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後不但是後宮的典範,她還勤儉持家、以身作則,是曆史上著名的賢後。
馬皇後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舊不堪,也不願換新的。
後來她聽了元世祖的察必皇後煮弓弦織帛衣的故事,大受啟發。
就命人在後宮架起織布機,親自織些綢衣料、緞被麵什麼的,然後以皇家獻愛心的名義賜給那些年紀大的孤寡老人。
而剩餘的布料,馬皇後則裁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並解釋說:“你們生長在富貴家庭,不知紡織的難處,要愛惜財物。”
除此之外,馬皇後和朱元璋夫妻情深,夫唱婦隨,從朱元璋起義之時就默默地支持著他的事業,這也是朱元璋成功的一大主要原因!
當年郭子興雖然器重朱元璋,但他性情暴躁,忌才護短,又好聽讒言,遲疑寡斷,在彆人的挑唆下,也曾多次猜疑朱元璋,對他加以斥罵。
有一次,郭子興發怒,將朱元璋禁閉在空室,不許進食。
馬皇後得知後,親自到廚房,“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
馬皇後見朱元璋處境危急,就把自己珍藏的財產送給養母張夫人和郭子興妾張氏,請她們在義父前給乾女婿說點好話。
馬皇後以此方法彌縫裂痕,使得朱元璋能脫離了困境。
朱元璋南下之時,馬皇後曾負責往來的文書,並做得井井有條,同時她還勸朱元璋不要擾民,更不要濫殺,深得朱元璋的讚賞。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率領大軍渡江,馬皇後和將士的家眷仍留在和州。
當時長江交通線被元軍切斷,和州孤立,馬氏鼓勵將士,撫慰眷屬,穩定後方。
攻下集慶以後,由於戰爭的需要,她還親手為將士縫衣做鞋。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率兵東下,直逼江寧,朱元璋親自領兵抵禦。
強敵兵臨城下,城中的官員、居民有的打算逃難,有的忙著窖藏金銀,囤積糧食。
馬皇後卻鎮靜自若,把自己的金帛全都拿出來犒賞士兵,穩定了軍心,為朱元璋獲得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時常因為處理政務而生氣。
馬皇後等朱元璋回到後宮,常常依據事理委婉地勸阻。
朱元璋的性格雖然剛毅,但因為馬皇後的勸阻而能夠減免刑罰的人卻有很多。
參軍郭景祥守衛和州,有人告密說他的兒子拿著槊想殺他的父親,朱元璋聽後大怒,想要殺了郭景祥的兒子。
馬皇後說:“郭景祥隻有一個孩子,彆人告密的也許不是實際情況,殺了他恐怕就會斷絕郭景祥的後代。”
朱元璋認真了解情況後,發現郭景祥果然是冤枉的。
朱元璋的義子李文忠守衛嚴州,楊憲誣告他不遵守法律,朱元璋想召李文忠回來。
馬皇後說:“嚴州,是麵臨敵境的地方,隨便的更換將領不合適,況且李文忠向來賢明,楊憲的話難道可以相信嗎?”
朱元璋於是停止了這件事,李文忠後來也立了大功。
學士宋濂由於其長孫宋慎的事情而受牽連,被抓來定為死罪。
馬皇後勸阻朱元璋說:“普通百姓家為孩子請老師,尚且將尊師之禮奉行一生,何況我們天子之家呢?況且宋濂住在家裡,一定不知道實情,他是被無端牽連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