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連發十幾條評論,鋪天蓋地。
一)
請翻到本卷第89章,我以為已經講清楚,已經能理解了。
永嘉九年的時候,因為輸京漕糧減少,王衍上奏司馬熾,請貶琅琊王司馬睿為縣王,以示警告,沒卵用。
後麵懶得多寫了,因為根本沒什麼用,即便要寫也是一筆帶過,沒想到有人還認為朝廷大義能讓司馬睿內部內耗……
我就問一句:漢室威望大不大?
比晉室大多了。
曹操為何不讓獻帝下詔任免袁紹、劉備、孫權等人帳下的將官?人家內部一團和氣嗎?
甚至更進一步,為何不直接下詔賜死袁紹、劉備、孫權?
挾天子以令諸侯,哪比得上“挾天子以令諸侯自裁”來得快啊?
但曹操有腦子!
他知道權力的本質是對你治權的認可,隻有大家都承認的權力,才是真權力。
漢室威望再大,對麵就認定了獻帝是曹操操控的傀儡。而且這也是事實,天下很多人包括曹操手下)即便嘴上不說,心裡也是這麼認為的。
諸侯們這時候有靈活的雙標。
對袁紹、劉備、孫權這類人來說,有利的詔書,無傷大雅,給點麵子,接受了。
有害的詔書,直接扔到一邊。
甚至遇到那脾氣暴的,還要痛罵一番曹賊——不是罵獻帝,是罵曹操。
曹操心裡很清楚,所以他不太願意做這種事,因為這樣有兩個壞處。
1)漢室威望降低;
2)曹操漢賊的形象愈發深入人心。
下麵進入第二個問題。
二)
曆史上曹操有沒有借獻帝名義罷免過諸侯呢?
有的,比如劉備。
劉備曾經當過左將軍、豫州牧,從曹操那裡逃走後,老曹很不高興。
但他並沒有立即罷免劉備,而是等討平鄴城之後,任命王思為豫州刺史。
這也不是特意針對劉備,而是為了梳理自己的地盤。
這個時候,劉備還是以左將軍、豫州牧自居,甚至入益州之後,還是如此,大家也都認,雖然他已經被天子罷免了。
直到稱漢中王後,劉備才把這兩個官印交給朝廷。
三)
朝廷威望有沒有用呢?
答案是看時候,也看人。
漢末即便到了董卓之亂的時候,仍然是有威望的,可以任免官員。
但當李傕、郭汜一通亂搞之後,那會基本不行了。
有些地方需要朝廷,可能會勉強承認,但搞不好隻承認封官晉爵,不承認罷免官員。
有些人因為價值觀、閱曆、家庭環境、教育等因素,也承認。
曹操還是靠漢室撈了不少好處的,包括人才、地盤等等。
但對形成割據勢力的諸侯,在沒有軍事上重創他們的時候,彆做夢了,縱有個彆人能投靠過來,屁用沒有,曹操都不願意做,就你聰明?
四)
由前麵推出一個問題,漢室既然沒卵用了,主要對手都不認,曹操為什麼不直接篡位?
很簡單,那會惹得內部不穩。
是,漢室已經威望很低了,天下大把人罵曹賊,都知道獻帝是傀儡,但請注意,人們隻是罵曹操,不會罵獻帝。
因為在時人的價值觀裡麵,天子還是具有神聖性的,曹操直接篡位的話,可能讓人無法接受——簡單來說,曹操覺得時機不成熟,不敢賭。
理論上來講,曹操晚年強行篡位也不是不可以嘗試一下,我覺得大概率還是能成功的,即便有動亂,也能平定,但曹操覺得沒必要。
已經所有權力都在手裡了,更進一步或許更名正言順,但好處不夠大,何必呢?
當然這裡麵也可能有曹操個人意願的因素,沒幾年好活了,何必臨死前過把皇帝的癮呢?
再者,人們知道漢室沒用,也知道曹操明麵上禮遇天子,暗地裡欺負得非常狠,天子沒任何臉麵可言,威望已跌到泥地裡。
但這不代表你可以篡位。
這是兩件事情,程度有區彆。
二極管的可能無法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是這樣的,我舉個例子。
第一步:既然天子有用,那就可以任免官員,挑動對方內部不和;
第二步:什麼?不行?那還留天子乾嘛,直接篡位好了。
這就叫二極管思維,他們不懂這裡麵還有程度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