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大喜_我的姐夫是太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二百五十七章:大喜

第二百五十七章:大喜(1 / 2)

在這南京城裡頭,沒有什麼消息是瞞得過張安世的。

那王郎中既是已經回來,恰好又撞到了廷議,不出意外的話,特彆召他張安世入宮,就定是因為這件事。

張安世倒是氣定神閒,在臨上朝的時候,還不忘召那朱金來吩咐關於酒的事。

現如今,各處的酒水銷售渠道已經逐漸開始建立起來。

棲霞這邊,開了一個酒坊,還有一個玻璃製造作坊。

此時,張家在此建樓的好處就顯現了出來。

技術遲早都會流出去,這是肯定的。

這就得看流出去的時間是什麼時候了,何況就算流出去,這酒水的口感和工藝,肯定也是遠不如棲霞的。

所有招募來的匠人,心裡都有盼頭,一方麵是在棲霞穩定。另一方麵,踏踏實實乾個三年,就有可能在棲霞給分個宅子,一家老小就可接來,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因此,倒也不擔心人員大量的流失。

若隻是有人重金想收買一兩個人,就想要知悉全部的工藝流程,這一點很難做到。

就說燒玻璃,首先你得有爐子,爐子怎麼造呢?還有各種配方,各種材料的選擇,以及最終成品的質量檢測,這裡頭的許多名堂,也不是一兩個就可以摸透的。

唯一的辦法,就是將一大批人都收買了去。

可在棲霞想要收買一大群匠人去,這代價之高,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何況……一下子弄走這麼多人,不可能不引起人的注意力,要知道,棲霞可還有一個南鎮撫司。

雖說張安世沒有放出誰敢偷我工藝,我便殺人全家的話。可這麼明目張膽地翹棲霞商行的牆角,隻怕乾這事的人,少不得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這個份量,願意不願意承擔這個風險了。

朱金為了這酒的事,可謂是操碎了心。

從各地直營店鋪的選址,再到其他分銷渠道的建立,還有售賣人員的禮儀培訓,都是他一手操辦。

有時候其實他也無法理解,這麼貴的酒,就算能賣出去,可是銷量也是有限的。

商行現在的買賣多,掙錢的不少,何必為了這酒水的買賣大費周章。

隻可惜,他不敢勸阻張安世,反正張安世交代什麼,他乾就是了。就算私下裡有什麼疑問,也絕對不會表露出來。

跟朱金吩咐清楚事情後,張安世旋即便騎馬入宮。

等到抵達午門的時候,時間剛剛好,宦官正要召百官進入。

張安世下了馬,隨著人流魚貫而入。

楊榮看到了張安世,他顯得憂心忡忡,見了張安世之後,卻突然有了談興,一麵入宮,一麵走在張安世身旁,邊道:“侯爺,可聽說了戰報嗎?”

張安世抬眸看了楊榮一眼,才道:“楊公說的是廣寧?”

楊榮點頭道:“兵部也是昨日接到的,情勢十分危急,韃靼人勾結了兀良哈人,傾巢而出,一舉東進,直接威脅了廣寧,廣寧乃整個遼東的門戶,一旦失守,整個遼東可能就不保了。”

楊榮頓了頓,又道:“遼東對我大明而言,現在可能隻是雞肋,可雖是苦寒之地,而一旦落入他們的手裡,所謂此消彼長,便可大大增加韃靼部的實力。何況……一處軍堡已告破,裡頭上千人,儘數被韃靼人殺了個乾淨,還擄走了婦人一百七十餘……”

說到這裡,楊榮痛心疾首的樣子:“哎……難啊……太難了,這些人……多為軍戶,是朝廷遷徙至遼東的,為的就是充實遼東人口,固定邊防,遼東本就是苦寒之地,多少軍民百姓在那兒苟延殘喘,他們本就是大功臣,如今……卻又遭此屠戮,朝廷對不住他們啊。”

張安世心裡也不禁鬱鬱起來,忍不住道:“朝廷一定要好好撫恤他們。”

“撫恤?”楊榮苦笑搖頭道:“且不說事後撫恤有什麼用,他們可是攜家帶口屯駐的遼東。軍堡一破,全家老幼無一生還,不知多少人,被挫骨揚灰,這撫恤……給誰去?再者說了,此處軍堡一破,隻怕這個時候,韃靼人已急攻廣寧,廣寧有一萬九千軍民,還有……他們若是繼續深入,往義州,往……哎……這是多少百姓,多少人丁,數十萬遼東軍民百姓,俱都曝露在韃靼人的屠刀之下,又是何等的慘不忍睹。”

張安世道:“楊公放心,韃靼人自會退去。”

楊榮深深地看了張安世一眼,才又道:“禮部那邊的情況,難道安南侯還不知道嗎?”

“你是說那王郎中……”

楊榮搖搖頭,歎息了一聲,卻是道:“罷了,進去麵聖吧。”

很多時候,人懂得越多就越痛苦。

比如楊榮,他作為文淵閣大學士,天下各處的奏報都會彙總他的這裡來,許多事也能夠預知,可明知災難即將要發生,卻又能怎麼辦呢?

可笑的是,他名為文淵閣大學士,有宰輔之權,可很多時候,他也是有心無力,不得不坐等噩耗罷了。

有些事,是無可避免要發生的,所以絕大多數時候,楊榮理智地告訴自己,自己不能投入任何情感,天下多少淒慘的事,作為一個宰輔,應該冷靜處理,隻要做出對的選擇就可以了。

可實際上……人非草木,又如何能夠完全理智冷靜?

眾人徐步到了崇文殿。

滿朝文武,彙聚於此。

朱棣已經提前穩穩坐在這裡,他的臉色也有些不好,戰報傳來的時候,他立即意識到了韃靼汗的打算。

而兀良哈部的背刺,也讓他不禁為之懊惱。

這可能是他登基以來最大的失策,一直以來,朱棣對兀良哈人的賞賜都沒有斷絕過,可終究,他們還是和韃靼人合流了。

如此一來,韃靼人麵向遼東的屏障便被打開。

當年的時候,遼東幾乎是他這個燕王打下來的,而如今……反而在他成為皇帝之後,竟要失陷。

“陛下……”

此時,王郎中小心翼翼地站了出來。

朱棣淡淡地道:“卿去韃靼,那韃靼汗身體可好?”

“身體康健。”

朱棣皺眉道:“他如何說的?”

“他說……要與陛下,逐鹿天下,若是陛下不敢應戰……”王郎中戰戰兢兢地說著,小心翼翼的眼睛上撇,看著朱棣的臉色。

可惜,他距離朱棣太遠了,卻隻好繼續硬著頭皮道:“他自會提兵來南京。”

朱棣冷哼一聲,不屑地道:“好大的口氣。”

“臣萬死之罪。”王郎中拜下。

朱棣沒有對他發怒,隻道:“這與你無關,伱這一趟,也是不易。”

王郎中這才放下心來,隨即道:“臣還探知到,兀良哈部與韃靼部,合二為一,彼此十分和睦,這兀良哈部的首領,甚至被韃靼汗封為太師王……臣在進入金帳的時候,見他們兵馬如雲,可謂兵強馬壯,看來這幾年休養生息,他們又有了幾分實力。”

頓了頓,王郎中又道:“臣還詢問過沿途的一些老牧民,因臣往的乃是大寧,這些兀良哈部的牧民,也對韃靼汗讚不絕口。陛下,臣位卑,可今次卻察覺這韃靼汗鬼力赤,亦算是雄主,自他篡位為汗之後,收拾人心,養精蓄銳,已成我大明腹心之患。”

很多時候,使節所承擔的職責,還有刺探的功能,這也是為何,王郎中去的時候風風火火,半個多月的功夫便見了韃靼汗,可回來的時候,卻是拖泥帶水。

所以他必須慢吞吞地走訪,借此機會,了解一些大漠的情況,根據一些蛛絲馬跡,好向朝廷奏報。

雖然可能朝廷有另外的一些消息渠道,可他們有他們的職責,王郎中有王郎中的職責。

百官一個個露出憂色。

心腹大患……就意味著,一次規模浩大的軍事行動,即將要開始了。

自太祖高皇帝以來,蒙古內部都是內鬥不斷,而一旦他們團結起來,未來會發生什麼,雖難以預料,卻也知道,遼東和邊鎮的許多軍民,都要慘遭戰爭之苦。

朱棣頷首,他心裡自有計較,便道:“卿家頗有苦勞。”

王中郎此時也隻求無過,不求有功,故而連忙道:“臣無功而返,已是慚愧之至,萬死。”

朱棣便一揮手,示意王郎中回班中去。

待這王郎中回到了班中,便有一人站了出來,卻是禦史陳佳。

陳佳朗聲道:“陛下,安南侯節製禮部,派出使節,前往韃靼,這是自取其辱,此番何止是無功而返,簡直便是遭受奇恥大辱。韃靼人起兵,我大明竟還要去媾和,媾和也就罷了,竟還受韃靼人如此挑釁,臣以為……此事,安南侯該給一個交代。”

該來的總會來的。

不過……其實這也早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在大明被人彈劾乃是常態。

你若是覺得人家跟你有仇,才這樣乾,那就是想太多了……

嗯……人家乾的就是這份差事。

張安世厚著臉皮,好像充耳不聞。

朱棣則道:“當初是朕令張安世節製禮部,唔……是朕的授意。”

這意思很明顯了,議和的事,朕暗示過,張安世才去辦的,就彆糾纏了。

這陳佳顯然不打算就此罷休,道:“陛下,若這是陛下的心意,臣不勝惶恐。如今韃靼人殺我邊鎮軍民百姓,陛下竟與之議和,還受此屈辱,陛下啊……我大明百姓,猶如陛下的兒子,哪裡有做君父的,與殺子之仇媾和的?”

頓了頓,他繼續道:“何況……臣還聽聞,此行安南侯送出了大禮,這些大禮……無一不是天下奇珍,以我中國之珍寶,而賄之以韃靼,求得一時苟安,這難道也是陛下的意思嗎?若如此,如何對得住這邊鎮的百姓?如何對得住那些含恨而死的軍民?”

朱棣萬萬沒想,這陳佳不去罵張安世了,反而追著他,就是一頓狂噴。

可朱棣……

朱棣的老臉抽了抽,最終蹦出一句話來:“你他娘的說的在理,好啦,朕知道啦,以後再也不議和了。”

陳佳:“……”

這陳佳,說了這麼多,就等著朱棣大怒,狠狠訓斥自己,然後自己和朱棣再抬抬杠呢。

畢竟是禦史,而且這事,他完全占理,給自己換一個好名聲,其實才是禦史的升遷捷徑。

可哪裡想到……陛下居然不按常理出牌。

他恨不得對朱棣大吼:“來打我啊,笨蛋!”

顯然,朱棣今日打定了主意不會如他所願,隻道:“這件事……是朕一時糊塗,與眾卿都無關係。”

說著,他臉抽了抽,眼角的餘光,忍不住瞪一眼張安世。

不過很快收回了目光,又道:“從此之後,朕與韃靼人不共戴天,定誅韃靼汗,為軍民百姓伸張冤屈。”

此時,百官們一個個垂著頭,都默然無語。

大家實在提不起精神。

這是一次巨大的挫敗。

其實連魏國公和淇國公幾個,都是灰頭土臉,丟人。

朱棣也覺得這一次,自己算是老臉都丟儘了。可這責任,彆人也承擔不起,隻能他背著。

眼下,唯一的辦法就是等來年開春,禦駕親征,一雪前恥。不把韃靼人和兀良哈人打痛,他就不姓朱。

他察覺到百官的沮喪,卻也歎了口氣:“今日起,張卿不必節製禮部了,這禮部,還是照常吧。”

張安世乖乖地道:“是。”

就在這個時候,令朱棣意外的是,素來膽小的禮部尚書鄭賜,就在此時站了出來道:“陛下,老臣以為,此事不怪陛下,實是安南侯自作主張。陛下何必將臣子的罪責,攬在自己身上呢?臣以為,應該讓安南侯居家反省,麵壁思過……”

鄭賜膽小歸膽小,卻不代表不搞事。

他終於在這個時候出手了,他是知道朱棣的,朱棣要麵子,現在將責任攬在自己的身上,十有**,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

而他給朱棣一個借坡下驢,陛下一定對他另眼相看。

當然,這會稍稍地得罪了張安世,不過這不打緊,小小的得罪一下也沒關係,不是隻讓他麵壁思過嗎?若是張安世因此報複,陛下這邊必然認為張安世沒有容人之量。


最新小说: 我真沒想和刺蝟女孩戀愛 五行廢靈根修仙 重生之我的26歲女房東 奶爸修仙萌娃帶我登巔峰 災星?玄學貴女靠算命轟動全京城 禍害諸天從哥譚開始 華夏天機探秘錄 [娛樂圈]準備退圈養老,卻被巨星纏上了 逼爺入贅?讓你們活到年底都算喜喪! 陳糖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