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這個,張太公便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
他怕啊,甚至天天做噩夢,夢到張家的家業,最後都敗落到了自己的手裡。
因而,隻要有人提及到張安世,張太公必要罵聲不絕,也顧不得斯文。
張太公道:“你細細說。”
於是這李秀才便道:“前些日子,不是說太平府那邊……大量的耕地都荒蕪了嗎?這是陳家和周家的人說的,周家那邊,信誓旦旦。”
張太公聽罷,冷冷道:“作孽,這是作孽,辛苦經營的家業,被張安世那小賊,分給了那些懶戶,能經營得好嗎?那些愚人,怎麼能打理好田地?”
“是,是。”李秀才笑了笑道:“可……這事……大家隻是傳,後來又聽說,太平府內部,發生了權鬥,爭得極厲害,聽說開會的時候,有人甚至直接砸了茶盞,幾次都不歡而散。還有那張安世……”
張太公道:“這事,老夫早知道,昨日劉家人請酒,也說過這事,劉公乃是至誠君子,他的話……是可信的。”
李秀才卻是道:“今日……才知道,糧價漲了,還有人說,看到張家的商行,拚命的私下裡購糧……“
“什麼?”張太公眼睛一亮:“此事當真?”
“彆的還可以是誤傳,可這事啊……還真是親眼所見,是學生親眼看過,糧價應聲就漲了兩成。”
張太公可能不懂耕地,可作為家裡有隱田十萬畝的人家,他卻是懂糧價的。
這樣的漲跌,很不同尋常。
幾年南直隸的收成,可能會減少一些,可不至於造成這樣大的波動。
張太公微微顫顫地站了起來,在婢女攙扶下,蹣跚走了幾步,才帶著幾分振奮的神色道:“好,好……”
他笑了。
李秀才道:“不少商賈,都後悔不迭呢,他們倒是想要囤糧,可惜……”
張太公笑了:“囤糧,他們有倉嗎?不過……昨日有糧商來收糧,本來老夫是答應了的,不過現在嘛……”
他笑了笑,意味深長的樣子。
這不啻是雙喜臨門。
緊接著,他道:“叫管事的來。”
一會兒工夫,管事的便來了。
張太公當頭就問:“咱們還有多少空倉?”
“有許多呢,這陳米……差不多出儘了,就等收了夏糧……”
張太公眯著眼。
如果這個李秀才所言當真,那麼……還真就是……一筆橫財。
他有糧倉,有儲存的設施,一切應有儘有。
張太公看向李秀才道:“你說……張安世收糧,是為了什麼?”
李秀才猜測著道:“或許是因為太平府顆粒無收,所以……偷偷購一些糧……去彌補不足?如若不然……他那太平府……田地荒蕪,隻怕朝廷要見罪。”
“哈哈……”張太公道:“不錯,老夫也是這樣想,這事兒啊……你再去打探一下。”
“好。”
張太公回身,捏了捏一旁的女婢,道:“你平日不都說老爺我的身子不濟了嗎,今日老爺心情好……”
…………
次日正午,李秀才從棲霞趕回來,他越發的激動。
這一次,張太公端坐,早已在等他了。
二人見麵,他就立即問:“如何?”
李秀才振奮地道:“又漲到了,漲了七十文錢……而且還是平白無故的漲,現在不少人……都急了。還聽說,太平府開始派了許多人,把守各處的渡口和碼頭,不許人輕易出入,查得很嚴。也有不少商賈說……那些流言蜚語,都是胡說八道,太平府的糧食長勢好得很。”
張太公笑了:“哈哈……這是欲蓋彌彰,那些賤商,真是和張安世沆瀣一氣。若真如他們所言,糧食怎麼會漲?這可是真金白銀,世上有這樣的傻瓜嗎?”
“是啊,太公,學生也是這樣想的。還聽說,太平府要組織一批人,去參觀他們什麼什麼鄉呢,讓大家看看糧食的長勢。”
張太公又笑,帶著幾分嘲諷的意味道:“這張安世急了,此人善於做政績,此等官方欺上瞞下的東西,老夫活了一大把年紀,早不知見了多少回了,無非是找一個糧食長勢好的地方,讓你去看看,實則……不過是偷梁換柱的把戲罷了。”
“是極。張公高見,陳家和周家那邊,也是這樣說的,陳家的公子,還跳起來罵呢。”
張太公道:“這樣說來,等夏糧收了,不但糧食堆不滿糧倉,還可能糧食不足,這張安世又急著購糧,會想儘一切辦法,好彌補和掩蓋太平府的問題。若是這個時候,張家也購一大筆糧存著,不但……可以教這張安世更買不到糧,去給他塗脂抹粉,而且咱們還可能大賺一筆。”
“學生也是這樣認為,其實周家那邊,也是這樣想的。”李秀才眉飛色舞地接著道:“說無論如何都能大賺,隻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可要是借此機會,弄垮了太平府,則是利國利民啊。”
張太公雖也這樣想,卻倒也還有著幾分謹慎,他頓了頓道:“嗯……老夫再想想。”
李秀才則道:“不能再想了,再耽誤,價格怕還要漲。周家和陳家都已動手了……”
張太公卻愁眉不展,這事他已覺得靠譜,可出於一種本能的謹慎,他還是不願意孤注一擲。
就在他猶豫之間,猛地,張太公想起了什麼,立即道:“邸報,今日的邸報呢?有從城裡帶來嗎?”
一個女婢忙上前道:“清早就叫人帶來了。”
“取來。”張太公道。
李秀才一頭霧水。
等邸報送來,張太公認真地端詳了起來。
他似乎在翻找著什麼,終於,他在一個邸報的角落裡,找到了他想看的東西。
他口裡喃喃念道:“關於太平府情況的澄清說明:太平府衙鄭告,今有宵小之徒,四處謠傳太平府夏糧顆粒無收,此等流言蜚語,甚囂塵上,傳播之人,可謂居心叵測,今太平府敬告曰:一,凡有再傳此言者,決不輕饒,必拿首犯,以儆效尤。二:太平府糧食長勢極好,雖受乾旱影響,卻並無大災,情勢可控,今歲必為豐年。”
張太公念畢,他顫抖著乾癟的嘴唇。
李秀才則側耳傾聽。
張太公又默讀了一遍。
而後,這張太公突然拍案,眼眸微張道:“哈哈……這一下,心裡有底了!收,立即給老夫收糧!無論動用什麼手段,給我想儘辦法收糧……家裡的米倉,都要收滿,有多少要多少,無論什麼價格!”
李秀才詫異,看著張太公道:“張太公……這……”
張太公道:“本來這張安世不做聲,老夫心裡還沒有底呢!你瞧,現在這小子氣急敗壞,竟是在邸報中又是出言威脅,又是大張旗鼓地說他太平府是個豐年,張安世此賊狡詐,此人嘴裡的話,半句都不能聽,他說是豐年,必定是要掩蓋什麼,他是做賊心虛呢!”
“現在……老夫可以保證,太平府出事了,現在收糧,就是不讓張安世收了糧去應付太平府糧田荒蕪的事實,也可從中大賺一筆。依老夫所見……張安世會不計一切後果收糧掩蓋,他的錢莊家大業大,為此肯付出一切代價,隻怕到時……糧價漲到七兩、八兩一石,老夫也不會覺得驚詫。”
李秀才聽罷,頓時也想明白了,連忙道:“張太公高見啊,反是學生愚鈍了。”
張太公搖頭晃腦,捋著花白的胡須,誌得意滿地道:“老夫活了一輩子,什麼樣的亂臣賊子不曾見過?這些人的手段,說來說去,就是這麼一回事。”
“這一次,不但有機會……徹底教這太平府垮了,且還有機會牟取一筆巨利,這兩全其美,才能消老夫所恨啊。”
李秀才點了點,卻也帶著幾分遺憾道:“可惜學生……家裡沒有糧倉……”
張太公笑吟吟地道:“這無妨,可以算你一個,你拿銀子來收糧,收來的糧,也可存我張家的倉裡,不……”
他顯然是突然想起了什麼,對著外頭大聲吩咐道:“來人,來人。”
婢女連忙走來道:“老太爺。”
張太公道:“去告訴管事,咱們張家,再建十個倉,給我立即建。”
“是。”
…………
此時的張安世,正低頭看著一份份奏報。
這個時候,他不得不接受,自己自打分地之後,已經聲名狼藉的事實。
從前的時候,一般人是不敢指名道姓的罵他的。
可顯然,有人被惹急了,如今……
再看看糧價的長勢,張安世大抵明白……已經有很多人……想要讓他死了。
陳禮在一旁道:“公爺……有不少讀書人……還都掛在嘴邊一句話。”
“不要吞吞吐吐,你就不能一口氣說嗎?”
陳禮道:“他們說,捍衛名教,就在此時!”
張安世撫掌道:“這話很熱血,而且簡言意駭,確實很有號召力。不過……我覺得……隻是熱血,氣氛還不足,你手頭,有幾個讀書人眼線?”
“十數個。”
張安世嫌棄地看了他一眼道:“怎麼才這點?”
陳禮倒顯出幾分委屈道:“但凡有正經的讀書人,誰願意給咱們錦衣衛做眼線啊。”
張安世道:“那你就叫他們……趕緊再傳出去一番話,叫活捉張安世,購糧自救,不買不是讀書人。”
“啊……”陳禮整個人又給整懵了。
他已經開始懷疑,張安世被人奪舍了。
…………
第二章送到。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