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人物物證俱全_我的姐夫是太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一百三十三章:人物物證俱全

第一百三十三章:人物物證俱全(1 / 2)

所謂的《文獻大成》,其實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典》。

朱棣還是很懂讀書人的,他得位不正,故而登基之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書。

所謂修書,就是搜集天下優秀的書籍製成一本大典。

這對於許多大儒而言,是極有吸引力的!

想想看,如果自己的書能收錄進大典之中,豈不是完成了文以載道的最終夢想?

對於讀書人而言,這就是一場盛宴。

可對於朱棣而言,卻等於是他操縱讀書人的手段!不聽話的人肯定是想都彆想,隻有聽話的人,才給你機會。

而且一旦修書,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儒生進行整理和抄錄文集。這些人可都是有官職的,等於給了不少讀書人一個官身。

修書對於讀書人而言,本就是至高的成就,再加上還有官身,可謂是一舉兩得。

因而在帝王心術方麵,彆看朱棣外表粗狂,動不動就對人家的娘有所企圖。

可某種程度,卻又將這些讀書人拿捏得死死的。

朱棣本著勤儉持家的心思,讓張安世直接去《文獻大成》裡抄書,張安世自然禁不住大喜。

要知道,《文獻大成》裡的質量更高,而且有大量當世翰林和大儒的注釋,這對圖書館而言,又是一個新的賣點。

於是張安世樂嗬嗬地看著朱棣道:“多謝陛下。”

朱棣也不吝誇讚之言:“朕原以為,你隻精通於經濟之才,誰還曉得,你竟還深諳治理!這治理雖是二字,可很不容易啊!伱這方法,是另辟蹊徑,很好!朕真羨慕太子,竟有你這樣的左膀右臂。”

張安世便連忙道:“陛下,臣也是陛下的左膀右臂,太子不過是臣的姐夫而已。”

朱棣笑了笑,他自然曉得,這張安世幾乎算是朱高熾撫養成人的,何況張安世父親早亡,太子雖是個姐夫,實則卻如張安世的父親一般。

朱棣倒沒有繼續往這話頭上深說,而是道:“你既是要招攬讀書人,那便儘心用命吧,好好地乾,不要給朕丟臉了。”

說罷,和張安世一道出了書齋,便見一個小樓裡門可羅雀,朱棣不由訝異地道:“那兒怎的這樣冷清?”

張安世道:“那裡都是些雜學的書,如九章算術,醫學,工學,農學等等,都是臣費儘心機搜羅來的。”

朱棣一臉惋惜地道:“讀書人不喜看這些書,倒也情有可原,隻是白白占了地方,倒是可惜了。”

張安世很是認真地道:“陛下,喜歡不喜歡是他們的事,可這世上,總會有人喜歡的。臣這兒的書,包羅萬象,有經學和四書五經,還有諸多史籍。可在臣看來,這雜學,一樣是大學問,是真正能匡扶天下,造福蒼生的。”

朱棣笑了笑道:“你自己拿主意,朕讓你在此鎮守,這裡的事,朕不插手。”

此時,朱棣話鋒一轉道:“朱勇幾個呢?”

“在帶兵呢。”

“幾個娃娃,這個時候該跟著他們的父兄好好學一學,帶個鳥兵。”朱棣嘟囔著道:“你這兵在何處?朕去瞧一瞧,再擺駕回宮。”

張安世便和朱棣一道出了圖書館。

哪裡曉得,這圖書館的外頭也是人山人海,許多人聽聞這裡有無數的書冊,都想要進來。

何況今日還是免費的,便有更多人心癢難耐了。

隻可惜,裡頭已人滿為患,門口守著的人不讓他們進去,因而鬨將了起來。

書籍在這個時代的寶貴,可見一斑。

朱棣沒理這些人,叫人牽馬來,便翻身上馬。

張安世和徐輝祖在後頭,也有人給他們索了馬來。

張安世便趁此機會對徐輝祖道:“魏國公辛苦了吧。”

徐輝祖深深地看了張安世一眼,微微笑道:“你小子不錯,比某些人強。”

張安世好奇道:“啊……某些人,小侄還想賜教,這某些人……”

徐輝祖卻道:“有這麼一個地方,供人讀書,沒有逼良為娼,也沒有什麼歪門邪道,這才是男兒在世走的正道。外間都傳你許多閒言碎語,你不要放在心上,更不要跟有些人學歪了,大丈夫在世上,有所為,有所不為,這些道理說出來,你可能覺得囉嗦,不過總有用處。”

張安世道:“受教。”

說罷,二人對視一眼,會心一笑。

這可是當今的國舅,而他張安世是未來的國舅爺,這應該也算是老帶新,有傳承的。

朱棣已經走在前頭了,二人也連忙上馬,一路疾行,不久,大營就到了。

朱棣騎兵入營。

便見這諾大的校場裡,裡頭的人都穿魚鱗甲,手中持木棒,在這烈日之下,五百人齊齊整整站著,一動不動。

朱勇、張軏、顧興祖三人也都全副武裝,就站在隊伍的前頭。

朱棣走馬觀花似地看了看,沉眉,不語,而後對趕上來的徐輝祖道:“你看如何?”

徐輝祖道:“不錯。”

朱棣一臉倨傲,這個時候,確實是朱棣值得驕傲的,畢竟統兵數十年,幾乎沒有什麼敗績,才有今日的人。

朱棣道:“看上去是威武,一個個站著跟木樁子一樣,不過……這與宮中的大漢將軍有什麼分彆?不過是站列而已,真正的精兵,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那才是虎狼!這些小子,還嫩著呢。”

徐輝祖點點頭。

這也是實話。

在朱棣的固有經驗裡,兵都是一場場大戰中廝殺出來的,而此時的明軍,之所以追亡逐北,百戰百克,也確實有其資本。

從太祖高皇帝起兵開始,無數人跟著太祖高皇帝轉戰千裡,四處廝殺,絕大多數人都死了,而剩下的人,哪一個不是精兵悍將?

等到太祖高皇帝的時代過去,餘下的這些軍將和精兵,依舊還承擔著年年與北元殘部作戰的職責。再加上靖難之役,那些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精兵,在朱棣心目中,才是大明傲視天下的資本。

至於眼前這些稚嫩的家夥,隻靠和禁衛一樣站著,看著倒也有一些樣子,可對朱棣而言,卻也不過如此。

所以……嗯,瞧不上。

張安世自是看明白朱棣眼中的意思,便道:“陛下,此言差矣,臣以為,真正的精兵,在於紀律,有了紀律,便能如臂使指。”

朱棣笑道:“能有這個樣子,也不容易了。你們這些家夥……將來若真想學一學這將兵之道,等朕出兵漠北的時候,就讓你們做朕賬下的親兵,教你們親眼看看,真正的精兵是怎樣的,等學個幾年,然後再讓你們獨領一軍,便能像張輔一樣,可以獨當一麵了。”

張安世沒有得到很高的評價,這令張安世有些無語,倒也沒有多說什麼。

想看的都看完了,朱棣便道:“朕該擺駕回宮了,圖書館的事,朕會給解縉和姚廣孝交代,你讓人去抄錄即可。”

說罷,再不耽誤,便與徐輝祖打馬而回。

回去的路上,朱棣是若有所思,徐輝祖也同樣有自己的心事。

“徐卿,你又在想靜怡的事了吧。”

徐輝祖道:“不,臣在想……張安世真是不拘一格,是個奇才。”

朱棣笑道:“這還不是在想你的女婿!”

徐輝祖隻笑了笑,沒說話。

他很清楚,他此時但凡接茬,都會被朱棣拿捏。

一起長大的夥伴,他太了解朱棣的性情了。

朱棣見徐輝祖沒有上鉤,心裡頗有幾分懊惱。

倒是在路上,見數十個騎呼嘯而過,沿途一個攤子被那騎馬之人撞飛,頓時守著瓜攤的老嫗嚎哭。

而那數十騎上的騎士卻是大笑,飛馬揚長而去。

朱棣見狀,勃然大怒,馬鞭直指那遠去的騎士:“這些是什麼人,亦失哈……上前來。”

亦失連忙走上前,至朱棣的馬下道:“陛下,這些是天策衛……”

朱棣冷笑道:“禁衛該當在營中,何以四處出沒,滋擾百姓?”

亦失哈道:“陛下,天策衛已調撥去了漢王府,歸漢王節製,至於為何如此,奴婢……奴婢……需去打聽一下。”

朱棣一聽,心裡更怒了。

徐輝祖卻一點都不奇怪,他那個外甥,他太了解不過了,當初還隻是王子的時候,這個外甥就敢偷舅舅的馬,而且聽聞,從南京回北平的時候,這朱高煦在沿途上還殺死了不少官民,有一個涿州的驛丞,隻因為惹他不高興,就被他直接殺死。

那時候的朱高煦,不過是燕王的王子而已,如今他的父親成了大明皇帝,這跋扈就更可想而知了。

徐輝祖神色認真地道:“縱容自己的兒子,隻會讓自己的兒子更加張揚跋扈,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朱棣聽出弦外之音,卻是露出了痛苦之色,又想發作痛罵,卻發現就算要罵,可能最後最該罵的也是自己。

於是恨恨地道:“取一些銀兩,給那老嫗。”

亦失哈聽罷,匆忙去了。

經過此事,接下來的這一路,朱棣都是悶悶不樂。

他痛苦地對徐輝祖道:“朕有三個兒子,長子還算穩重,可朕擔心他身子不好。次子跋扈,可他畢竟在靖難立下汗馬功勞,朕實不忍心。幼子朱高燧,如今已經就藩,倒是眼不見為淨。可這小子……也不是什麼好鳥,一肚子壞水呢。可無論如何,他們都是朕的兒子啊。”

說罷,臉上苦笑連連,又道:“朕當然知道你說的話有道理,朕也屢屢想要嚴令漢王就藩,裁撤掉他的護衛,狠狠敲打他,可事到臨頭,又於心不忍。你是知道朕的,朕這個人……雖也殺人如麻,可血脈人倫之情……朕卻總是猶猶豫豫,頗有婦人之態。”

徐輝祖歎息一聲道:“但願漢王能理解陛下的苦心吧。”

二人的情緒都不高漲,接下來的路程,一路無話,。

……

此時,李文生進了圖書館。

他是獨身一人來的。

和其他讀書人不同,他的家境一般,因而極少和其他讀書人閒逛。

對他而言,自己能中秀才,已經是祖墳冒了青煙,有天大的運氣了。

隻是此番入京參加南直隸的鄉試,榜已放出來,名落孫山。

李文生無疑是痛苦的,他心知自己科舉可能已經無望了,而自己這個秀才……和其他家大業大的讀書人相比,卻又顯得格格不入。

他打算在南京再居幾日,便預備回鄉,接下來好生經營家裡的幾畝薄田,實在不成,就再謀其他的出路。

他來這圖書館,也是聽聞這裡有天下藏書,無數的書籍,數之不儘,對於他這等寒門子弟而言,唯一能想辦法看到的書,也不過是四書五經而已,因此,他興衝衝地趕來,見裡頭人滿為患,不由咋舌。

幾乎所有的小樓裡,都充斥著人,而他孑身一人,就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般,顯得有些心怯。

就在此時,他猛地駐足,看到有一個小樓,空無一人,隻有寥寥幾人在那兒讀書。

李文生一愣,看那些早已是被烏壓壓的人占據的其他小樓,他便朝那比較空曠的小樓走進去。

隻見這裡有序地擺著十幾個書架,上頭滿當當的全是書。

有醫學,陰陽,煉金,天文、地誌、技藝等學。

而且上頭都進行了標注。

進來的幾個讀書人,看醫學和陰陽的人比較多一些。

可李文生的眼睛卻直勾勾地盯在了一排書架上。

這一排書架之中,是關於醫學的,多是一些藥方。

李文生走馬觀花地看了看之後,最終好奇地取出了一部書。

這書的名字倒有趣,叫:“瘟疫防治及處理”。

李文生一頭霧水。

瘟疫?

這難道不是瘟神降世的災害嗎?這樣也可防治?

他記得……自己的曾祖便死在一場瘟疫,因而下意識地取了此書。

一看書下的落款,張安世著。

張安世……

很耳熟……

李文生因為平日裡家貧,所以此番進京來考舉人,也是形影單隻。他沒什麼家學,全憑刻苦罷了,隻是刻苦可以讓他中秀才,到了舉人這裡……就不是能靠刻苦來解決了。


最新小说: 惡毒孕妻有空間,七零大佬掐腰寵 春意入軟耳 大唐:開局為李二獻上避坑指南 LPL史記 惡雌流放後,五個獸夫寵她入骨 鬥破:授徒萬倍返還,丹帝古河 預知厄運,我帶警局躺贏了 枯榮界 鬥羅:核平使者?這是絕世殺神! 這個夢境模擬太逼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