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轉而道:“周康是好官,那麼朕就是昏君!好,很好,朕好大喜功,朕沒有識人之明……”
他來回踱步,現在殺周康,倒是成全了他。
就如那方孝孺,朱棣比誰都清楚,現在這天底下,不少人都在悼念他,提及方孝孺的時候,都說此人是讀書人的種子。
於是,朱棣越想越怒。
卻在此時,突然有人道:“這狗官!“
這聲音一出,卻是一下子打破了沉寂。
朱棣抬頭,朝聲源處看去。
卻見一人自後廚出現。
方才朱棣等人在此喝茶,外頭突然來了許多人馬,說是要迎奉皇帝。
那些喝茶吃飯的人……個個大驚,這時才發現,這客棧裡竟有如此尊貴的人物。
隻是這外頭……來了這樣多的人,大家不敢往前門走,便都躲去了後門。
膽子小的食客,當然早就腳底抹油了。
也有一些膽子大的,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大的瓜,便躲在後廚裡頭,不敢探頭。
其中一個漢子,此時卻蹦了出來。
朱棣眼看那黑臉漢子,也有一些懵。
這漢子卻是齜牙裂目,怒不可遏的樣子。
朱棣朝那漢子道:“你是何人?”
“小人宋九。”漢子道。
這宋九手足無措,連基本的禮儀都沒有。
朱棣奇怪地打量著此人:“你方才說什麼?”
被朱棣問到這個,宋九眼裡似是噴著火:“說這狗官。”
“誰是狗官?”
宋九像是下定了決心似的,一臉決然地道:“當然是這縣令周康。”
朱棣聽罷,驟然露出意味深長的樣子,回頭看一眼周康。
周康卻擺出一副對宋九不屑於顧的樣子,在他看來,他根本不可能認得宋九,十有**,是陛下或者那張安世,栽贓陷害他的工具罷了。
隻是周康現在無欲則剛,生死都已放在了一邊,又想到這麼多人為自己說話,此時已什麼都不在乎了。
朱棣道:“你為何罵此人作狗官?”
宋九咬牙切齒地道:“前年的時候,俺……俺家一直是沈家莊裡的佃戶,俺有一個兄弟……因欠了租,被那沈家的人抓進宅裡去打了一夜,第二日送回來的時候,便氣絕了,此後又將俺那侄女捉了去,說是要用俺侄女抵債,俺嫂子失了男人,又沒了女兒,當夜就上吊死了,一家大小……一個也沒剩下,俺當時去縣裡狀告,想要教這周老爺做主,可這狗官,輕信那沈家人的話,反給俺一個誣告罪,打了俺幾十板子……”
這漢子眼眶都紅了,將牙咬的咯咯的響:”俺哥哥嫂嫂……還有迄今不知下落的侄女,全都沒了,俺也被打的死去活來,落的一身的病,回了去,沈家人又要來尋仇,便隻好逃亡,若不是沈家沒了,小的隻怕還不敢回鄉中來……陛下,你說這人是不是狗官!“
周康聽罷,大怒:“胡說,你這刁民,信口雌黃。”
漢子道:“永樂元年開春,那一樁宋家與沈家的案子,你忘了嗎?你當時還說……俺哥哥並非是打死,身上雖有傷,卻也未嘗不是失足所致,還說俺嫂嫂上吊,是民婦無知,並非遭沈家人的毒手還有俺那侄女,說欠租還錢,天經地義,發賣了也是理所應當的,這難道不是你說的話嗎?”
若是仔細的看周康,就會發現,此時的他,有些慌了。
他大抵記起了這個案子。
當然,他迄今也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不過是秉公執法而已,而且那沈家……平日裡也確實良善……
可這時麵對這宋九的胡攪蠻纏,卻教他有些丟臉,就好像白璧無瑕的美玉上,多了一丁點的瑕疵。
於是他冷笑,繼續不屑於顧的樣子道:“你這刁民,不過是想借機生事,訛人錢財罷了,似爾這般的人,本官見得多了。”
宋九聽罷,差點要氣的昏死過去。
其實他早就不指望尋仇了,麵對這樣的事他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所謂胳膊扭不過大腿,而今日不過是恰逢機會罷了。
隻是他這番話,卻將後廚裡躲著的食客惹怒了,不少人罵聲不絕,甚至有人竟大膽地站了出來:“當初這渡口還是上元縣的時候,田賦在洪武年間的時候,是每畝三升三合五勺。等他到任,卻又要攤損耗,結果三升變成了六升……”
“當初俺家本也有幾畝田!就是因為這樣,實在交不起田賦,不得不賤賣了田給本地的士紳,可後來我才曉得,這士紳的田,在洪武年間也要繳賦,可到了他的任上,卻根本不需上農賦了,說是要善待什麼百姓。可這一善待,我家世傳的幾畝地,卻給他善待沒了。”
周康:“……”
“這狗官在的時候,以往征丁修堤引水,從前都是徭役一個月,到了他手上卻成了兩個月,多了一個月,卻是讓咱們挖溝渠引水灌溉糧田。可這引的水,都是往本縣李家、沈家、吳家、黃家四大姓的地裡引的,結果咱們出了氣力,他們家的田成了肥田。”
一時之間,群情激憤。
周康見狀,大吃一驚,若是一個兩個倒也罷了,可眼看著……這些刁民竟越來越多。
他依舊自覺得自己所做的事,無愧於心。
可現在卻被刁民們指著鼻子罵,這令他覺得自己斯文掃地。
朱棣的臉色也已越來越陰沉,其實這個時候,早已氣得七竅生煙。
好不容易地按捺住自己的暴躁脾氣,朱棣道:“來人……這周康不是愛民如子嗎?那就將他的民,統統給朕叫來,讓他自己瞧瞧,他的兒子們……是如何受他恩惠的。”
周康的心的確有些亂,一時有些手足無措,忙道:“陛下……陛下……這都是刁民,刁民無狀,最是貪心……”
朱棣突然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周康:“怎麼,你這上元縣,除了幾個和你相好的鄉賢和士紳,遍地都是刁民嗎?”
周康一時語塞。
另一邊,許多人卻是鬨得厲害了。
原本這些人都是忍氣吞聲,今日有人開了頭,便有人哭爹喊娘,也有人大聲怒斥,有人嘴巴不靈光,躲在人群裡不停罵:“入這狗官娘,入他娘……”
周康一時間也有點嚇壞了,身如篩糠,其實他未必怕死,而是到了這個地步,若是皇帝真殺了他,索性他就做第二個方孝孺,至少留下清白和美名在人間。
可眼看著這些人對他張牙舞爪,他卻開始惴惴不安起來。
連解縉幾個,此時也默然無語,他們目瞪口呆,眼看著局勢已經混亂,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方才跟來的一些佐官和鄉賢們,也嚇做了一團,因為已經有人開始厲數他們的罪狀了。
客棧的事,傳到了外頭,外頭有人奔走相告。
轉瞬之間,便有苦主突然哀嚎著往這邊奔來,口裡大罵,麵目猙獰,一看便是積壓了無數的怨憤。
亦失哈已開始給禁衛們使眼色了。
禁衛們會意,一個個小心戒備起來,悄無聲息地將朱棣團團圍住。
張安世見狀,立即湊到了朱棣的身邊,似乎是希望他們保護陛下的同時,順道連他也保護了。
就在周康要辯駁的時候,突然一個石子啪嗒一下砸中了他的腦門。
周康大驚,忙是抬頭,卻不知是誰砸的,他本就滿頭是血,此時傷上加傷,疼得齜牙咧嘴,口裡哀嚎道:“陛下,陛下……豈可放縱刁民如此羞辱臣下!”
朱棣更怒,喝道:“你愛民如子,你的兒子如何會羞辱你?”
周康道:“民也有彆,總有刁民……”
朱棣冷笑:“那再好不過,來人,將周康這賊綁了,給朕去上元縣遊街示眾,且看看那上元縣的百姓是怎麼看他這父母官的。”
周康聽罷,猛地身軀顫顫,此時看無數人對自己恨得咬牙切齒的樣子,眼眸裡閃過了驚慌。這還是狹小的客棧裡,若是放出去,鬼知道會發生什麼。
他於是哀叫道:“陛下……”
眼看著越鬨越厲害。
朱棣此時也大聲地咆哮:“你自己看看吧,瞧一瞧你乾的好事,方才那些所謂蒼生黎民的話,也是你這狗一般的東西說的出口的,你不是要效那方孝孺嗎?”
“方孝孺膽子和你一樣大,可幸好,他終究沒有做過父母官,也來不及乾出殘害百姓的事來,至於你,你這害民賊,竟也想做方孝孺,好的很,來人……朕便遂了他的心願,誅他三族,本人車裂,這車裂的地方,就選在上元縣城,朕要看有多少百姓,為你周康叫屈鳴冤!”
周康驟然之間,臉色慘然。
誅滅三族……
車裂……
他萬萬沒想到,會有如此嚴重的懲罰,頓時嚇得魂不附體,又見許多刁民聽罷紛紛大笑。
更有人紛紛拜倒在地:“陛下聖明,為俺們做主了。”
“吾皇萬歲!”
那一個個喜悅得不能自勝的聲音,絕不是這個時候周康所想聽到的。
他希望這時候無數人奔走泣告,許多人露出惋惜之情。
此時,他隻覺得眼前黑得厲害,那各種稱頌的聲音,像一記記的悶捶一般砸在他的心窩上。
“陛下……”終於,周康用儘了所有的氣力,發出了一聲哀嚎:“陛下饒我一命,饒我一命啊,臣父母在堂,臣家中尚有幼子。”
朱棣此時隻覺得他可笑到了極點,眼中透著嘲諷,道:“爾家中尚且父母妻兒,何以滅門破家時,不好生想一想,這些‘刁民’們的慘狀呢?”
周康這時已顧不得什麼了,忙不迭的道:“他們……他們與臣……不同,臣……臣讀過聖賢書,臣是明事理的人啊,他們如何知曉春秋大義,如何……”
說著說著,他的話說不下去了。
隻覺得如鯁在喉一時哽咽,放聲大哭了一會兒,才艱難的道:“臣……臣……”
他繼續艱難的道:“臣終究與人不同,請陛下……寬恕,臣方才出言無狀,陛下……陛下……”
他開始涕淚直流。
朱棣卻突然覺得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滑稽和可笑。
“朕看你與他們沒什麼不同,死到臨頭,不也曉得痛嗎?他們曉得哭,曉得苦,你今日才嘗到,不也痛哭流涕,今日朕若是容你,那麼這些百姓,便無法告慰他們死去的親族,你現在到朕麵前說這些,隻讓朕覺得可笑而已。”
朱棣居然溫言細語,沒有暴跳如雷,他上前幾步:“下輩子好好做一個人吧。”
周康聽罷,隻覺得恐懼的厲害,原來真正死亡就在眼前的時候,竟是如此可怕。
他本以為……自己可以像古之賢者一樣從容,可現在……他卻發現,不隻是死亡令人恐懼,這世上還有許多令他難以割舍的東西,更不必提,自己竟還要死的如此的憋屈。
他便拚命咳嗽,魂不附體道:“陛下若誅臣隻恐失天下士大夫之心,陛下……這是要動搖國本的啊。”
他嚎哭著,竟一下子抱住了朱棣的大腿。
朱棣大怒,一腳將他踹翻,怒罵道:“入你娘,朕馬上得天下,今日爾拿幾個讀書人,來當朕的國本,你也配?”
………………
附:下一章會在8月13號淩晨0點更新,本書首發起點,歡迎大家來起點app閱讀。
順便,求一下月票。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