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此心光明,亦複何言_我刷視頻通古代,古人都亞麻呆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2章 此心光明,亦複何言(1 / 2)

一開始,王守仁來了個疑兵之計。

他深知如果寧王順長江東下,那麼應天肯定保不住。

作為留都的應天丟了,叛軍在政治上就會占有一定的主動,平叛就會有困難。

當時王守仁平定盜賊後兵符已上交兵部,手中無兵。

在江西境內的朝廷官吏都來幫助守仁,又在袁州聚集各府縣士兵,征調軍糧、製造兵械船隻。

王守仁假裝傳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宸濠,聲稱朝廷派了邊兵和京兵共八萬人,會同自己在南贛的部隊以及湖廣、兩廣的部隊,號稱十六萬,準備進攻寧王的老巢南昌。

為爭取時間集結軍隊,又寫蠟書讓朱宸濠的偽相李士實、劉養正勸宸濠發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給宸濠。

此時,李、劉二人果然勸宸濠進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動。

寧王猶疑不定,等了十多天,探知朝廷根本沒有派那麼多的兵來,才沿江東下,攻下九江、南康兩城,逼近安慶。

而在朱宸濠率兵六萬自九江沿江而下、窺伺南京的時候,王守仁已經率領倉促組建的八萬平叛軍,直搗寧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

當時有人建議王守仁往救安慶,他不肯,分析說:如果救安慶,與寧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敵人就會乘虛攻我後背,我們腹背受敵;而我們直搗南昌,南昌守備空虛,我們的軍隊銳氣正足,必可一舉而下;寧王必定回救,到時我們迎頭痛擊,肯定會取勝。

後來的事實果如王守仁所料。

此時守仁大軍已集結完畢。

宸濠精銳都前往安慶,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虛,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

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寧王叛亂曆時35天後宣告結束。

然而,平叛大功卻沒有得到武宗的認同。

武宗身邊的佞幸之臣,平時與寧王交往密切,心態極端複雜。

一些佞幸之臣希望王守仁將朱宸濠釋放,然後再讓已經南巡的武宗親自“擒獲”朱宸濠,以滿足武宗的虛榮心。

麵對這樣複雜的情勢,王守仁急流勇退。

他將朱宸濠交付當時尚屬正直的太監張永,然後稱病,以避免卷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

所以,終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

直到世宗即位以後,王守仁才加官晉爵。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世宗即位,由藩王入繼大統的世宗,在對王守仁有過短暫的賞識之後,便對這位非常能乾的臣子采取了冷漠的態度。

在世宗即位之際,王守仁因父老請歸,世宗說王守仁有擒賊平亂之大功,正要論功行賞,不許他辭官。

同年七、八月,先升其為南京兵部尚書,不許他推辭,稍後又準許他順路回去探視父親。

不久,加封王守仁為新建伯,世襲。

嘉靖元年1522年),父親王華去世,王守仁回鄉守製。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在赴廣西平叛前夜,他在天泉橋留心學四句教法: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

總督姚鏌不能平定,於是下詔讓守仁以原先的官職兼左都禦史,總督兩廣兼巡撫。


最新小说: 我無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萬人迷穿成炮灰的萬人嫌【快穿】 穿成向導,被六個頂級哨兵盯上了 黑帆 世子妃太撩人,侯爺淪為裙下臣 包龍圖開局滿門冤案 紅樓:無雙武力,我一人鎮天下 紅樓:穿越成為金陵首富 身份被偷後,住在短命反派手機裡 加點武聖:我砍人從來不用第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