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世的神色不太好,正沮喪地道:“陛下,這陳登,倒也硬氣,此人心懷死誌,死也不肯開口,這樣的人……說起來,臣也對他佩服。”
朱棣呷了口茶,皺眉起來,道:“如此硬氣,那就不是尋常的亂黨了,必有更大的圖謀。”
“是。”張安世道:“臣也是這樣想的,所以關照過陳禮,教他再想辦法。”
亦失哈躡手躡腳地站到角落裡,聽到這裡,便忍不住道:“陛下,奴婢有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亦失哈如今已顯得謹慎了很多,畢竟這一次陳登一桉,直接一悶棍將他砸暈了,到現在還沒有緩過來呢!
朱棣瞪他一眼道:“有話便說。”
“陛下……”亦失哈道:“東廠自犯下大錯之後,如今……為了亡羊補牢,倒也儘力地查探了一下,卻發現……近幾日……在這和州,突然許多士紳三五成群的聚集,且牽頭之人……活動異常的頻繁,都是打著詩會和談古論今的名號,其中……對朝廷頗有微詞。奴婢在想……這些……是否就是陳登的餘黨,此時借以以文論友的名義結社,彆有所圖?”
朱棣聽到這些,立即警惕起來,皺眉道:“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也敢如此?”
張安世抬眸看著亦失哈道:“此人是誰?”
“叫馬愉。”亦失哈道:“就是當初那個狀元,此後從商,買賣做的不小。”
張安世:“……”
張安世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他終於知道,為何那馬愉非要跑來找他了。
當時還覺得這個家夥過於謹慎,過於小心呢,沒想到……這家夥居然如此的深諳人性。
朱棣對於這個馬愉,也有很深的印象,便道:“朕當初見他,倒像忠民,熟料……”
張安世笑了笑道:“陛下,這與讀書人交往,也算罪過嗎?若這樣說的話,皇孫在和州,也與不少讀書人和聚集來此的讀書人頗有往來,難道皇孫殿下……”
亦失哈:“……”
這種比較,也不是普通人能敢這樣和皇帝說了。
有時候論大膽,亦失哈是真服張安世。
想到這個,亦失哈便忍不住羨慕張安世。人和人是不同的,人家張安世有底氣。
看,朱棣聽罷,臉色反而溫和了不少。
張安世又道:“還有一些事,陛下,這幾日,臣倒是……和這馬愉,促成了一些事。”
朱棣看向張安世,不禁透出一絲好奇,道:“何事?”
張安世微笑道:“馬愉的船業,為了募資,倒是讓棲霞商行注了一些資金給他的船行,購置了一些船行的份額。”
朱棣一聽,立即就明白了。
這馬氏船行,原來棲霞商行也有一份,棲霞商行,朱棣又占股,論起來,這是自家的買賣呢!
這下子,朱棣心裡就有數了。
當即,朱棣便朝亦失哈吼道:“入你娘,成日杯弓蛇影,正經事不乾,逮著無辜的忠民去查探,要乾點正經事,如若不然,朕要東廠有何用?”
亦失哈:“……”
這亦失哈頓時露出了委屈之色,慌忙跪下請罪:“奴婢萬死,奴婢……往後,再不敢……不敢……了。”
張安世立即道:“可說起來,亦失哈公公如此儘心,已是難得了。陛下,其實查一查,也沒什麼不好,最怕的就是下頭的人,不肯儘心儘力。”
儘心是態度問題,查錯了是本事問題。
亦失哈的態度還是很端正的,這一番話,便令朱棣的怒火一下子消了下去。
朱棣當下便道:“這倒也沒錯,廠衛本就是捕風捉影,起來吧。”
亦失哈悻悻然的站起,心裡酸酸的,他覺得自己今年好像百事不順,好像乾點啥都會出錯。
莫非……是這東廠克自己?
“奴婢謝過陛下。”
朱棣隻頷首。
過不多時,楊榮等人便一道來見,楊榮先是稟奏了一些各部堂的事。
朱棣耐心聽了聽,隻是邊聽,眉頭微微皺起,猛地道:“楊卿,卿等怎麼身上有股酸臭味?”
楊榮幾個頓時訕訕,一臉無語之色。
胡廣倒是尷尬地道:“陛下,行在這兒,沐浴一趟不易……臣等……臣等……”
朱棣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隨即便歎道:“難為你們啦,等這錢糧之數,大致地出了結果,朕便擺駕回宮,諸卿再堅持一些日子。”
楊榮便道:“臣等蒙陛下厚恩,些許困難,不足掛齒。”
朱棣嗯了一聲,似想到什麼,卻是心事重重地道:“皇孫今日去了何處?”
“聽聞,下鄉去查問水利了。”
朱棣道:“水利可是大事,朕聽聞,他在太平府時,就曾擔負過水利的重任?”
一旁的張安世立即如數家珍道:“曾在當塗縣負責過。”
朱棣點點頭,接著道:“年輕人就該多曆練一二,朕當初,就是這麼曆練出來的,當然……從前隻需知農耕,通兵馬,便足以了。可現今,卻大不相同,瞻基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張安世笑道:“是,臣也是這樣認為。不過曆練是一回事,重要的還是皇孫能夠正心誠意。京城之中,不少勳臣之後,倒也想讓他們去磨礪一番,可他們的心思,卻在飛鷹逗狗上頭,卻也難成大器。”
朱棣聞言笑了起來,一臉與有榮焉地道:“是啊,還是要看其心誌。”
正說著,外頭有宦官歡喜地進來道:“陛下,皇孫回到了。”
“叫來。”朱棣大喜,整個人似一下子有了無窮的精神氣。
不久之後,朱瞻基便帶著幾分疲憊回來,朝朱棣行了個禮:“孫臣見過皇爺爺。”
朱棣目光灼灼地看著朱瞻基,親昵地道:“方才還說起你,怎麼樣,很是辛苦吧。”
“倒也不辛苦。”朱瞻基道:“孫兒出入都有車馬,乏了隨時有人為孫兒預備休憩之所,餓了便有人供奉酒食,與那百姓相比,已不知輕鬆多少,談何什麼辛苦呢。今日孫臣見農人們播種,都是清早摸黑出門,一家老小,在田間勞作,正午也不回家,卻都是吃著清早帶來的幾個蒸餅,草草果腹,今日還有陰雨,遮風避雨之物,也不過是一個鬥笠而已,身上的衣衫濕漉漉的,也來不及更換。”
朱棣聽罷,倒是肅然。
楊榮等人暗暗點頭,下意識地看一眼張安世。
心裡滴咕,張安世這樣的人,竟是教出了皇孫這般的聖孫,真是……真是不可理喻。
當然,楊榮並非是對張安世的能力有什麼成見,也不是揣測張安世的道德問題,隻是這張安世的好吃懶做,卻是大家都看在眼裡的。
卻見朱瞻基又道:“還有許多,都是和孫臣這樣的少年,卻比孫臣黑瘦了許多,卻也跟著父兄,在田間忙碌,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赤足被泥濘中的雜物割傷了,也渾然不覺。”
說到這裡,朱瞻基露出感觸之色,接著道:“此種情景,孫臣所見實在多不勝數,這還是和州,百姓們已分取了田地,若是其他的州府,就更加無法想象了,可見民生多艱,若非親眼所見,尋常人實在難以想象。”
朱棣則是不由感慨地道:“太祖高皇帝若知有此子孫,必要喜不自勝。”
朱瞻基又道:“除此之外,就是和州這邊,大抵也已統計了今年的錢糧數目,當然,這隻是和州本州的折算,夏稅還未征收,隻是粗略的估計罷了。”
朱棣眼眸一亮,很快從感慨中走出來,當即振奮道:“是嗎,這樣的快?”
……
今天有事要忙,於是調了鬨鐘淩晨三點起來碼字,老虎覺得自己也是拚了,好吧,繼續求個月票吧,嗯,親愛的同學們,投個票,讓勞碌的小老虎高興一下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