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天幕上又出現了第七位意難平人物。
第七位:白起。
白起?-前257年),一稱公孫起,郿邑人。華夏戰國時期名將,傑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熟知兵法,善於用兵,與穰侯魏冉交好。
白起輔佐秦昭襄王,屢立戰功。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以左更統兵,於伊闕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斬首二十四萬,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白起接連升為國尉、大良造。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至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大舉伐楚,攻克楚都郢城,占領楚國大片土地,因功受封武安君。
後屢破三晉,不斷攻取韓魏領土。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於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坑殺趙卒四十萬。
戰後主張乘勝進軍,攻破趙國,但因應侯範雎妒其大功,終許韓、趙割地求和而罷兵。
後秦昭襄王再起兵攻邯鄲,久攻不下,擬派白起為帥,屢遭他拒絕,由此觸怒秦昭襄王,同時又得罪範雎,最後被黜為士卒,賜死於杜郵。
白起擔任秦軍主將三十餘年,攻城七十餘座,於作戰中料敵如神,出奇製勝,威震六國,在秦統一六國的進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作為華夏曆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統帥,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又與韓信合稱“韓白”,後人還常將其與韓信、衛青、霍去病等合稱為“韓白衛霍”。
唐代時期,白起位列武廟十哲。
其軍事思想對後世兵學頗有影響。
六朝以後,白起被道教納入神鬼譜係,逐步得到抬升和神格化,到元末明初時入列仙班,成為神將。
據傳,白起著有兵書《陣圖》《神妙行軍法》,今已佚。
從天幕的簡單介紹來看,白起這一生有著許多影響後世的超高戰績,其影響力名列前茅,是後世公認的名將!
緊接著,天幕中響起了白起的專屬背景音樂。:不問彆離。
詞作者:巒無眠。
曲作者:瑾儀。
演唱者:蕭憶情。
歌詞:
我歎那春花秋月不問彆離
閣樓裡寫一紙相思未停筆
朝花等一場暮雨
我在等一場相遇
思念輾轉又走幾裡
故裡紛飛的柳絮
仿若替我去尋你
夢醒花落不知歸期
我歎那春花秋月不問彆離
長風起孤城笛聲裡全是你
當年的後會有期遙不可及
你的一抹笑意又入夢裡
我歎那春花秋月不問彆離
閣樓裡寫一紙相思未停筆
宋詞裡你的心事被誰撈起
我獨守空城還惦記你
朝花等一場暮雨
我在等一場相遇
思念輾轉又走幾裡