一出,百官嘩然,一個個眼神錯愕。

朱棣笑了笑道:“諸卿是唯恐不能做博士,可張安世卻有此淡泊之心,與諸卿相比,豈不顯得可笑?”

這話的諷刺意味很濃。

“能教授出會元的博士,諸卿竟不能相容,卻俱言他如何壞了學風,這是什麼道理?”

朱棣說罷,拂袖而去。

留在殿中的百官,瞠目結舌。

他們沒想到張安世會突然殺個回馬槍。

尤其是解縉,解縉是極聰明的人,他非常清楚張安世這等八股筆談帶來的可怕後果。

江西的讀書人,或者說整個南方的讀書人,之所以能夠獨占鼇頭,靠的乃是家學淵源。

因為這數百年來受的戰亂波及比較少,在較為安定的局麵之下,往往在讀書方麵占有比彆人更大的優勢。

可一旦這東西鋪開,下一次科舉,中的是什麼人就不知道了,而且人人都學那八股筆談,張安世又打著博士的名義在國子監授徒,長此以往,勢必動搖整個士林的根基。

士林是一群有才情的讀書人組成的,顯然不該被一群走捷徑的人充斥其中。

見朱棣拂袖而去,眾臣散去。

朱高熾很生氣,氣咻咻地走出大殿,解縉卻追了出去,低聲道:“太子殿下。”

朱高熾道:“解師傅要害安世嗎?”

解縉道:“太子殿下,臣這是為了保護他。”

朱高熾臉色更冷:“他有才學,是值得高興的事。”

解縉道:“就因為如此,才不可放任。殿下……”

解縉壓低了聲音,接著道:“殿下不要忘了,漢王一直沒有死心,他欲圖太子位,勢必要從殿下身邊的人動手,張安世木秀於林,遲早要引來禍端,臣所擔心的是,到時隻怕殿下也要受波及。”

這是解縉長久以來的說辭,利用漢王對太子的威脅,竭力保太子,到時隻要太子登基,那麼自己勢必有了從龍之功。

可其實這裡頭一直有一個問題,那便是漢王真的可以對太子有威脅嗎?

曆史上,解縉被處死,隻怕本質並不在於朱棣認為解縉離間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因為臣子支持太子,本來就是理所當然,尤其是朱棣決定處死解縉的時候,朱高熾的地位其實已經非常穩固了。

在自己百年之後,給自己的繼承人留下一個忠心的支持者,以朱棣的政治智慧,絕不會做乾掉解縉的事。

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解縉在其中的作用,根本不是支持太子。

而是不斷渲染漢王的恐怖,對當時因為身體有殘疾,且肥胖的朱高熾進行精神上的pua。

渲染這種恐怖之後,以解縉為首的一批人,再以救世主的名義出現,對著虛空中的強大漢王進行攻擊,顯出在爭儲這件事上,他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曆朝曆代,最大的功勞未必是封狼居胥,而是從龍之功!

皇位都給你皇帝爭來了,還有什麼功勞能比這更大嗎?

解縉所表現出的精明,若是換在明朝其他皇帝麵前,成功的把握很大,而且收益也是極大。

可偏偏,他遇到了大明三個不能惹的皇帝之一,朱棣顯然察覺到了解縉在其中過於熱衷的心思,很快洞察了一切,於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將他乾掉。

至於另外兩個不能在跟前耍小聰明的皇帝,段位比朱棣更高得多。一個是太祖高皇帝!另外一個,就是赫赫有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朱高熾聽了解縉的話,並沒有像從前那樣生出感激和尊敬的樣子。

反而冷冷地道:“哼,此爾一家之言。”

說著,一瘸一拐地走了。

留下一個解縉,卻是露出了失望之色。

他凝視著朱高熾的背影,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隻是眼神裡值得玩味。

解縉是摸透了朱高熾心思的,今日太子大怒,過幾日說幾句軟話,自然也就服服帖帖了。

本章完(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皇上你要休妻嗎 從西漢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四天災:我靠玩家製霸星域 寶藏女孩還青澀,忽悠她生三胎 魔王勇者你彆跑 穿書女頻,擁兵百萬,讓我道歉? 這個導演沒有格局 深淵秘境之源力紀元 隨母再嫁!綠茶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豪門育嬰師,夫人她靠哄娃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