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之撥雲見日!
三人帶著濃濃的不甘,帶著大軍回到了鄆城。其實李虎本沒有來這裡的必要,因為他是濟州的軍官,所以直接回濟州複命就好。但是因為擔心朱仝二人的處境,所以便一並來到了鄆城。
縣衙內,縣尉時文彬高坐在桌案之後,看著站在麵前的三人“說說吧,這是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啊?接連兩次敗於宋江之手,搭進去了一千多人的性命,你們就不覺得羞愧嗎?”
三人聞言將本就低垂的頭顱垂的更低了,恨不得直接埋進土裡,對於時文彬的問題他們也沒有回答,顯然已經陷入了深深的愧疚之中。
看著他們的這幅模樣,時文彬更是氣不打一出來“看看你們現在的樣子,有一點當差的樣子嗎?我都替你們感到羞愧,不就是打了兩場敗仗嗎?一個個就全都喪失銳氣了?要是這樣的話,你們還是乾脆改名算了,雷橫,你這家夥就改名叫雷軟,壓根就是欺軟怕硬的家夥;至於李虎你,就改名叫做李蟲得了,不要侮辱人家老虎了,在你身上,我完全看不到老虎的架勢;至於朱仝你,乾脆把你的胡子全都剃了,古有削發為誌,今有你剃須重新做人,倒也不失為一樁美談。跟你們這幾個家夥在一處共事,真是太丟人了!”
聽到這些辱罵之語,率先爆發的便是雷橫“我說老頭你夠了啊!罵兩句就得了唄,你怎麼還沒完了?”一旁的李虎也是怒目而視,他這算是遭了無妄之災了,要是不來這裡他也不會被罵這一頓。
朱仝卻是小心翼翼的問道“時大人,你不怪我們了?”
聽到這話,雷橫卻是傻了眼“朱大哥,你在說什麼啊!該不會是被罵傻了吧,你覺得他剛剛這幅模樣是不怪我們的樣子嗎?”
朱仝連忙按下了他的頭“雷橫,不可妄言!時大人要是真的怪罪我們的話,早就軍棍伺候了,哪裡還會這麼和顏悅色的和我們說話。”
聽到這話,雷橫不由嘴角抽搐“朱大哥,你確定他剛剛那副模樣是和顏悅色嗎?我怎麼感覺他剛剛恨不得吃了我們呢?”
“本官剛剛怎麼就不是和顏悅色了,我的本意是不想讓你們太過自責,一時之間也想不到什麼好的辦法,也隻能是刺激你們一下了。但沒想到有人不識好人心啊!”說著還不忘瞥了雷橫一眼。
雷橫聞言頓時羞紅了臉,然後羞愧的低下了頭。
這時李虎出聲問道“你真的不怪我們?要知道這可是第二次征討梁山失敗了啊!若是再不能打下梁山的話,百姓可能就要陷入恐慌了吧!畢竟連一個小小的山寨都打不下,又如何保護好他們呢?”
聽到這話,時文彬也是重重的歎了一口氣“你說的這些我又何嘗不知道,可是擔心這些有什麼用呢?難不成罰了你們就能解決這種情況?”
李虎聞言也是沉默了,的確,處罰他們也無法解決問題,是他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
看著又陷入了沉默的三人,時文彬出聲道“好了,都不要在這裡杵著了,跟我去一趟濟州吧。張叔夜太守先前可是特意交代了,在你們回來之後,讓我帶你們過去一趟,他也想看看都是哪些能人,打了兩次,居然連一座還不成氣候的梁山都拿不下,而且接連損兵折將。”
看著還有些愣神的幾人,時文彬催促道“還楞在這裡乾什麼?要是惹急了張大人,你們幾個的小命怕不是要丟,畢竟他可不像我這樣好說話。”
濟州府衙內,太守張叔夜端坐在高堂之上,大廳中間,時文彬幾人正恭敬的站在這裡,誰也沒有開口,空氣之中顯得格外寧靜,就連呼吸聲也是可以清晰聽到。
良久之後,張叔夜歎了一口氣“說說吧,這次征討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失敗的。”
李虎率先開口道“回大人的話,這次失敗完全是我一個人的原因,因為取得了一場勝利便驕傲自滿,完全沒有把朱兄的提醒聽進去,這才導致了這場失敗。而且失敗之後,還惱怒異常,若不是雷橫兄弟的及時提醒,我還要與宋江決一死戰,如果是那樣的話,估計就要全軍覆沒了,到了那時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大人要處罰就處罰我一人吧。”
朱仝雷橫也是紛紛出聲,想要承擔這次戰敗的責任。
“行了行了,都先把嘴閉上。你們把我當什麼人了?我什麼時候說過要處罰你們了?一個個的倒是很有義氣,要不要現在就去拜一個把子啊!”張叔夜出聲打斷了幾人的爭執。
李虎有些詫異“大人你怎麼也是這樣,我們可是戰敗了啊!”
張叔夜搖頭道“梁山這股勢力現在還不成氣候,所以不需要過多的擔心。真正需要擔心的是,像梁山這種勢力實在是太多了,二龍山也好,梁山也罷,為什麼我們大宋境內會出現這樣的民眾勢力,如果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種勢力就會像野草一般,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
聽到這話的時文彬則是感歎道“還能有什麼原因,無非就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戴罪之身,或者是因為家破人亡,無牽無掛,再者就是當地的壓迫嚴重,要不然誰會不想安居樂業呢?誰願意冒著砍頭的風險當一個山賊呢?但這也不是我們可以解決的啊!”
張叔夜聞言卻是豪氣萬丈“話雖如此,但既然發現了問題那我們又怎麼能無動於衷呢?我即刻上書陛下,講這種情況與他說明,改變永遠都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就從我們濟州做起。”
聽到這話的幾人也是紛紛露出了笑容,有這樣一個為百姓所想的太守,是他們這些人的榮幸。
不過李虎卻是突然出聲道“大人,除了你剛剛說的梁山與二龍山,江南那邊也是有了一夥勢力,而且比那兩個的實力都強。”
張叔夜好奇道“說說,這是怎麼回事?你有是如何知道的?”
李虎拱手道“是我的幾個士兵閒談之時我聽到的,他的老家就在江南,家裡來信有提到過,說是那邊出現了一個英雄人物,可以和當地的太守平起平坐,好像領頭之人姓方,大概就是這樣。”
張叔夜沉思道“既然如此,那就一並上報給陛下,這種事情就讓他們頭疼去吧,我們隻要做好分內之事就行。”
幾人聞言自然是欣然應允。就這樣,一封奏折便是傳到了趙佶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