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之撥雲見日!
在處理遼軍這三萬士兵屍體的同時,杜壆命令宋軍將士換上這遼軍的衣服。
秦明看著穿在身上的遼服,不解的問道“杜大哥,你讓我們換上這種東西乾什麼?”
索超也是附和道“就是啊這衣服不僅樣式醜,而且還有一股怪味,穿在身上難受死了。”
杜壆解釋道“這些衣服現在可是有很大的作用,接下來的大戲能不能唱起來就全靠你們的表現了,不要讓我們失望啊!”
這話一出,大部分人都是一頭霧水,秦明也是充分發揮了不懂就問“杜大哥你說的大戲是什麼?我們這些大老粗哪裡會唱戲,哥哥要是想聽戲的話京城不是有的是嗎?”
看著這個目露不解神情的糙漢子,露出了一個‘和善’的笑容,剛準備和他好好解釋一番,人群之中突然傳來了一陣騷動。
杜壆不解的問道“發生了何事?”聽到問話,眾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是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沒過一會兒,眾人便明白發生了何事。隻見兩名士兵,押著一個女扮男裝的女子走了過來。
杜壆看著那張熟悉的臉龐,先是驚喜,再是不滿,最後化為了擔心。不僅是他,林衝等人也是認出了眼前的女子是誰。龐萬春更是直接出聲道“妹妹,你怎麼來這裡了。”
兩名押著龐秋霞士兵聞言直接呆在了原地,龐秋霞趁機掙脫了二人的束縛,然後飛奔而來。
龐萬春見狀也是張開了雙臂,可是龐秋霞卻是直接略過了他,然後撲進了杜壆的懷抱。龐萬春此時十分的尷尬,張開的雙臂怎麼也不是,最後指著自己的妹妹,半天也說不出話來。眾將見狀紛紛大笑出來。
杜壆看著懷中微微抽泣的可人,右手輕撫她的後背柔聲道“秋霞,你怎麼來了,我不是讓你們在家裡等我們回來嗎?”
龐秋霞聞言也不說話,隻是安靜的臥在杜壆的懷中。杜壆見狀也不再發問,隻是享受著這戰爭之中難得的寧靜。
大家也很識時務的沒有打擾他們兩個,看著那兩個還楞在原地不知所措的士兵,龐萬春沒好氣的說道“你們兩個還呆在這裡乾嘛?等我請你們吃板子嗎?”
兩人見狀也是急忙告退,開玩笑,再不走恐怕真的就要吃板子了。一眾士兵看著這兩人,默默的在心中給他們豎了一個大拇指。心想兩位兄弟,你們是真的猛,竟然連將軍的的女人都敢抓。
也許是一路舟車勞頓太過辛苦,也許是一路過於擔心杜壆的安慰,此時的龐秋霞竟然在杜壆的懷裡睡著了。
看著龐秋霞安靜的麵龐,杜壆將她放進了一頂遼兵用來休息的帳篷,杜壆輕撫著她美麗的臉龐,心想這一路走來一定很辛苦吧,好好的睡一覺吧,是我不好,讓你擔心了。
而外麵秦明、索超、縻貹三人卻是纏上了朱武。朱武看著這三個大漢不解道“我說,三位兄弟不去休息,圍著我乾什麼啊!”
秦明撓了撓頭說道“這不是不明白哥哥說的大戲是怎麼回事嗎,現在又不好去打擾他們,便隻好來問你了,相信你一定可以為我們解惑的。”
朱武聞言說道“原來你們是為了這件事啊,那我就跟你們分析一下哥哥的意思吧。你們想啊,現在遼軍還不知道他們的前軍已經被我們消滅的消息吧。”三人聞言齊齊點頭。
朱武接著說道“那我們自然不就可以偽裝成遼軍,然後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嗎?如果他們的中軍和後軍離的足夠遠的話,我們興許可以直接將他們的中軍消滅,到時再如法炮製,說不定我們這次就可以以最小的傷亡解決這次雁門關之危。”
三人聞言頓時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然後齊齊說道“多謝朱軍師為我們解惑。”
朱武擺手道“行了,我可不是什麼軍師。現在趕緊去休息去吧,戰爭還沒有結束呢,我們得養足精神才是。”雖然話是這麼說,但那嘴角上揚的笑容卻是暴露了他的心情。軍師,還不錯。
此時,先前被杜壆派去傳令的士兵經過全力驅趕,也是到達了這附近最近的州城。入城之後,也不停留,隻把太守府,然後將宋軍獲得大勝,一舉消滅了遼軍先鋒三萬人的消息說給了太守。
太守起先是不信的,因為這麼多年了,宋軍在麵對大遼兵馬的時候隻有失敗的份,哪裡會取得如此大勝。不過經過傳令兵的解釋,抬手也是終於明白了這則消息是真的,然後便將這則消息昭告了全城,一時間全城人民全部振奮起來,多少年了,他們終於在麵對大遼兵馬時取得了勝利。
傳令兵也不再遲疑,換了馬匹之後便前往了下一站,太守大人也是派出了傳令兵跟他一起過去。
就這樣,隨著眾人的不停奔走,越來越多的州城得到了這則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令軍的隊伍也越來越多,從最開始的一個人到現在已經有了上百人之多。
越來越多的人得到了這則消息,最後當皇帝趙佶和滿朝的文武得到了這則消息之後也是忍不住興奮起來,趙佶更是說道“好樣的杜壆,朕果然沒有看錯你,你果然沒有讓朕失望。”就連蔡京與宿元錢這兩個死對頭也是忍不住相視一笑,顯然是對於這個結果十分滿意。
與此同時,除了一眾大臣和平民百姓之外,一眾江湖豪強也是得到了這則消息。
遠在梁山的王倫也是笑道“嗬嗬,杜將軍不愧是人中豪傑,這才多長時間就取得了這場大勝,我們也應該好好練兵才是,就算不能上陣殺敵,也可以加強自身實力不是。”
二龍山被晁蓋安排留守的吳用也是輕搖羽扇,笑道“杜將軍和晁大哥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
而此時已經麵刻金印的宋江已經投靠了自己的好兄弟小李廣花榮,閻婆惜自然也是不離不棄的跟著他。在他們聽到這則消息之後,宋江當即說道“大丈夫當如是也。”
花榮也是讚同道“沒錯,杜將軍做了我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我一定要向其學習,以後斬殺遼軍也要算上我一個。”
滄州的柴進,江南的方臘,淮西的王慶,河北的田虎,不管是落寞的皇族後裔,還是尚未崛起的悍匪此刻都是因為這則消息而震動。這一世界,知真的可謂是舉國同慶,多少年了,他們大宋終於揚眉吐氣一回了。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
此時的杜壆大軍這準備磨刀霍霍向遼兵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