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起源很早,冒頓單於時就有了,被匈奴打敗,遠竄塞外。
東漢時期,匈奴潰滅後,鮮卑蠶食匈奴地盤,吸收當地各個部族包括匈奴),慢慢形成了融合民族。
史載匈奴遺種十餘萬落,應該大部分都被鮮卑吞並了,或者被擊殺了。
落是草原計量單位,最開始是一個帳篷。到了曹魏、西晉時期,烏桓、鮮卑出現幾個帳篷在一起放牧一般是4個帳篷),這幾個帳篷統稱為一落,但並非普遍現象。
落的人數很不好統計。
如果是單個帳篷,少則一人,多則一大家子47人。
如果是多個帳篷,那更不好統計。
下麵進入正題。
鮮卑一開始的戰鬥力是比較差的,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45),鮮卑、匈奴萬餘騎寇遼東,太守祭肜“自被甲陷陣,虜大奔,投水死者過半,遂窮追出塞”。
戰鬥過程就這麼簡單一句話。
從中可以判斷出,鮮卑、匈奴騎兵10000+入侵遼東,東漢軍隊集結交戰,鮮卑、匈奴的輕騎兵直接被重甲騎兵衝垮了。
這個時候的鮮卑,大概率還是傳統草原騎射戰術,本身裝備也差,被一衝就垮。
此戰過後,鮮卑明白了自己的斤兩,於是前來投靠。
但投靠的時間不長。
一)漢和帝時期88106)——東漢開國六七十年,距離董卓入京189)天下大亂還有大約一百年時間——鮮卑第一次叛亂。
1)和帝永元九年97),遼東鮮卑攻肥如縣,太守祭參坐沮敗,下獄死——規模不詳,戰鬥過程不詳。
2)永元十三年101),遼東鮮卑寇右北平,因入漁陽,漁陽太守擊破之——規模不詳,戰鬥過程不詳。
漢和帝在位剩餘時間無戰鬥記錄。
總結一下:這兩次基本就是寇邊劫掠,規模應該不大,最多幾千騎兵。
二)漢殤帝、漢安帝時期106125)
1)延平元年106),鮮卑複寇漁陽,太守張顯率數百人出塞追之,後來遇到鮮卑人埋伏,幾百人潰散,張顯、嚴授等人斷後力戰,俱死。
“因複進兵,遇虜伏發,士卒悉走,唯授力戰,身被十創,手殺數人而死。顯中流矢,主簿衛福、功曹徐鹹皆自投赴顯,俱歿於陣。”
永初年間107113),“鮮卑大人燕荔陽詣闕朝賀,鄧太後賜燕荔陽王印綬,赤車參駕,令止烏桓校尉所居甯城下,通胡市,因築南北兩部質館。鮮卑邑落百二十部,各遣入質。是後或降或畔,與匈奴、烏桓更相攻擊。”
鮮卑投靠了過來,幫東漢打匈奴、烏桓。
這應該是東漢使用了外交手段。
匈奴、烏桓一樣入塞劫掠,東漢也很煩他們,於是拉攏鮮卑。
鮮卑大概也想進一步吞並匈奴、烏桓的部落,並收取互市好處,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另外,此時鮮卑並未統一,來投的部落也不能代表鮮卑這個大群體。
2)元初二年114),遼東鮮卑圍無慮縣,州郡合兵,固保清野,鮮卑無所得。複攻扶黎營,殺長吏。
3)元初四年116),遼西鮮卑連休等遂燒塞門,寇百姓。烏桓大人於秩居等與連休有宿怨,共郡兵奔擊,大破之,斬首千三百級。
4)元初五年117)秋,代郡鮮卑萬餘騎遂穿塞入寇,分攻城邑,燒官寺,殺長吏。
5)這一年冬天,鮮卑入上穀,攻居庸關,複發緣邊諸郡、黎陽營兵、積射士步騎二萬人,屯列衝要。
6)鮮卑入馬城塞,殺長吏。度遼將軍鄧遵發積射士三千人,及中郎將馬續率南單於,與遼西、右北平兵馬會,出塞追擊鮮卑,大破之。
7)建光元年121),其至鞬複畔,寇居庸,雲中太守成嚴擊之,兵敗,功曹楊穆以身捍嚴,與俱戰歿。
鮮卑於是圍烏桓校尉徐常於馬城。度遼將軍耿夔與幽州刺史龐參發廣陽、漁陽、涿郡甲卒,分為兩道救之;常夜得潛出,與夔等並力並進,攻賊圍,解之。
到了這會,史書對鮮卑有一個評價:“鮮卑既累殺郡守,膽意轉盛,控弦數萬騎。”
8)延光元年122),複寇雁門、定襄,遂攻太原,掠殺百姓。
9)二年冬123),其至鞬自將萬餘騎入東領候,分為數道,攻南匈奴於曼柏,薁鞬日逐王戰死,殺千餘人。
10)三年秋124),複寇高柳,擊破南匈奴,殺漸將王。
漢安帝這不到二十年過去了。
總結一下,比起漢和帝十八年,戰鬥頻次大大增加,規模也逐漸變大了。
如果說之前還是幾百、幾千規模,現在已經是幾千、萬餘規模。
東漢邊塞郡縣的兵力構成是:郡兵+胡騎。
郡兵裡麵胡人、漢人都有,步騎皆有。
胡騎主要是匈奴,烏桓,可能也有部分投靠過來的鮮卑。
元初五年117)是一個分水嶺,從這一年開始,東漢朝廷調用內地兵馬,不然守不住,如積射士、黎陽營。
積射士是弓弩兵,主要用來防守,也可以跟隨車隊出戰。
黎陽營是東漢正規騎兵。
但這兩者都有很大缺陷,積射士主要參加防守戰鬥,黎陽營規模太小,對外作戰主力還是靠的胡人雇傭兵以及邊塞郡兵裡的騎兵部隊——後者和黎陽營一樣,規模也不大。
116年,烏桓大人於秩居和鮮卑大人連休有仇,與郡兵一起奔擊,斬首1300。
117年算是一次規模比較大的戰鬥了,因為鮮卑人自秋入冬,連續進攻,連破城邑,連殺長吏,於是鄧遵率積射士3000弓弩兵、匈奴騎兵人數不詳)、兩個郡的郡兵人數不詳),出塞追擊,大破之。
戰鬥過程其實可以推導。
鮮卑人大掠而回,跑路了,鄧遵尾隨撤退的鮮卑人追擊,戰果是“大破之”,“獲其生口及牛、羊、財物甚眾”。
121年開始,東漢就比較被動了。
鮮卑四分五裂,不斷有人投靠漢朝,又不斷有人反叛,同一時間內反漢的鮮卑人穩定在“控弦數萬騎”。
從121年124年,遼東、遼西的胡人雇傭兵損失慘重,死了兩個王。
鮮卑人戰鬥力提升了,也打出了自信心“鮮卑既累殺郡守,膽意轉盛”。
東漢邊塞四處是漏洞,還被鮮卑打到太原,“掠殺百姓”。
三)漢順帝125144)時期
1)永建元年126)秋,鮮卑其至鞬寇代郡,太守李超戰死。
2)永建二年127)春天,前一年秋天入寇的鮮卑人飽掠而回,中郎將張國派兵尾隨追擊。
“遣從事將南單於兵步騎萬餘人出塞,擊破之,獲其輜重二千餘種。”
3)還是這一年,遼東鮮卑六千餘騎亦寇遼東玄菟,烏桓校尉耿曄發緣邊諸郡兵及烏桓率眾王出塞擊之,斬首數百級,大獲其生口、牛、馬、什物,鮮卑乃率種眾三萬人詣遼東乞降。
4)三年、四年128129),鮮卑頻寇漁陽、朔方。
5)六年秋131),耿曄遣司馬將胡兵數千人,出塞擊破之。
6)同年,漁陽太守又遣烏桓兵擊之,斬首八百級,獲牛、馬、生口。
烏桓豪人扶漱官勇健,每與鮮卑戰,輒陷敵,詔賜號“率眾君”。
7)陽嘉元年132)冬,耿曄遣烏桓親漢都尉戎朱廆率眾王侯咄歸等,出塞抄擊鮮卑,大斬獲而還.
8)二年春133),匈奴中郎將趙稠遣從事將南匈奴骨都侯夫沈等,出塞擊鮮卑,破之,斬獲甚眾。
9)秋天,鮮卑穿塞入馬城,代郡太守擊之,不能克。
134年及之後十年無戰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